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唐源儿2025-04-08 15:223,475

  不知是夜明月让黑衣人散播的谣言起了作用,还是知道令牌一事的门内人就这么几个,这两日倒是相安无事,并没有人再半夜前来。

  宁北尧心中虽对夜明月与一剑侯二人行迹有所怀疑,但眼下却有更要紧之事。今日武林盟主祝千醉要去见赵立春,两人约在城东的闻春茶楼,宁北尧早已做了决定,要去探个虚实。

  以去书局为由,宁北尧得以独自出门。出门前花寻叫住他,往他手里塞了个用油纸包着的馅饼,道:

  “娘刚烙好的馅饼,你带一个,若是在书局抄书饿了可以吃。”

  说完又嘱咐道:“早些回来用晚膳,今晚我们去点灯。”

  每年大年初二,汝城便有点灯习俗。这日入夜后,人们会去城内的玉佛寺内点灯,祈求新的一年家宅安宁,家人平安。

  往年哪怕花无柳再忙,在这日的晚上也是要带着花寻去点灯的。幼时花寻不懂这些,每次都会在心中感慨,阿爹真是点得好虔诚。如今时过境迁再回想,便只觉心酸。

  宁北尧微愣,这两日他也曾听到街坊邻居说起此事,但他并未放在心上。他的家不在此处,他的家人从小到大也从未带他点过灯。彼时他还不知此事会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可眼下花寻就这样站在他面前满目笑意看着他,告诉他要等他回来一起去点灯。

  他竟真有种此处是吾乡之感。

  而这样的念头也已不是第一次冒出来了。

  宁北尧敛住心神,眼神柔和应下:“好。”

  因心中记挂着事儿,宁北尧生怕错过了祝千醉见赵立春的一分一毫,走路的步子迈得都比平日里大得多。

  花寻瞧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小声嘀咕:“这般着急去书局抄书挣钱,莫不是想着日后要靠他养家?”

  尾音刚落,花寻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几乎是顷刻间脸便烧起来一般,她两只手立即捂住两颊,掌心感受到一阵滚烫。

  花寻一时间竟还有些无措,不知自己这是怎的了。

  离开木棉巷后,宁北尧拐进小巷飞身上屋顶,他几乎是在汝城的各家屋顶上飞檐走壁,偶尔有人抬眼也只能看到残影,眨巴两下眼睛便不见了。看到的人总会揉揉眼睛,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快接近闻春茶楼时,宁北尧从屋顶上一跃而下,落于无人之地。闻春茶楼的斜对角有个书局,宁北尧三两步走进书局里,在书局对着茶楼的窗户旁书架上拿起一本书佯装端详着。

  他的余光却一直在打量对面茶楼以及附近的情况。

  茶楼里偶有人进出,宁北尧心下了然:看来赵立春与祝千醉见面,为了掩人耳目并未让茶楼关张,反而是正常开张好叫人不会注意。

  宁北尧放下手中的书,又抬手作势去拿书架上最上面一排的书,他便因此顺势抬头,一双眼睛则正巧能看见茶楼二楼的雅间。这家茶楼二楼共有三个雅间,其中两个雅间窗户皆是打开,唯有最左边那间窗户几乎是合拢的。

  宁北尧垂眸暗道:恐怕就是在这间碰面。

  宁北尧又观察了一阵,基本判定此时此刻,赵立春与祝千醉都还未到茶楼中。眼下是个让他去茶楼藏身的好机会。

  于是当机立断,宁北尧拿起一本书结了账,便一副悠闲书生模样朝着茶楼走去。他刻意放慢了步子,叫自己翘瞧来分外闲散,瞧不出半分着急的模样。

  一进茶楼,店小二便热情的迎了上来。宁北尧抬脚就往二楼走,边走边说:“要一间雅间。”

  店小二露出犹豫之色,宁北尧斜眼看他:“怎的,今日雅间不许读书人去不成?”

  “不是不是,郎君误会了。”店小二慌张摆手,一旁掌柜的听闻声响走了过来,横了店小二一眼,然后赔笑道,“郎君莫怪,我这伙计新招的,还不太懂招呼客官,您请。”

  宁北尧上了二楼,直接去了中间那间雅间,这样一来无论赵立春他们约见在左边还是右边的雅间,他都能探听。

  若是普通人在雅间中,除非声量过大,否则谈话是不会被隔壁雅间的人听到的。可宁北尧不同,他内力深厚,调动内力集中在耳朵时,可使得听力提升数十倍。即便隔着雅间的墙,即便屋子里的人说话声音小,他也能听清楚。

  他点了壶碧螺春,又叫了盘点心,便拿出书翻阅起来。看上去只是一个想找个安静之处,喝茶看书的书生罢了。

  店小二将茶和点心上齐后,见宁北尧看书看得认真,连手脚都忍不住放轻,退出雅间时更是轻轻将门关上,轻手轻脚下了楼,心想着除非这位郎君唤人,否则轻易不要上去打搅。

  雅间的桌子是挨着窗户放置,宁北尧坐在窗边只将窗户稍稍合拢一小半,看起来便只是为了抵挡洒在书上的阳光,从外头看便能瞧见他大半个人。

  他是故意的。

  宁北尧心中盘算过,赵立春若谨慎,定会带自己的人一道来。除了在他身边守着之外,没准还会遣人在茶楼附近暗中盯着,以防有可疑之人。他这样坦荡地开着窗看书,反倒叫人看个清楚,只当他是真的在读书罢了。

  殊不知,他的眼睛在看书,耳朵却能窃听隔壁。

  不过半盏茶的工夫,宁北尧便听到门外传来上楼的声音。脚步声沉稳有力,听着是会武之人。宁北尧略有些疑惑,听这声音,只来了一人。

  门外店小二的声音响起:“客官这边请。”

  那人便直接走到了二楼最左边的雅间迈步而入,一墙之隔的宁北尧听着那人落座,又听那人开口:

  “听闻你们茶楼有上好的雨前龙井,与供给宫中圣人的来自同一个地方。”

  是个低沉的男人的声音,听声音应年过四旬。宁北尧手指轻轻翻了一页书,却在心里道:此人约莫便是武林盟主祝千醉了。

  只是他没想到,祝千醉竟是孤身一人来见赵立春。不知是他想以此向赵立春投诚,还是赵立春害怕祝千醉会对自己做什么而提出的条件。

  若是后者,宁北尧觉得赵立春简直多此一举。祝千醉乃江湖排名第一的高手,即便是自己,也没有信心能从他手里全身而退。只是大约是做了武林盟主的缘故,祝千醉甚少自己亲自出手,也甚少与朝廷打交道。

  祝千醉的传说,大多数都来源于十五年前江湖与朝廷的那一场大战。在那场大战中,江湖略输一筹,可若不是有祝千醉这样的高手在,恐怕就不止是略输一筹了。也正因如此,事平后他便被推举成为武林盟主,这个位子一坐便是十几年。

  店小二还在殷勤回答:“看来客官这是认识咱们这儿的熟客,连这个都知晓。”

  “既如此,便上一壶。”祝千醉笑着说了句,随后又随意地点了些小菜点心,店小二便喜笑颜开地退了出去。

  有高手在场,宁北尧只敢让内力集中在耳处,不敢外泄分毫,浑身肌肉紧绷。这会儿无人分散祝千醉的注意力,是最容易叫他发现自己偷听的时候。

  好在,赵立春并没有让祝千醉等太久,很快他便携着一位幕僚前来。双方几乎可以说都没有带人手,这让宁北尧不由越发警惕起来,这样的架势必定是有大事相商。

  宁北尧全神贯注听着隔壁的动静,手如傀儡般重复而单一的下意识进行翻阅的动作。

  左边雅间内,赵立春一边落座一边笑着同祝千醉说话。

  “祝盟主年节时分前来看望某,真是有心了。”

  祝千醉年过四十,又是习武之人,可除却眼角有两道纹路外,竟是没什么皱纹,与赵立春相比,倒显得他像个养尊处优的高官。

  他唇角微扬,抬手给赵立春倒了杯茶:“此间茶楼的雨前龙井味道不错,不愧是赵大人的地盘。”

  听到祝千醉这么一说,赵立春脸上的笑便淡了一半。此处实乃他的产业,可这件事除了他身旁这位幕僚外,无人知晓。祝千醉一开口,却是直接掀了他的老底,这令他立马警觉起来。

  祝千醉却像是未察觉赵立春的变化,自己将话说了下去。

  “赵大人事忙,咱们也别耽搁时间。我今日前来相见,除了想同赵大人交个朋友,更想和赵大人做笔交易。”

  “何等交易?”赵立春问。

  祝千醉看向他的双眸:“自当年那场大战后,江湖元气大伤,连带着江湖人行走世间也多有不便。各地府衙总归排斥江湖人的多,诸多限制烦不胜烦。我听闻赵大人向来对江湖人宽容,是以我们武林盟有意将总坛搬来汝城,日后诸多事宜也都在汝城商谈,更给江湖人一个安心的栖息之所,好叫不知何去何从之人能来此处安家。”

  “哼,你好大的胆子。”赵立春冷笑一声,“你这是想在汝城重新构建当年江湖之姿不成?汝城离汴京不远,又能直驱南下,进可攻退可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你凭什么觉得我会答应?”

  祝千醉听了却也不急,只道:“赵大人莫急,我的话还未说完。”

  说着他喝了口茶才接着说。

  “此事自然不会让赵大人吃亏。我武林盟手中捏着的生意不少,每年进项十分可观。若赵大人愿意做这笔交易,从今往后武林盟所有进项分一成利给赵大人。只要赵大人愿意做咱们武林盟的保护伞,便可家财万贯。”

  听到“一成利”,赵立春眼神闪烁了几下。别听只有一成,可祝千醉说的是所有的进项,那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赵大人想来也不想让家眷过清贫的日子吧?若只凭着大人的俸禄,只怕是过不了如今锦衣玉食的生活。更何况,不说往上升迁,单说保住你这汝城府尹一职,只怕每年打点的银子也要不少。”

  这话祝千醉说得胸有成竹,他眼里含着笑,但这笑意却不达眼底。不等赵立春再挣扎犹豫,他直接道:

  “赵大人当初愿意护着青龙门,叫青龙门在此地安然待了十几年,如今我们武林盟好歹都是名门正派,怎的赵大人反倒这般不干脆?”

  赵立春眼睛顿时瞪大,他压低声音怒道:“你胡说什么!”

  隔壁房间内,宁北尧的瞳孔也骤然一缩。

  赵立春竟是青龙门的保护伞?!

  

  

  

  

继续阅读:第八十二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反派家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