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泠和左之笠一前一后离开了前厅,左之笠跟在左泠的身后缓慢挪着步子,想着方才发生的事情,越发觉得不对劲。
今日见到的门主暴躁愤怒,和前日里见到的门主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给左泠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
如果不是左泠亲眼所见,他一定会觉得其中自有蹊跷,门主虽然一向喜怒无常,但也绝非这般。
前面的左泠停下了脚步,回眸对他说道:“门主虽然留你继续做管家,你也该多些警醒,出了这样的事,帝都城中的门人不会待见你。若是你能够安分守己,还有重回掌使之位的机会。”
“不必!”左之笠冷哼一声,慢慢往前走去,一直走到了左泠的面前,“左泠,莫要以为你在门主面前替我美言几句,我就会对你感恩戴德,收起你那副惺惺作态的嘴脸吧,你才是左门里心怀鬼胎之人。”
“哈哈哈……”左泠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负手而立,“可能要让笠掌使失望了,心怀鬼胎这名号我担当不起,我会将你与我的每一句话都告诉门主,看看门主会不会对你刮目相看。”
说完,左泠便消失在了树荫下,左之笠一回眸,那人已然不见了踪影。如果不是他身上有伤,定要与他战几个回合杀杀他的锐气。
左之笠一面这样想着泄愤,一面一瘸一拐地往自己的屋子里走去。他心里清楚,门主已经着人盯住了他,他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不用左泠说也会传到门主的耳朵里。
前院里管家受罚的消息很快传了出来,即使是左门门人也会议论纷纷。这国师府中左之笠培养了不少心腹之人,他们对左之笠忠心耿耿,甚至比对门主还要忠心。
更多的则是对左之笠的不满与愤怒,恨不得杀了他为死去的门人们报仇。若非门主有令,他们绝不会容忍他留在国师府中。
在前院里风云变幻之时,后院的西南角显得分外宁静,此时的左承端坐在内屋里神色沉静,手里捧着的是一本没有署名的野史。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风云变幻,左承都能够淡然处之,这也是左泠欣赏他的唯一一点。
“进来吧,别在门口站着了。”
立在门口的左泠闻言,无奈地叹气,他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谨慎,竟然能够察觉到自己的存在。
房门被打开,左承微微抬眸,看到了进来的左泠。左泠走进内屋,在左承的一旁坐下,瞧着左承并没有放下书的意思。
“怎么?左之笠被处置了。”
“没有,我替他求了情,门主没有要他的性命。”
“哦?”左承来了兴致,合上了手中的书,“你左泠竟然会为左之笠求情,他一向视你为眼中钉,你也从未对他有过好脸色,我以为你会十分希望门主早些了结了他。”
“那是你太不了解我了,”左泠站起身来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左之笠可是比你好对付多了,留下他为这国师府添些乐趣也是极好的。”
左承无声地笑了,“你能这么说,确实让我对你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左泠,你似乎和从前不一样了。”
“我们都和从前不一样了,不是吗?”左泠忽而抬眸对左承一笑,左承觉得一定是自己眼花了,竟然看出了左承目光里的温柔。
要知道,他从来没用这种眼神看过左承。被左泠冷眼相待惯了,他猛地这般反而让左承有些不知所措。
察觉到了空气中的诡异气氛,左泠十分不自然地咳嗽了两声,道:“我的意思是,左之笠虽然好大喜功,但他对左门也算是鞠躬尽瘁,不该就这么死去。”
从前杀人不眨眼的左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左承的心中怦然一动,他忽然觉得,自己可能从来不了解左泠。
“门主让你来不是为了让你与我闲谈的吧?”
左承的话提醒了左泠,他面上露出稍稍为难的神色,道:“自然不是,门主让我来转告你,北城的事情尚未解决,他今日就会回去,楼雁那边就拜托你了。经历了这么一场动乱,方致休对楼雁的戒备之心定会弱了不少,你要处处小心,不能让楼雁抢占了先机。”
“门主是在担心皇帝会将兵符交到楼雁的手上吗?”
“不,”左泠断然否定,“门主说,皇帝最是多疑,他不会相信任何人,除了他自己。朝堂上的大臣们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皇帝一定会想方设法平息大臣们的不平,将兵符牢牢的把握在手中。莫说楼雁护驾有功,门主也曾助他打下这大好江山,也未曾得到他的信任。”
左承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他知道左泠不是在骇人听闻,从第一眼见到了方致休,左承便觉得他是一个让人无论如何都看不透的人。
“我们走后,朝堂上的事情就要交给你一个人了,想必江与也会尽心辅佐。”
“嗯。”左承微微颔首,看向左泠的目光温和。
左泠最是受不了他这般看人,便道:“门主怕是要动身了,我不好在这里久留,告辞。”
“一路顺风。”
左承的语气淡淡的,左泠只好自顾自地离开了,他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和左承说话总觉得他看向自己的眼神颇有深意。
左泠回到前院时,左蔚身边的人告诉他门主已经去了北城,他便急急往北城赶去。门主不过是让他过来向左承传话,他待了这么久一定会引起门主的疑心。
北城西门家的家业已经被左蔚悉数点清,西门家的三个儿子现在对左蔚假扮的西门仲深信不疑,左泠知道,一旦左蔚将西门家的所有产业握在手中,左门便可以将北城作为大本营。
北城虽然地域并不辽阔,但胜在百姓不多,能够翻云覆雨的也只那几个高门大户。
可西门家的三个儿子虽然认不出左蔚,但对于西门家的产业却虎视眈眈,这是左蔚不得不解决的大问题。
若是左蔚将西门家产业所得全部为左门所用,很快就会被西门家的人发现,左蔚此去,便是要将此事彻底解决。
左泠心中清楚,对于门主来说,一劳永逸的方法只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