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陶瓷长街
山茶花树下2025-08-26 16:162,155

接下信纸,他一目十行看完。

信中,胡铃铃将自己知道的全详尽说了,与葛存芥了解得相差无几。

“润卿肯定藏有自己的秘密。但经过几日相处看来,她不会是个什么了不得的人,对我们没有坏处。”谢白锦低头打量身上的衣裳,银条纱作为衬里,使得葛布在阳光下呈现了细微波澜的变化,同时光泽摇曳生辉。

双眸露出晦暗之色,“若她遇到不顺,来寻我们,还是能帮则帮罢。”她心中闪过许多念头,怒火渐消。

同船过渡,皆是有缘。那一晚要是没碰上他们,她怕也要着了道,未必能全须全尾回到南沙城。

想到此处,她又感到身上的伤口发疼发痒。

葛存芥对谢白锦的思绪变化,也有些许察觉,但他只低声应了,既不为熊砚多说几句好话,也不对谢白锦反复的态度进行追问。两人在书房内,谈论起商队的事宜。

另一头,素琴按照熊砚的指示,分别塞了三四钱银子,给送礼上门的丫环们。

大圆桌上的宝石首饰,布匹衣裳,样样件件华贵耀目。素琴眸中发光,看得啧啧有声。

“小姐,谢当家真是阔绰大方,这都与……”素琴隐去上官府三字,含糊说下去,“不相上下了。谢当家,这是要做什么呀?为答谢你对她的救命之恩?”

端坐在梳妆台前的熊砚,拆下发鬓的头面,抹去脸上脂粉。站起身,拿起圆桌上的素净衣裳,再捡了几样,在众多珠宝首饰中并不夺目的款式。

“素琴,有你喜欢的,你可以拣去,剩下的都收起来罢。”

“嗬,那我可不敢要。”素琴从晃花了眼的衣裳首饰中抬眼,发现熊砚素面朝天,“小姐,我们下午不出去了么?”

三人行走于靠近河岸的街面,凉爽的河风稍稍吹散了夏季白日的暑气。

道路一旁的细叶桉树,枝叶繁盛,形似绒球的花成簇绽放其间。熊砚站立于树下阴影处,抬手在眉间搭棚眺望河岸来往行驶的船只,密密匝匝,船上站立的人,不时有黑白肤色的变化。

“砚姐,你看见了么?”钱大郎憨厚的脸庞,流出惊异的神色,“有人向我们招手了。”

不等熊砚说话,钱大郎自发扬起手回应船上的人。

扑哧一声笑意自素琴嘴角溢出,她举手打下钱大郎高扬的手臂,“钱大哥,人家不是朝你招手。”

“怎么不是?”钱大郎揉捏被打的手臂,不忿回道。

熊砚抬手,食指指向方才钱大郎挥手回应的那人,“大郎,你看他手中有什么?”

一张布?钱大郎眯眼细看。

“那是他在向另一条船传送旗语。”熊砚也有些忍不住笑意,嘴角微微牵起,“不信,你看更远处的另一条船。”

钱大郎伸长脖子,向更远处望去。

果然,另一条船头上的人也在舞动双臂,看起来动作颇有些复杂。他挠挠头,脸上挂起傻笑,“要是这些船都是来南沙港的,那可太好了。”

可惜,南沙港口还未重开。这些商船只是路过了南沙城,并不能在此停留。

熊砚心知钱大郎一心想着生意中的事,便也不再作逗留,三人朝此行的目的地——陶瓷长街走去。

还未走近,熊砚已听见街市上热闹嘈杂的声响,那是复杂多变,含混,不可辨析的众声汇聚之地。

跨越一道飞桥,对岸便是上百家陶瓷行业相关的店铺,密密丛丛高矮不一的房屋,门面处都堆放着形制不一的瓷器。

熊砚脚踩桥面,视线扫过清浅的河水,惊讶发现水底隐约闪烁着各类的碎瓷片。

“借过,借过。”匆匆忙忙的脚夫,肩挑扁担,扁担两头被重重的木桶压弯。

熊砚朝敞开的木桶口看去,稻草、篾片之间露出青翠色的瓷身。眨眼间,那名脚夫已走出十几步远,上身赤膊,一件灰白色的布背心被汗水浸湿。

陶瓷长街里的人宛如群鱼,彼此间不时碰撞,而后散开,接着又碰撞上另一个人。无论是被撞者,还是撞人者,俱无需言语,只因来不急,便被周围人推挤走开了。

素琴跟在熊砚身后,钱大郎走在她身侧,不时帮她将周围涌过来的三五人推开。

“娘子,你需要雇人么?”三四名看上去不过十岁上下的童子,围聚在熊砚等人左右。

他们看得出,三人之中,熊砚才是主事的人。

一个嘴甜的童子,挤到熊砚身前,脆生生的嗓音开口便介绍了街面上的大小店铺,哪一家研磨颜料最好,哪一家擅长配制瓷泥,哪一家精于把瓷器装入匣钵……长街内的事,他全都门儿清。

熊砚拿出钱袋,拈了十来枚铜钱,分给童子们。那位说了几十句话的童子,她特意拈多了两枚铜钱放进他手中,“多谢,但我现下不需要。”

童子们什么活也没干,便收到了工钱,一时之间嫩脸上尽是欢喜雀跃的神色。

“我不要,我没干活,不要你的钱。”童子脆生生的话,像是有几分怒气,“我靠本事吃饭,不靠人施舍。”

他将钱扔回熊砚尚未收回的手掌心里,一扭头,像一尾鱼那般快速游走。不远处,商人打扮的路人正被两三个孩子绊住了脚。剩下的童子,随即拨开人群,朝他游去。

“砚姐,你……”钱大郎擦去滴到脸颊的汗,不再言语。砚姐有时真奇怪,心肠软的不像话,明明她也是个苦过来的粗使丫头。

他转头看向刚被路人雇去当向导的童子。十岁的年纪,哪里不能出来寻活计了,他十岁时,都没爹娘,要靠自己刨食啦。

熊砚收起手心的铜钱,继续往下走。

挎着篮子的小贩,高声叫卖,篮中瓷器有收有卖的。途径一家门脸颇小的店铺,幽暗的角落中,被窑火灼伤的陶工,低头刮擦打磨着手中的物件。

年老的瓷器画工,俯身弓腰,皮肉松弛的脸贴在瓷器上,手下毛笔轻转,墨蓝色的颜料勾画出了几片莲瓣。笔尖稍有干涩,他伸出舌头,快速舔湿,继续下笔。

墨蓝色来源于钴料,那是有毒的,经年累月,毒素会在体内慢慢积存,直到将人的性命收割。

陶瓷长街的种种人事物,让熊砚感到自己此前计划的粗糙、模糊,不成系统。长街像是汪洋大海,此刻看似风平浪静,底下却隐藏着暗礁险滩,熊砚是误入大海的河鱼,恍惚茫然。

继续阅读:125、找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丫环的种田发家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