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故意把“自己房间”几个字说的很重,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仔细观察这孙飞燕的面部表情。
他相信,如果孙飞燕昨晚不在房间,一定能在她脸上看出端倪。
心底一沉,难道昨天晚上的事被沮授发现了?
应该不会,一来,昨天大家都非常疲惫,不可能有心思专门盯着自己。再有就是,孙飞燕对自己的身法很自信,没有人能在自己毫无发觉的情况下跟踪自己。
心思急转之下,孙飞燕猛然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端倪,原来如此。
“谢沮大人关心,昨天休息的很好。”孙飞燕笑了笑,伸手拿起一块干粮送入口中,轻轻咀嚼。
擦擦嘴角的残渣,孙飞燕看着手中的半块干料轻轻皱眉。
“这干粮倒是方便,随时可以果腹,奈何就是这味道实在不敢恭维,本想到村后的密林中打点野味开开荤,无奈运气不佳,最终空手而回”
这孙飞燕也是机敏,即不特意解释显得心虚,又合理的解除了身上异物的来源。
一直暗中观察的沮授没有发现任何破绽,心下稍定,难道是自己多心了么?沮授暗暗怀疑自己。
不会,他对自己非常自信,甚至可以说是自负。
自任乐城县令以来,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从来没有出过错,这孙飞燕肯定是有问题。
但是自己现在没有发现任何破绽,而且毫无证据,现在又有求于他俩,以后多多注意这丫头吧。
“飞燕姑娘有心了。”沮授点点头,埋头解决身前的食物。
自打乐城出发后,沮授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现在望着眼前香喷喷的白粥,自然也不会无动于衷。
此时的杨启已经迅速解决完战斗,起身拍着孙飞燕的肩旁说道:“打野味这种事儿我最擅长了,之前在山上学艺,经常打些野兔什么的来解馋,我这就带上几个兄弟去林子里打几只野兔来。”
沮授和孙飞燕的暗中对决涉世未深的杨启自是没有发现,一心只以为是孙飞燕嘴馋,想吃野味了呢。
“杨曲长!”
“站住!”
沮授与孙飞燕同时出声制止了起身向屋外走去的杨启。
“想吃野味啥时候没有,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抓紧时间向南皮去吧,弓高和乐城的还在等着我们的援军呢。”孙飞燕一把抓住杨启的手臂,嗔声说到。
此时沮授也站起身来,整理着身上的衣物,跟着劝道:“飞燕姑娘所说及是,等找到援军解了两城之围,我亲自款待二位。”
杨启挠挠头,尴尬的笑了笑:“一时冲动,一时冲动,我这就去召集众人,立刻出发。“
说罢,杨启也不耽搁,快速去召集众人整理行装了。
“沮大人请。”
“飞燕姑娘请。”
沮授与孙飞燕各施一礼,先后走出屋外。
此时已经天光大亮,初秋的季节伴随着阵阵秋风,如果不是黄巾叛乱,到也是个令人惬意的季节。
时间不大,杨启手下的二百余名死囚已经集结完毕,经过两场恶战,剩余的死囚发现跟着眼前的这位杨曲长是件很美妙的事情。
这位小曲长不但武力高强,神勇无比。而且没有传统官吏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当时虽然是被迫无奈,现在想想也许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不知不觉中,这些死囚已经把杨启当成了他们的主心骨,纪律性也有了很大提高。
“出发!”
杨启一声令下,一行队伍向着南皮的方向继续前进……
广袤的大地上,一支二百多人的队伍行进在前往南皮的官道上,正是杨启一行队伍。
“在往南走大概五里就是南皮县城,赶了一天路,让大家歇息休整一下吧。”沮授走到杨启面前,指着已经疲惫不堪的众人说到。
“也好,到了南皮城后,免不得又是一场恶战。”
杨启挥手让死囚军原地休整,自己也找了块干净的石头,拿出干粮补充着能量。
这一路,沮授发现杨启手下的死囚兵虽然各个士气高昂,对杨启也言听计从。但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对行的常识并不了解。
沿途,沮授对杨启讲解了行军打仗的基本常识和一些基本的战斗队形,杨启着一路听的非常认真,并不时自己的提出疑问和见解。
前世刻在杨启骨子里的特种兵经历和驯良,使他对这些知识能迅速掌握消化,并能举一反三的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使得沮授惊为天人,他对自己非常自信,甚至可以说自负,但是从接触这些知识到融会贯通也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杨启这初出茅庐的小子,居然不在到一天时间内,就能掌握要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不免让沮授内心有些不是滋味。
“这一路,既没有见到黄巾的影子,也没有被黄巾裹挟的难民,有些不正常呀。”杨启皱皱眉,看着沮授虚心问道。
我们现在已进入南皮境内,据说朱儁大军正在围攻南皮县城,按理后方应有大量的辎重和民夫运往南皮县城才对,不会一点动静都没有。
南皮知识一个小县城,以朱儁的能力,应该知道要快速攻破南皮县城,围三缺一才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四门攻打,城内的黄巾没有退路,定会奋力死战,不仅会加大攻城的难度,也会对自己的队伍造成大量伤亡。
朱儁官拜任交州刺史的时候,就以五千家兵大破几万叛军,后几经转战,平定三郡,现在官至“中郎将”,不可能犯这种错误。
也就是说,因为南皮被围,后方辎重无法运送也说不过去。
但这一路见不到半个增援南皮县城的黄巾,着实是奇怪。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是沮授一直信奉的真理,但现在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确实奇怪,但我们在这里瞎猜也没用,不若找几人前去打探打探。”沮授望着南皮城的方向,忧心的说道。
“好,这就去办。”
毫不迟疑,杨启对斥候吩咐几句,斥候接到命令后迅速向南皮城方向飞奔而去。
这一路,杨启根据沮授传授的行军知识和自己独到的理解,将剩下二百余名死囚分成五个小队。
四支小队为战斗队伍,还有一支小队特殊小队。
这支特殊小队全部由杨启三人精挑细选而出,皆是行动机敏心理素质极佳之人,负责敌情探查,情报搜集,传信送史等,号为“斥卫”。
杨启现在并不知道,这只“斥卫”将来成了汉末诸侯心中的噩梦,是杨启评定诸侯纷争最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约么一盏茶的功夫,南皮城方向两名斥卫惊慌的跑了回来,苍白的脸上尽是惊恐,面对杨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