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有很多文人曾经游历过兖州,现在我们就先讲讲李太白和兖州的故事吧。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是闻名世界的伟大诗人,他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入籍瑕丘(兖州),直到上元三年(762)病死安徽当涂,其间二十多年,行踪虽飘忽不定,但妻子儿女均安家兖州,兖州成为李白的第二故乡。他常在兖州迎宾酬唱,游览赋诗。兖州城东泗河西岸建有青莲阁,奉祀着李白及儿女塑像,表达了兖州人民对诗仙太白的怀念与敬爱。
李白在兖州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和《东鲁门泛舟》等40首诗篇,被后人世代吟诵。
【青莲阁】
青莲阁位于兖州城东金口坝之北的泗河西岸,今铁路医院院内,始建无可考。
1522-1565年(明嘉靖年间)知县李知茂重修,后倾圯。据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滋阳县志》记载:“阁在黑风口龙王庙内,其地即李白诗所云‘鲁东门’者。道光间邑令冯云鹓重建,以祀谪仙。”可知这是为纪念李白而建的一幢阁楼。李白号青莲居士,到兖时常住于此,并留下30余首著名诗篇。从他有关兖州的诗篇中亦可找到佐证。据光绪版《滋阳县志·艺文》记载,《鲁东门泛舟》就是在青莲阁下作的。原诗如下:“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完全切合兖州城东门外泗河的景色。
【金口坝】
“金口秋波”曾是兖州八景之一。著名的水利工程设施,李白和杜甫赋诗相别“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中的“石门”,就是金口坝。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口坝在城东五里泗、沂、府河交会处,系调节河水流量的设置。1966年以前兽河工农兵大桥未建成时,此坝为兖州至曲阜的必经之路。因其所处位置重要,坝身石与石之间均以金属(铁)扣接,故名。
金口坝宏伟坚固,横跨泗河,宛如卧波长虹,自古即为游览胜地,被誉为“金口秋波”。每当夏秋之交,清波如镜,绿柳成荫。游人到此,如入画境。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赋诗云: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当年,李白、杜甫相会于兖州,鲁门泛舟,石门宴别,赋诗酬唱,便在金口坝处。1994年该处出土北魏守桥石人二尊,其一背后铭文有“起石门于泗津之下……”数句,可知此地便是诗仙、诗圣“石门相会”处。金口坝这座水上石门,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诗坛“日月相逢”的千石佳话;石老的金口坝、泗河水为两位伟大诗人的才思诗情,提供了多么美好的创作源泉!
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大坝渐呈苍老之态。解放初期,曾对金口坝进行过维修,但由于桥身长年负荷交通重压,基础已向河床下陷,原巨大石条之间已相互错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此桥已不堪重负,几处桥石塌落,坝基木桩裸露,如不及时维修,一遇洪汛,这座石坝将毁于一旦。鉴于此,兖州市文化部门在科学制定大坝修复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修旧如旧”的方法,对坝基进行整体修复。工程于1997年4月启动,同年7月竣工,共用资金近100余万元。修复之后的金口坝,恢复了往日的秀丽风姿,成为反映兖州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大坝修复后,立碑刻文纪念,以昭后人。
【兖州之战的典故】
青州黄巾军进入兖州境内东平、任城一带,声势浩大,锐不可当。兖州刺史刘岱轻敌,不听济北相鲍信劝阻,贸然出战,被黄巾军所杀。曹操部将陈宫建议,刘岱被杀,兖州无主,可据为霸业之基,以争天下,并自荐前去说服刘岱部众,邀请曹操主持州政。鲍信原与曹操友善,其济北相之职即为操所表荐,遂到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迎接曹操为兖州治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南刺史。曹操即向寿张黄巾军进攻,失利。于是,曹操明令尝罚,激励将士,针对黄巾军无后勤辎重,唯赖抄掠供应的弱点,采用奇袭战术,昼夜袭击,使其无所抄掠,终于反败为胜,每战必获。黄巾军被迫北撤,曹操跟踪追击,在济北治卢县,今山东长清南又败之,黄巾军势穷愿降。当年冬,曹操受降卒30余万,家属数十万人,遂将其健壮精锐者编组为军,号为青州兵,将老弱妇孺安置屯田。
【在兖州有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古迹,流传着哪些历史故事?】
兖州也就是山东,历史地图可以证明。
历史上名人辈出,不胜枚举。
春秋时期有:齐国大夫晏婴;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子;他的学生曾子;兵家孙武;
战国时期有:名医扁鹊;哲学家子思;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建筑工匠鲁班;围棋名手弈秋;军事家孙膑;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学孟子;思想家_梁赤;
汉代有:医学家淳于意,其女儿使废肉刑的缇萦;水利家_宽;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伏生;文学家东方朔、经学家匡衡、文学家韦玄成、农学家汜胜之、文学家孔融、经学家郑玄、哲学家仲长统、文学家王粲、文学家刘桢、天文学家刘洪。
三国时期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经学家、训诂学家、郑玄和孙炎;
晋代有:数学家张邱建;文学家羊祜;玄学家王弼;文学家左思;书法家王羲之;
南北朝有: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何承天;诗人颜延之;文学家鲍照;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文学家温子升;文学家王籍;思想家、教育家颜之推;名医徐叔向;医学家王叔和;史学有崔鸿;农学家贾思勰;
隋朝有:画家展子虔
唐朝有:天文历算学家崔善为、诗人储光羲、文学家段成式;
宋朝有:学者胡旦、文学家王禹_、学者、文学家石介、医学家钱乙、文学家晁补之、医学家成无己、女词人李清照、抗金英雄、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金代有:历算学家张行简、水利家王居卿、围棋名手刘仲甫、古代建桥工程专家王辟之、画家张择端、金石学家赵明诚、画家梁楷、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丘处机、金末史学家孔元措、金代史学家、书法家党怀英、词人、学者周密;
元代有:著名诗人和散曲家杜仁杰、史学家、文学家王恽、水利家贾鲁、文字学家杨恒、散曲作家、文学家张养浩、散曲家杨朝英、戏曲作家高文秀、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王祯、戏曲作家康进之、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于钦、四书五经注释者董养性;
明朝有:机械家王诏、民间水利家白英、文学家谢榛、戏曲家李开先、散曲家冯惟敏、著名诗人、文学家李攀龙、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书画家邢侗、学者焦、文学家、诗人于慎行、散曲作家刘效祖、名医毕荩臣;
清朝有:文学家、药学家王象晋、戏曲作家、文学家丁耀亢、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薛凤祚、历史学家傅以渐、经济学家张尔岐、诗人宋琬、史学家马马肃、文学家田雯、诗人曹贞吉、史学家张昭潜、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戏曲作家孔尚任、书法、绘画家潘伍云、诗人赵执信、书画篆刻艺术家高凤翰、医学家黄元御、书法家刘墉、地方志学家李文藻、学者孔继汾、儒医孔继_、学者孔继涵、经济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民间名中医綦沣、文字学家王友、著名金石学家、校勘学家和书法家许瀚、文学鉴藏家、古钱币学家李佐贤、金石学家陈介祺、医学家蔡玉珂、教育学家武训、著名金石文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艺术家孙中新、藏书家杨以增、著名学者和古籍编纂家马国瀚、金石学家吴式芬、针灸名医杨作质、兵器制造专家丁守存、名医臧应詹、史学家、书法家吴浔源。
徐圆朗?-623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隋鲁郡治今山东兖州人。大业十三年617起兵反隋,攻占东平今山东鄂城东,分兵略地,有众二万余人。后附李密。密败,降王世充。充败,降唐。武德四年621窦建德牺牲后,他与建德旧部共推刘黑闼再起。旋据地自称鲁王。六年,与黑闼先后败死。......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名将。陈汤少年时喜欢读书,作文思路开阔,但因家庭贫困,有时靠乞讨度日,所以陈汤不为乡里看重。后来他流浪到长安,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觉得他很有才能。初元二年前47年,汉元帝下诏,要求公侯大臣推荐年轻的人才,张勃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没有奔丧回家。那个时代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陈汤就因为这......
石介1005~1045宋代散文家。字守道。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曾居徂徕山(泰安城东南)下,时人尊称徂徕先生。26岁时,举进士,历任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等职,后为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为国子直讲时,正值吕夷简罢相,仁宗进用韩琦、范仲淹、富弼、杜衍等人,他喜而作《庆历圣德颂》,歌颂朝廷退□进贤,不指名地斥权臣夏竦为大□。因惧祸而求出,为濮州通判,未赴而去世。但夏竦仍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