第127章 第会试结束!
东一方本尊2025-11-05 15:062,440

李凡拿到考题全部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才回到第一题上。

会试的第一题: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道题出自《论语·泰伯》,是相当有争议的一句话。

大体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愚民说,说不能开启民智,否则天下会大乱,不能让百姓知道天下的道理。

另一种思路是民愚说,是百姓什么都不懂,在这个情况下容易受人煽动,也容易受人影响,使知之不容易,非一日能教化成功,反倒是使由之更容易成功。

李凡有自己的思路,开始作文阐述。

“夫民犹水也,导之则润泽万物,溃之则滔天没邦。圣人制礼作乐以范其行,立刑设罚以齐其迹,非故匿智于庙堂,实乃参造化之玄机也。”

“昔神农尝百草而民知药,未使辨君臣佐使之性;大禹疏九河而民安宅,岂容议高下曲直之工?”

此“由之”所以承天德,“知之”或致乱人纪。

“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草遇风则偃。风过草动,非草识风,由风自然而行也……”

李凡顺着阐述民愚论的思路,着重阐述需要引导教化,引申出自己的主旨,那就是民愚需要教导,不是要让百姓愚蠢的愚民,封锁天下的思路。

洋洋洒洒一番话写完,李凡顺着思路继续往下写。

第二道考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这是关于人际关系的阐述,这样的一道题仅仅阐述人际关系,显然不够。

会试考题,都有主旨的升华。

和、同关系的阐述,应该从人际关系一步步升华到治国层面。

这是考题的用意。

到会试这一层面,是真正为国抡才,因为会试上榜的人都是进士,参加殿试也只是排名不会黜落。

考中进士就成为官员,所以选拔更重要。

李凡有了思路,顺势就开始提笔。

“夫和者,阴阳相济之谓也;同者,水火苟合之谓也。君子秉乾德而守中正,故能纳百川以成海;小人挟私欲而务苟且,终必聚群蚁而溃堤。”

“君子之和,和于义也。管仲射钩,鲍叔荐之,桓公霸诸侯;子产铸刑,叔向责之,郑国赖以安……”

从一开始的破题定义和、同本质,事例破题,李凡迅速往下,最后写道。

太史公曰:“天下熙熙为利聚,天下攘攘为利散。”

“君子聚以道义,如松竹经冬犹茂;小人聚以利害,似露华见日即晞。故曰:和如鼎鼐调九味,鼎腹受火而羹成;同若胶漆饰朽木,风雨至则瓦解矣!”

一篇文章写完,李凡松了口气。

他的初步文稿都写在稿纸上,整体写好算了算时间因为尚早,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就慢悠悠的誊写。

第一题和第二题誊写完,已经过去大半天时间。

李凡忙活一通下来,早就过了午时,都快到下午申时,已经有些饥肠辘辘,就取出了带来的面饼。

实际上,周朝考试也发食物。

第一天发炊饼两枚,是从未发酵的死面团,既难以下咽,味道也差。

有时候,还可能遇到霉面做的炊饼。

第二天发糙米的饭团和咸菜一碟,那味道更是没法说,第三天好些发馒头。

就这样,也有些人难以领到,大多数都靠自己携带。

普通寒门子弟是普通的面饼,味道一般,吃着面饼喝着水,也不吃油腻荤腥,避免中途肚子不舒服,更担心带肉的变质。

同样是面饼吃食,官宦子弟却不一样,肉饼酥脆,香味也更浓。在历史上,甚至还有尚书的儿子在考场中吃燕窝羹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特权。

区别在于没被抓住就算了,被抓住是象征性处罚下,毕竟人家是有背景的。

当今皇帝励精图治,对贡院考试的管控很严格,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似李凡这样的出身,也就是带着色香味俱全的面饼和其他食物。

如今是八月,不需要炉子。

正常的二月会试,还允许携带炉子进入考场,确保考生不会受冻。

李凡吃着准备好的面饼,喝着清水,显得从从容容不慌张。只是吃着午饭时,却见天上的太阳隐去,风和日丽变得乌云笼罩。

李凡看到天上的天象,眼中满是庆幸。

不得不说,曹悦考虑太周全了。

李凡参加会试,不担心自己考试的能力。可是这种外力因素很多人想不到,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又遭逢漏雨,就彻底完蛋了。

李凡刚吃完后收拾干净,屋顶上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小雨落下,打落在毡布上啪啪作响,再顺着毡布屋顶落下。

渐渐的小雨变成大雨,雨水哗啦啦淹没了天地,水雾升腾,变得雾茫茫一片。

“下雨了,我的试卷……”

凄厉的喊声,忽然在考场中响起,打破了寂静的考场。

“肃静!”

立刻有巡逻的衙役上去警告,实际上这样突然大喊的举动要严肃处理,直接可以逐出考场,乃至于废掉功名,因为违反纪律。

换做惠风和畅的情况,早就处置了,因为下雨了才没有处置。

其他举子都紧张起来,该躲雨的躲雨,该遮挡的遮挡,也有些考棚号房没有漏雨不受影响。

李凡往附近看去,注意到周围参考士子的慌乱。

他搭毡布时,许多人觉得他多此一举,如今却证明了先见之明。

李凡休息一会儿后,见考场中已经恢复平静,雨也从大雨转为小雨,淅沥沥的小雨下着,使得天气多了丝凉意。

时间流逝,李凡誊写完两道题,又看向第三题:“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这一题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谦恭者不会侮辱他人,节俭者不会掠夺他人,谦恭是个人的内在修养,节俭是资源分配,必须是两者要统一。

写文章都得有一个主旨,你单纯阐述这句话,根本不可能出彩,必然要上升到治国道理,这是八股文的核心。

李凡思考一会儿,在草稿纸上落笔。

“夫恭者,德之柄也;俭者,仁之舆也。”

“持其柄则不摇于欲,乘其舆则不踬于途。昔晏婴居湫隘而诸侯敬,季文子衣帛妾不衣帛而鲁邦安,此皆恭俭养德之验也……”

李凡顺着思路,稳稳往下做题。

科举的考试,不仅考脑子里的学识,也考考场的应对及心态,以及身体素质。

李凡合理安排时间,即便下雨也没影响到他,而且他身体好,蜷缩在这样的号房也勉强还能忍受。

一转眼三天过去,李凡考完了第一场离开考场,自然有曹悦、萱儿和薛刚等人迎接。

回家休息一晚,第二天又继续第二场。

第二场考试,是考判、诏、诰、表等公文处理。实际上对过目不忘的人来说,这些的处理还更好,因为是有格式的。

第二场顺利考完,第三场考经史策问,偏向务实的治理国策,李凡都稳稳回答,并没有出任何差错。

三场考完后,当走出考场时,李凡整个人都生出浓浓的疲惫感,有种精神消耗太大的感觉。

要说做题,不算太难。

可是在一个小小的号房里待几天,属于高强度高紧张高压抑的环境下,就会让人疲惫不堪。

三场考完后,李凡疲惫的同时,眼中也生出无尽豪情。

这一回,他必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开局荣嬷嬷扎针?妹控的我杀疯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