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归舟带着一队人日夜兼程,已到了韩城境内。
再赶一日路就可以到龙门古渡与柳琮汇合了。
带给柳琮的东西就在行李中,但柳南衣的那封信,他一直贴身放在怀中。
仿佛这样就能离她近一些。
信封上娟秀的字体是他熟悉的,不知南儿会给柳琮写些什么?会提到自己么?
陆归舟苦笑一声,如果是前世,她心里还有自己,今生定然不会在家书里提起一个外人。
那她会提到谁呢?
今生她没来由的厌恶自己,是不是已经有了心上人?
陆归舟这样一想,那信就有些揣不住了。
他看着这封以火漆封口的信,将它塞进枕下。
翻了个身,想起在四方斋时柳南衣说:我生平最讨厌这两道点心,一见就觉得甜腻恶心。
可前世,他睡书房冷落她时。
她还撒娇央着自己:“夫君,我想吃四方斋的莲花酥了,你下朝时帮我带些来。”
那声音娇娇软软,没有半点传说中的跋扈。勾得人心都酥了一半。
可那时他和萱儿交好,正在兴头上。忽略了那样的温柔。
陆归舟又坐起来,从枕下拿出那封信。
烛光下,他小心翼翼的用刀锋划开信封另一头,这样就不会破坏火漆。
信的内容很简单,嘱咐柳琮在外多注意身体,盼父亲早日归家之类。
陆归舟匆匆扫过,目光落在最后一行字,表情顿变!
那句话很短,但是很有分量。
“望父亲详查雷钧此人,兹事体大。”
可以说柳南衣让他送的这封信里,只有这句话才是她真正想说的。
陆归舟神色变得凝重,他重活一世,知道赈灾官员中有贪慕官银的。他也记得两三个官员的名字。
可南儿……她是如何得知雷钧有问题的?
雷钧是太子太傅雷兴言的远房表侄,前世他在幕后藏的很深,并未被查,是其他官员落网后才被供出来的。
后来这件事闹的很大,因为再查下去就牵涉到雷兴言,雷兴言的背后……
这世就算南儿得了什么消息,她知道的也该是其他官员,而不是幕后的雷钧。
南儿从哪里得的信息?还是……
陆归舟脑中闪过一个念头,突然像被雷击般站起来。
难道南儿也同他一样重生了?!
但他重活一世已经很匪夷所思了,南儿……可能吗?
陆归舟紧紧握着手中的信,想到柳南衣对待自己的态度。如果她也有前世的记忆,那就说得通了。
此事虽然荒诞,也不是没可能。
陆归舟按下心头的疑问,此事还是待他回京之后从长计议。
……
柳琮接过陆归舟帮他带的物品,对眼前的年轻人很是满意。
“我听说你在圣上面前主动请缨,要来这里?”柳琮带着欣赏的口气询问。
“黄河水患,百姓民不聊生。这是陆某应该做的。”
陆归舟恭敬的说,“况且此行既能为圣上解忧,又能助侯爷一臂之力。”
柳琮连连点头,开始和陆归舟讲述当地的情况。
陆归舟属于吏部,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本来调查此事应该派大理寺的人来,但大理寺没开口皇上派陆归舟来,也算有些沾边。
此地的堤坝去年刚刚修过,但是今年多雨,此地又处在黄河转角处,连月大雨之后,堤坝就被冲毁。
下游半个县上万户人家都遭了难,淹死上千人。
且不说当地堤坝修的如何,在水灾发生后,朝廷就拨款下来,让当地县令在另一处地势高的山谷中重新修建村落,安置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
但是柳琮到了此地之后,沿途只见许多饿的皮包骨的老弱妇孺在路边乞讨。
稍有些劳动力的男子,都聚集在县衙门口。表达对当地县令的不满,眼见就要和官府的官兵起冲突。
柳琮是京里派来的官员,他一到,县衙门口的难民纷纷跪下喊冤。
“青天大老爷,您可要为我们申冤哪。”
“我们辛辛苦苦修好房子,还是无处容身……”
柳琮一下马,路边的百姓就开始喊冤。
他还未站定,县衙大门打开,一伙官兵簇拥着肥头大耳的李县令亲自迎了出来。
李县令笑得见眉不见眼,“侯爷!不知侯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走走走!”手持兵器的官兵驱赶着围在县衙门口的百姓。
柳琮皱眉,对身边的侍卫吩咐几句,跟着李县令进了县衙。
门口的百姓大失所望,有人甚至破口大骂起来,“这狗官,我们在此等候这么久,就是为了申冤。他倒好,一来就进了县衙。”
“都说官官相护,那李县令之前亲口说了,他京里有人,就算我们去告御状他也不怕。”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无奈的说。
失望而愤怒的情绪在民众间流转,人群骚动起来。
“我们砸了这破县衙,他不让我们活,我们也不让狗官好过!”不知哪个愤怒的男子喊了一句。
“对,砸了这破县衙!”人群紧接着附和起来。
就在这时,来了两个穿便服的男子,正是刚才跟在柳琮身边的侍卫。
他们拉住刚才说话的中年男子,低声说:“我们是柳大人派来暗访的,你们有什么冤屈,可以先跟我们说。”
中年男子愣了愣,围观的百姓随即像看见了希望,拉住那两个侍卫就要大倒苦水。
总算县衙门口的那群百姓没有闹起来,两个侍卫让他们派出两个代表,找个地方详谈。
原来韩城的百姓遭难以后,房屋都被冲毁,流离失所。许多人因为太饥饿,甚至开始抢劫沿街铺子的食物和银两。
当时京里来了圣旨,说会帮大家重建家园。
数千难民群情激动,跪谢圣恩,山呼万岁。
李县令帮大家寻了一处地势高的山谷,那里远离河道,是个安居的好去处。
建房需要石材和人力,难民们为了重建自己的家园,尽心尽力的干活,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石材和木料。
眼见一片崭新的村落就在数千人的努力劳作下建立起来了。
就在房屋完工后,大家欢天喜地的打算入住。
李县令带着全副武装的官兵出现了,要大家拿出银两来买下这些房屋的房契和地契。
百姓们傻了眼,他们原本已经家破人亡,哪里还有多的银两用来买房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