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手腕处,有一处位置叫做脉门。
被人强行捏住此处,就会产生一股剧痛。
若是拿捏的准。
在适当的时机下,哪怕是身为女子也能凭借这招击败一名男子。
肖凌在草原征战,经历过血与血的洗礼。
本身就不是孱弱之人。
纵使武功较弱,远不及遇见的刺客杀手。
但对付一个被酒色掏空身子的王爷世子,自然是轻松无比。
因此。
肖凌只是稍稍用力。
那名世子顿时就面目扭曲了起来。
若非是顾及面子,恐怕他早就惨叫了出来。
严世真强咬着牙关,拼命从口中挤出话来。
“你放开......本世子,否则我一定弄死你……”
见到对方竟然还敢放狠话。
肖凌手腕再度用力,同时向着侧方一扭。
霎时之间。
严世真的身子就痛得侧弓了起来,看上去极为滑稽可笑。
围观的人群里的不少人,更是直接笑出声来。
所谓诗会,自然是高贵优雅之地。
能来此处的人,要么是饱读诗书的才子,要么就是举止高雅的大家族子弟。
纵然临场搭讪失败,基本也都能保持着那份雅气。
像是严世真这种失礼之人。
自然被他们所厌恶。
如今见到对方吃亏,当然是要幸灾乐祸一番。
直到此时,严世真身后起步的一名随从方才反应过来。
他连忙呵骂道。
“小子!”
“快点放开我家世子,否则要你好看!”
可惜的是,肖凌并未有松开的意思。
见状,那人手掌立马摸向了腰间,然后摸了个空。
诗会之地,乃是高雅之所。
来往的多是读书人与达官贵人。
为了众人安全着想,护卫在跟随主人进来时,自然要将各自的兵器放在对应的位置。
见到摸了个空,那名随从立马就要上前。
跟随而来的赵庚与孙平两人瞧见他的动作,齐齐上前一步。
那护卫顿时停住了步伐,额头上冷汗直冒。
眼见到双方对峙在一起。
气氛,徒然变得紧张起来。
恰在此时,一道清冷的男声却是插了过来。
“二位可否听我一言?”
“今日毕竟是诗会,诸位才子聚在此处,何必大动干戈?”
“真若是有什么矛盾,当以诗词来一决高下才对。”
声音传来的同时。
一男一女自远处走了过来。
围观在此处的众人见了他,齐齐躬身行礼道。
“见过公孙驸马!”
闻言,肖凌目光中不禁带上了一丝好奇。
这位公孙驸马的名声,肖凌自然是听过的。
对方名为公孙云翔,是大周一名国公的子嗣。
他在前来大梁游历时。
偶然与偷偷出外游玩的一名公主相结识。
经历了一番纠葛之后,二人终究喜结连理,促成了大梁与大周之间的联姻,成为了一段佳话。
鉴于魏灵被封为公主的缘故。
真要论起来,肖凌或许还要称他一声姐夫。
只是二人从未见过面。
没想到,这场诗会之中竟然有他在场!
就在肖凌思索之际。
公孙云翔身旁的那名女子轻笑了一声,说道。
“不错。”
“诗会之地,怎好动粗?”
“严公子,本姑娘劝你还是以和为贵才好!”
公孙兄妹的开口。
使得原本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平和了下来。
听到这话,又瞧见女子的面容。
严世真的面色顿时微微一变。
眼中闪过了些许惧怕。
他可是知道对方的底细。
眼前这女子看似温婉,实际却是蔫儿坏的很。
先前那番话语,无疑是对自己的警告。
可是,现在挨打的分明是他,就算要警告,也应当叫肖凌以和为贵才对!
听到这声音,肖凌却是感觉有些耳熟。
他随手放开严世真,抬眼向那名女子看去,眉头顿时一挑,不禁惊讶道。
“怎么是你?”
“好久不见,肖……公子。”
那女子微微一笑。
似是察觉到肖凌并未显露身份。
她刚要说出口的称呼,顿时一改。
这女子,正是前几日肖凌在回京城路上救下的那人。
当时对方谎称是商队之人。
被肖凌一路护送至了京城,方才分开。
今日,却是在这里重逢。
公孙云翔则是瞄了肖凌一眼,眼神之中闪过了些许困惑。
他可是清楚自家这位妹妹的秉性。
向来是对男子不假以辞色。
看其与肖凌的交流,似乎又是颇为熟络。
索性,他便问道。
“你们认识?”
“不知这位是……”
女子嫣然一笑。
眉宇之间透露出了一股英气。
“这位算是我的恩人。”
“先前我抵达京城之际,正是这位公子救了我。”
听到这话,公孙云翔顿时反应了过来。
他的妹妹抵达京城之后,已将路上碰到的事情一一细说出来。
如今被她提醒。
公孙云翔立马就明白过来,眼前这人正是在大梁搅动风云的蓝田伯!
见到对方并没有暴露身份的打算。
公孙云翔当即抬手,感谢道。
“多谢肖公子先前相助。”
“此等恩情,我们兄妹必然铭记在心。”
肖凌抬手回礼,随即好奇道。
“举手之劳罢了。”
“说起来,我还不知道姑娘叫什么名字?”
“确实,上次见面仓促,还未来得及通禀姓名。”
“在下公孙云燕,是驸马的妹妹。”
原来是大周的人,怪不得自己没见过。
肖凌暗自嘀咕了一声,随即为几人介绍了一下李师师。
得知对方的身份,公孙二人倒是并无异样。
反倒严世真冷哼一声,眼底浮现了些许鄙夷。
他瞄了一眼公孙云燕,眼珠一转,心里很快有了主意,转身拂袖离去。
没了公孙云燕,场中的气氛终于变得轻松起来。
趁着诗会尚未开始,四人就此攀谈起来。
虽然公孙云燕兄妹身份超然,但实际论起来,肖凌的身份与经历却是更胜一筹。
鉴于他的熏陶,李师师同样是不卑不亢。
一时之间,四人倒是相处得颇为不错。
正相谈甚欢之际,一道声音自后方响起。
一名略显年迈,身穿长衫的儒生缓缓走出,对着在场的众人说道。
“今日诗会,难得能聚拢到如此之多的有识之士。”
“此为我杨某人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