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撤回草原深处后,它们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上静卧着休息。山坡上鞭麻丛十分浓密,加上高高的披肩草充当着保护色,它们藏身期间,十分安全。人们也似乎知道这些浓密的鞭麻丛和高颈牧草相间的地方是狼族的乐园,如果不是大规模的猎狼行动,一般会绕道而行,特别是单身行走的人,大都不愿也不敢靠近这些地方。
因此,这里是它们的乐园。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休息玩耍,教育子女学习打猎的本领。
太阳一娃娃高的时候,小狼王已然回复了体力。昨天傍晚的围猎是它一生中难得的一次既轻松、又有大收获的一次行动,狼群的体力消耗得并不厉害,到这个时候,它们一个个已经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了。以往经过一次围猎后,狼群要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休养才能恢复元气,特别是追猎黄羊、大鹿一类的动物时,它们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长途奔袭所消耗的体力,简直无以复加。作为一代狼王,每一次狩猎后,他都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颇有心得。它知道,作为草原食物链顶端的狼族,上天恩赐给了强健的体魄、尖利的牙齿,凭借这些,足以让它们在草原上安身立命。但它知道,仅有这些远远不够,还需要足够的智慧。智慧是个无往而不胜的利器,你看人类,体格羸弱,性格懦弱,攻击不如一只绵羊,奔跑不如一只兔子,但他们却无往而不胜,世间万物无不为他们所利用、所驱使,凭借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那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具有无限威力的智慧。据说,人们将包括它们狼族在内的所有野生动物们捉了去,关在铁笼子里,供他们茶余饭后赏玩。壮硕、凶猛的老虎、豹子、黑熊饶是如此,更何况体格瘦小的它们呢?在动物园,人类的孩子们敲着铁笼子不屑一顾地嚷嚷:“这就是狼啊,还不如一只狗……”让它们狼族驰骋草原、为其他动物惊惧的尊严顷刻间荡然无存。曾几何时,它在认识到智慧重要的同时,渴望着拥有智慧。
智慧是需要学习和实践的。因此,在它跟随父亲狩猎的时候,在它服从黑眼线狼王的指挥而冲锋陷阵、驰骋疆场的时候,它便不断地观察、学习,不断地实践、总结,才使它拥有了较之常狼略胜一筹的智慧。比如昨晚的胜利,就来自于自己利用了人类在过一个什么节日,放松了对羊群的看管这个天时,那片草原南边正好有一片有积雪的阴坡这个地利,狼群士气高昂、团结一致这个人和等诸多因素,才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它趴下来,静静地看着向阳的山坡上休息的狼群,神情充满爱惜与关切。它们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它们英勇善战、聪明机智,是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充满希望的队伍。但它们狩猎的技巧、遇到危险时的应变能力,特别是运用计谋,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等方面,与它理想中的队伍有一定差距,尚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那些一两岁大的小狼们,被几次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行为举止有些飘飘然,全然不知世事的艰难与生活的艰辛,还需要学习,需要历练。为此,它昨晚特意授意几匹年轻的公狼临走时带回来了几只羊头,便于那些小狼们练习。
想到这里,它轻轻地发出了一声吼叫,那些年龄稍大、经验丰富的公狼、母狼们便从鞭麻丛中翻起身,衔着羊头,招呼小狼们上了一个陡峭的山坡。它们狼族的语言是异常丰富的,声音的长短、音调的高低都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当二者有机组合,则能表达不亚于人类的丰富思想。而自以为是的人类,武断地认为狼们只能发出九种声音,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情感,传递一些简单的信息。
那些公狼母狼们爬上山坡,将羊头顺坡滚下来,招呼那些小狼们去追逐,在追逐中一次一次地去捕捉、撕咬羊头,猛、准、狠地咬羊的致命所在———脖颈。而经验丰富的公狼母狼们则在旁边言传身教,抑或相互配合,在急速滚动的羊头间跳跃、穿梭,制造混乱,以锻炼小狼们的应变能力;抑或衔着羊头在鞭麻丛中奔跑,模拟羊们遭到狼袭击后惊慌失措、仓皇逃窜的模样,让小狼们在复杂的情形下能够准确无误地咬住猎物的脖颈或者软肋。
这种练习,小狼们已经进行过多次了,基本技巧已然掌握。如果假以时日,待这些小狼们身体长成,相信它们不要说是捕获那些家养的绵羊,就是捕获那些野生的大角盘羊、祁连山岩羊甚至奔跑起来快捷如风的普氏原羚羊都不在话下。下一步,它要找一些牦牛头、大鹿头之类的大物件让小狼们练习。不如如此,它还要教会它们学习观天象、识地理,带领它们实地狩猎,让它们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一支随时随地拉得出、用得上,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
想到这里,它站来,径直向草原深处纵去。它打算去周边的草场上去侦察一番,看有没离群的大牦牛。那些牦牛、黄牛们看似憨厚老实、温顺懦弱,但一旦受到它们的攻击,立马变得聪明机智、坚强勇敢起来。它们那刹那间组成的牛阵,它是不止一次地领教过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不会去攻击牛群的,它们会去寻觅那些离群的小牛,或者设计将牛群中的某一头羸弱的牛隔离出来,再行捕杀。当然,也有一些大公牦牛、大驮牛会离群索居,但它们对狼群的威胁根本不屑一顾。它们一般都拥有十分庞大、壮硕的身躯,拥有尖刀一般锐利的犄角,加上它们与生俱来的御敌本领和后天与狼、熊们无数次的战斗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常常使它们不但一年四季毫发无损,而且能够吃到最好的牧草。每至秋末,肥得流油的恰恰就是这些公牦牛、大驮牛,也恰恰因为它们肥得流油,被人类宰杀,成为人类的盘中餐。
每每想到此,小狼王不禁哑然失笑,想那人类对它们恨之入骨,认为它们是这世界上最贪婪、最残忍的动物,殊不知自己较之它们贪婪、残忍有多少倍!狼吃羊是不错,但狼吃了多少羊,而人类又吃了多少羊?狼吃羊,吃其他的野生动物,仅仅为生存,同时也为了这个世界食物链的平衡,而人类所到之处,那是水干草枯、一片荒芜!
笑过之后,它悠闲地游走在山峦之间,停停嗅嗅,不时地抬起腿洒下一些狼尿,强调自己的领地。它发现,凡是自己尿味被雨水冲刷、被空气冲淡的地方,就有其他狼群侵凌的痕迹。这是它决不能容忍的!作为一代狼王,保持领土的完整,是它的神圣职责,那些图谋不轨者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觊觎它小狼王的领地,简直是在自寻死路!也算那些小子们有自知之明,不敢公然冒犯,否则一定会在它的尖牙利齿下皮开肉绽的。
它一边游走,一边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以狼族特有的机警搜寻着一切危险的信息和一切猎物的踪迹。它发现,在这片草原上,有人带着枪刚刚经过,而且它敢明确地肯定,那是一支半自动步枪类的快枪和一支土铳枪。半自动步枪类快枪的铁腥味在空气中淡淡地漂浮,而土铳枪的火药味则是那样的浓烈地弥漫。在它的鼻子下,那药味以雾带状蜿蜒迤俪向祁连山南麓的山脚下的草原而去。不过这也不足为奇,每天都有人带着枪在这草原上行走,那些牧人几乎人人有枪,可能耐它们其何?除了凤毛麟角的神枪手的枪,其他牧人们的枪,在它眼中跟一根烧火的铁棍差不了多少。
它不再去想那两只破枪。它将注意力集中到草原上的那些牛羊。草原上的牛羊成群结队,但都被骑着马背着枪,警惕百倍地巡逻着、警戒着的羊倌牛倌们看管着。他们全然没有了昨日的散漫和随意。小狼王又一次为人类的智慧所折服。也不知人类靠什么专递信息,昨天傍晚自己成功围猎的消息已然传递到了这偌大草原的角角落落,人们已然高度戒备,加强防范了。就是那些藏獒,此时虽然躺在温暖的阳光下无所事事,一副慵懒、散漫的样子,但它们那是在养精蓄锐,一到夜晚,它们定会高度亢奋高度戒备,极度负责地游走在牛圈羊圈周围,厉兵秣马巡逻防御狼们的侵凌。
看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自己是绝对不能贸然去那些放牧点上打猎了。根据以往的经验,每一次遭到狼群的袭击后的好多天里,牧人和狗们都会警惕百倍,防范十分严密,它们打猎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但过一段时间,人和狗自然都会松懈下来,那时如果出其不意地去偷袭,成功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如果谋划科学,安排周密,一切行动又能听指挥,说不定炭中取栗,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将那整圈整圈的羊,整个“接连”的牛放倒在地上呢!
……
一只藏獒冲它藏身的鞭麻丛“汪汪汪”地狂吠起来。这家伙真够机警的,别看它刚才还躺在草坡上晒太阳,但它已然觉察到躲在鞭麻丛中窥探的它。附近的羊倌牛倌们听到狗叫声,纷纷摘下斜挎在肩上的步枪,哗啦啦推弹上膛,有些惊惧地用眼光搜寻藏獒嘶咬的地方。有几个年轻气盛的家伙居然拨转马头,冲了过来。
它轻蔑地看了一眼,顺着山沟风驰电掣地奔去。那些羊倌牛倌赶到它刚才藏身的地方,看见绝尘而去的它纷纷举枪射击,仿佛为它送行。
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后,它站在山冈上,望着午后暖暖阳光下的草原,又开始谋划今后一段时间的生计。它知道,昨晚的围猎已然让人们警惕好长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它猎杀人类牛羊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为此,它决定避开人类的锋芒,去围猎那些进入冬天后不怎么肥美的野生动物。但在围猎野生动物之前,必须去看看昨晚猎杀在积雪中的那些绵羊,看有没有可能再饱餐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