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才子才女今日能来到此处。”
“必然是对文学诗词,抱有极高的憧憬。”
“老夫在此感谢诸位的到来,希望诸位能在就是以诗会友,助长雅兴。”
听到杨大家的一番话语。
场中的众多才子即刻称赞起来,不少女子更是目露崇敬。
显然对那名长衫儒生怀有敬仰之情。
肖凌瞧了对方一眼,发现自己并不认识,索性低声向着李师师问道。
“那人是谁?”
“此人乃是杨大家!”
“他是大梁境内一位著名的儒生、诗人,所著诗词文章极多,为人所敬重。”
“今日的诗会,就是经由他的名头举办起来的,为的就是聚拢文人雅士,共赏诗情之乐。”
“......”
听到这话,肖凌的目光之中不禁带上了一抹若有所思。
天下之人,大抵所求不过三者。
钱者,权者,名者。
喜爱前者,便作商人,善用权者,作为官吏。
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但对于好名声者,对于前两者更多则是利用之效。
有些商贾之人,善用钱财捐赠。
以此获得善人的名声。
有些很多为官清廉者,纵使是能力不济。
宁可吃糠咽菜,也要保住自己清廉之名。
部分的人更是投身于言官,在各种事情之上拼死立谏。
较为激进者,更是期待着自己哪一日因劝谏之事惹怒梁皇,从而被处死。
以此达到青史留名的地步。
除去这三种人之外,还有一类便是文人。
他们不爱钱财不爱钱。
只爱文情与名声。
这类人,往往做人做事更为纯粹,
像是杨大家,即是这般倾慕于此道,喜爱组织诗会的文人。
正因如此。
从李师师口中得到了对方的事迹后,肖凌顿时对这人产生了兴趣。
恰在此时,杨大家再次开口道。
“诸位都清楚。”
“历次诗会的开幕,皆是以老夫拙作的一首诗词作为起始。”
“正所谓独乐不如众乐。”
“此次秀春湖诗会,老夫想做些不一样的尝试。”
杨大家微微抬手。
他的两名弟子立刻端出了两盘不同颜色的纸张。
“诸位可将自己所作,或自己喜爱的诗词写在红纸上方。”
“此事限时一刻钟。”
停顿了片刻,杨大家补充道。
“届时,所有写有诗词的纸张将会展示在案前。”
“诸位可根据自己的评价,在对应诗词旁的黄纸上留下一笔墨点,作为赞赏。”
“墨点最多的诗词,便是今日诗会的主题。”
说话之间。
两名儒生已经捧着纸张,下发到了各处桌上。
对于这位杨大家的新花样。
在场的众人,皆是颇感兴趣。
部分人第一时间便拿起一张红纸,斟酌起了其中的字眼。
少数人则是提笔就写,将各自心中的佳作书写在了上方。
期待起了其他人产生相同的共鸣。
公孙云翔同样颇为兴奋。
他摸过了几张红纸,向着肖凌几人递了过来。
对此,公孙云燕与李师师立刻接过。
唯独肖凌摆了摆手。
婉拒了对方的红纸。
李师师知晓肖凌才情之巨。
明白以肖凌的境界,自然对此并无兴趣,此行前来完全是为了陪同自己。
故而没有劝阻。
公孙云翔却是并不知晓这一点。
他似乎瞧出肖凌不感兴趣,不禁好奇地问道。
“怎么,肖兄难道就不想试试?”
“我看此事甚是有趣,就算自认诗才不好,也可做怡情之乐。”
“万一若是运气好,被选中,岂不是美事一桩?”
肖凌摇了摇头,并未就此事进行解释。
眼下,杨大家发明的这个诗会的开幕式,不过就是后世常见的投票罢了。
他总不能当着这么多人面说这东西毫无新意,司空见惯吧?
见肖凌这副模样,公孙云翔也不强求。
他只是耸了耸肩,自行书写起来。
公孙云燕则是写了一篇她自己作的诗,在署上自己名字之后,递到了肖凌的身前。
“肖公子,不知能否做些评价?”
还没等肖凌开口。
李师师就同样拿着自己写的诗词,递到了他的前方。
看着二女同时递来的红纸。
以及她们略带期望的目光。
肖凌顿时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观感。
仿佛眼前这两张纸上写的并不是诗词,反而是两份定情信物。
“……”
对此,肖凌自是哪个都不想得罪。
他摇了摇头,直接婉拒道。
“还是算了吧。”
“两位姑娘,我哪个都不想得罪。”
“此事还是交由大家判断吧。”
听到这话,公孙云燕顿时白了肖凌一眼,误会了肖凌的意思。
她拿着红纸,转身向台前走去。
临走前,则是说道。
“肖公子可莫小瞧了女子。”
“女子做诗,同样可为上佳之作!”
肖凌先是一愣,随后有些哭笑不得。
对方显然是误会了他的想法。
肖凌先前那番话,纯粹是为了一碗水端平,以免出现夸了这个,另一人心生不满的情况。
没想到,对方眼下却是误会了。
公孙云翔同样摇了摇头,轻声开口道。
“肖兄这番想法,怕是不太好。”
“云燕虽是女子,性格却最是坚毅。”
“在诗词一道上,可谓是颇有造诣。”
“她生平最是厌恶这等歧视的话语,肖兄还是少说最好。”
听到公孙云翔的话,肖凌顿时一阵无语。
这都什么跟什么?
他什么时候歧视女子了?
公孙云燕也就罢了,你这驸马怎么也听不懂其中的意思?
眼见到两人误会。
李师师连忙走上前去,试图解释道。
“公孙驸马误会了,肖伯爷不是这意思……”
“李姑娘不必多说了,我听的明白。”
说着,公孙云翔就拿着红纸转头离开。
李师师朱唇微张。
一时之间,着实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
瞧见她的模样,肖凌却是摆了摆手。
对于两人的想法,他并不在乎。
不管是公孙云翔这位他国驸马,还是公孙云燕这人。
不过只是一介路人罢了。
肖凌这次前来诗会,并不是为了出名。
纯粹是看在李师师的面上,算是对她先前辛勤的补偿。
至于别人如何看他,又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