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个赵府的家丁匆匆跑上楼,挤到他身边,塞给他一张纸条。
赵瑜颤抖着手展开,上面是父亲赵昌明那熟悉的笔迹,只有四个字。
“弹劾已上。”
赵瑜那张因嫉妒和羞辱而扭曲的脸,在看到这四个字后,瞬间凝固了。
他缓缓抬起头,再次看向那个被众人追捧的楚峰,脸上,重新浮现出一抹狰狞而怨毒的笑容。
望江楼上,赵瑜看着那张写着“弹劾已上”的纸条,脸上因嫉妒和羞辱而扭曲的肌肉,缓缓松弛下来,重新拼凑成一抹狰狞而怨毒的笑容。
他输了面子,但他爹,赢了里子。
楚峰的“盲盒”再新奇,再能赚钱,也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商贾伎俩。
而他赵家的手段,是官,是法,是能让王中贤那样的县令都身败名裂的雷霆之威!
他抬头,看向那个依旧被人群簇拥,从容收钱的楚峰。
等着吧,你这乡巴佬。
用不了几天,你连同你那个愚蠢的家族,都将化为齑粉。
……
一封盖着安平县户曹司朱红大印的奏章,并未循常规路径递交郡守府。
它被装在一个不起眼的信封里,由赵家的商队快马加鞭,绕过了郡城,星夜兼程,直接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南燕州州府。
经由几道隐秘的门路,这封信最终被呈到了南燕州按察使的书案上。
按察使,正三品大员,掌一州刑名纠劾,生杀予夺。
当朝的这位按察使大人,更是以清正严苛、嫉恶如仇闻名,人送外号“铁面阎罗”。
他最恨的,便是官商勾结,鱼肉百姓。
展开奏章,那笔迹工整的蝇头小楷,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弹劾安平县令王中贤,勾结乡野妖童,以“官造”为名,行垄断之实,巧立名目,强取豪夺,致使民怨沸腾。
更痛斥其败坏科举风气,将一满身铜臭的六岁小儿点为案首,视国之大典为儿戏!
“岂有此理!”
按察使将奏章重重拍在案上,勃然大怒。
他本就对麾下郡县的吏治不甚满意,这封奏章,恰好撞在了他的刀口上。
“来人!”
他甚至没有过多查证,当即便签发了一道勘问令。
“即刻抽调司内精干,组成巡查组,由副使亲自带队,火速赶赴安平县!给本官彻查!若查证属实,涉案之人,上至县令,下至乡野小儿,一并拿下,就地正法!”
雷霆之怒,自州府而下。
一道勘问令,如同一张催命符,朝着小小的安平县,疾飞而来。
消息,比巡查组的马车跑得更快。
当州府巡查组即将抵达的消息传回安平县时,整个县城都仿佛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地震。
县衙后堂,王中贤捏着那封从州府传来的密信,那张平日里还算威严的脸,此刻已是惨白如纸,毫无血色。
手,抖得连茶杯都端不稳。
完了。
他脑子里只有这两个字。
这不是寻常的问责,这是政敌蓄谋已久的致命一击。
按察副使亲至,这根本不是来查案的,这是直接来定罪的!
一旦“勾结”的罪名坐实,他丢官罢爵都是轻的,怕是连身家性命都难保全。
县衙上下,瞬间风声鹤唳。
昨日还对他阿谀奉承的县丞主簿,今日见了面,连头都不敢抬,绕着道就走。
前几日还争相采买“官造连枷”的乡绅富户们,一夜之间,全都闭门谢客。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家。
赵府张灯结彩,大摆筵席,庆祝之意,毫不掩饰。
赵昌明更是放出话来,王县令倒台之日,便是楚家覆灭之时!
整个安平县,都认定了王中贤和楚峰,这次是在劫难逃。
致远学堂。
曾夫子急得在院子里团团转,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糊涂!糊涂啊!王县令怎能如此行事!”
紫妍更是忧心忡忡,一双杏眼都哭红了,不停地问着:“楚峰哥他……他不会有事吧?”
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与绝望之中。
唯有风暴中心的楚峰,依旧平静。
他安顿好同样惊慌失措的家人,独自一人,走进了那座此刻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县衙后堂。
他进去时,王中贤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满头大汗,嘴里反复念叨着“完了,全完了”,一副六神无主的模样。
“大人。”
楚峰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根针,瞬间刺破了后堂里那令人窒息的恐慌气氛。
王中贤猛地抬起头,看到是楚峰,那张绝望的脸上挤出一丝苦笑:“楚峰……你……唉!是本官害了你啊!本官就不该……”
“大人,慌则自乱。”楚峰打断了他那毫无意义的悔恨,“此事,是危,也是机。”
一句话,让王中贤纷乱的心神,强行镇定了几分。
他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身高还不到他腰际的孩童,看着他那双平静得不起一丝波澜的眸子,那份源自心底的绝望,竟被压下去了一丝。
楚峰走到书案前,冷静地分析道:“他们弹劾的根基,无非两点。其一,垄断。其二,勾结。”
“破此局,也只需两步。”
他伸出两根小小的手指。
“第一步,破‘垄断’。”
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早已画好的,更加精细的连枷图纸。
“请大人立刻张榜公告,就说官造连枷,本意惠民,然近来有传言,恐有垄断之嫌,有违朝廷仁政。故,特将连枷制作图纸公之于众,准许全县所有木匠,一体仿造售卖。”
王中贤一愣,急道:“这怎么行!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
“大人莫急。”楚峰继续说道,“公告之后,需再添一句。为保连枷经久耐用,不伤农户,所有市面上售卖的连枷,都必须送至县衙指定的‘质检司’查验,查验合格,盖上官印,方可出售。而每查验一架,需缴纳一成的‘质检税’,以充公用。”
王中贤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他不是蠢人,楚峰这一点拨,他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将图纸公开,所谓的“垄断”之名,便不攻自破!
而设立“质检税”,名义上是为了保证质量,实际上,却是将原本见不得光的“垄断”利润,变成了一项光明正大、合情合理的税收!
巡查组来了,看到的是县衙为了打破垄断,主动公开图纸。
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这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妙!妙啊!”王中贤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红光,“如此一来,垄断之名可破矣!”
他的心情,瞬间从谷底攀升回来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