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印象”的风波暂时告一段落,钟守正按照公司决定,牵头与加盟商王总进行了多轮谈判。基于那份有力的报告和公司明确的责任认定,谈判进展相对顺利。公司承诺承担全部维修费用,并依据合同和实际损失情况,给予王总一笔可观的赔偿金,同时延长了部分品牌使用费的缴费周期。王总虽然对之前的经历仍有怨气,但对这个处理结果表示接受,事情总算得以平息。
然而,公司内部的暗流却并未停止涌动。正如苏玥所料,人事总监季绯与胡远潇、谭瀚卿之间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
这天,季绯拿着一份文件,面色严肃地来到钟守正办公室。“钟总监,打扰一下,有件事想跟你核实一下。”
“季总监请坐,什么事?”钟守正请她坐下。
季绯将文件递给钟守正:“这是工程部提交的明年第一季度增编申请,计划新增15个岗位,其中大部分是项目经理和高级工程师,预算增幅高达40%。我按照流程,要求他们提供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工作量评估以及与现有岗位的区分度。但他们提交上来的材料非常笼统,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扩编。”
钟守正翻看着材料,确实如季绯所说,内容空洞,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他微微皱眉:“按照人事制度,这种缺乏合理性的申请,应该可以直接打回去要求重做,或者不予批准吧?”
季绯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制度是这样规定的。但我之前已经打回去一次了。这次是谭总监直接找了胡总,胡总亲自给我打电话,说工程部接下来任务繁重,特别是‘锦绣项目’等重点工程需要保障人力,要求人事部特事特办,尽快批准。话里话外,暗示我不要卡得太死,要支持业务发展。”
钟守正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玄机。所谓的“任务繁重”可能只是借口,如此大规模、高预算的增编,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安排亲信、虚设岗位、甚至套取薪酬预算的利益输送。胡远潇亲自施压,就是要绕过人事监管。
“你怎么回复胡总的?”钟守正问道。
“我能怎么回复?”季绯无奈地笑了笑,“我只能说会严格按照制度流程审核,确保编制增加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胡总当时就不太高兴,说我不懂得变通,缺乏大局观。”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守正,我不怕得罪人,但胡总这么明显地插手,我担心即使我顶住压力不批,他也会通过其他方式给工程部搞到编制和预算,到时候反而更失控。而且,我怀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钟守正沉吟片刻,说道:“季总监,你的担忧有道理。硬顶不是办法,我们需要更充分的理由。或许,可以从其他角度入手。”
“哦?你有什么建议?”季绯眼睛一亮。
“工程部的人力成本,最终会分摊到各个项目上,影响项目利润。你可以试着从财务数据入手,对比一下工程部近两年的人均效能、项目利润率等指标,看看是否支撑如此大幅度的人力扩张。如果数据不支持,你的拒绝就更有底气。另外,”钟守正压低了声音,“‘锦城印象’事件刚刚过去,工程部的管理能力正受到质疑,在这个当口大规模扩编,本身就不合时宜。你可以把这个作为风险点提出来。”
季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道理!从数据和风险角度出发,更能站得住脚。谢谢你,守正!”她仿佛找到了新的方向,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不客气,季总监。坚持原则不容易,我们能做的,就是互相支持,用专业和事实说话。”钟守正真诚地说。
季绯离开后,钟守正心情有些沉重。胡远潇和谭瀚卿的手伸得越来越长,连相对独立的人事权都试图干预。季绯的处境,让他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如果他们连人事总监都能随意拿捏,那法务部未来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
他意识到,与胡、谭二人的斗争,已经从个案的对抗,蔓延到了公司治理和权力平衡的层面。他需要和蘇玥、萧屹更紧密地联动,也需要关注像季绯这样可能站在同一阵线的同事。这场暗战,正在不断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