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个肖凌,你弄出了那么多颜色的染色布便好了,安心做一个商人就行!”
“有皇室当你靠山,你这一辈子尽可富贵一生!”
“你为何要掺和进这种事里来?”
梁皇愤怒不已,浑身散发着滔天怒气,握紧拳头。
沉声道。
“那这赏赐,便先压着吧!”
“刘瑾!”
“奴才在!”
刘瑾适时向前走了两步,转身跪在了梁皇面前。
“你,传朕的消息给魏将军还有长公主,就说……朕不允!”
“是!”
“奴才告退……”
刘瑾倒退着正要离开。
“慢着!”
忽然,梁皇阴沉着脸色一伸手拦住了刘瑾,接着低声说了一句。
“还有件事,需要你亲自去查,用你的人去查。”
“不要惊动锦衣卫。”
“陛下……”
梁皇摆了摆手,“去查一查,这京城,大同、甘、沔两州,他们……他们是怎么评价朕的!”
刘瑾悚然一惊。
咬着牙点了点头,“奴才遵旨!”
“你记住!”
忽然,梁皇死死盯着刘瑾怒吼道,“朕要你去查,是想要听真相,你若胆敢有半点隐瞒,朕要你的头!”
“奴才记住了!”
“去办吧!”
“是,奴才告退!”
刘瑾倒退着离开了暖阁,只留下脸色阴沉的梁皇静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
他的眼神带着怒火,但仔细看的话,便能发现……
他的眼底,却带着丝丝缕缕的惊恐。
……
青山县,寿王府上。
前庭内,坐着三个人,是寿王,世子,以及魏灵三人。
“此次,你有多少把握?”
寿王看着魏灵问道。
“五成吧!”
“有我和长公主的信,以陛下地性子,或许会犹豫,但最终……一定会答应的!”
魏灵回答道。
“哎……”
寿王叹了口气。
“说的不错,以我对皇兄的了解,也的确是如此。”
“那个肖凌……”
寿王笑了笑。
“本王已经足够高看他了,到如今,却还是小看了他。”
“如今大梁朝堂蝇营狗苟,乌烟瘴气。”
“可用之才,少之又少。”
“或许肖凌此子……”
“便是上天赐下拯救大梁的希望吧!”
“前有染色布匹,后有改良弩!”
寿王再次叹了口气。
“难以想象,仅凭他一人之力,便改变了这几十年来我大梁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弱势。”
“此子,乃潜渊之龙啊……”
“灵儿,你老实告诉父王。”
“若是陛下真的归还了你的沔州军,有肖凌的辅佐,挡住辽人的进攻,你们有几成把握?”
“十成!”
寿王有些动容。
他也是上过战场的,对于辽人这群从白山黑水中走出来的种族,很是了解。
战力强悍,以一敌三都是常态。
之前必败,如今必胜?
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
“这是肖凌给我的把握,若是我自己认为,保守一点,至少……有八成!”
“呼……”
魏风呼了口气。
“这么说来,大同是铁定能保住了?”
魏灵嘴角一勾。
他没说出肖凌还准备反击的事。
一是,这话说出来有些太早了,显得轻浮不可靠。
二来。
能抵挡住辽人的进攻,在父王和魏风的认知里已经是极限了,反击?
未免有些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这世上没有铁定的事。”
寿王缓缓摇了摇头,神色严肃道。
“沔州和甘州也要提前做好准备才是,万一败了……总不能束手待毙吧?”
“父王准备如何?”
魏灵双眼一亮。
“找个机会,将大同的事告诉百姓们!”
“就……诗会吧!”
“以王府的名义举办一场诗会,诗会的主题便是‘保家卫国’!”
寿王一边想,一边说道。
“待诗会结束,激起文人才子和百姓们的热血之后,再将此时公之于众!”
“顺势征兵!”
“布防!”
“此法虽好,能以最快的速度将百姓和士族团结起来,但是……”
魏灵皱着眉头,“若是陛下知道了,恐怕会降罪于父王!”
寿王摆了摆手。
“维护存亡,哪能想那么多?”
“若大同守住了,陛下降罪,我无话可说。”
“若是大同没收住,等我能从辽人的手下活下来,再治我得罪吧!”
寿王语气轻松,但魏灵和魏风却是沉默了下来。
京城之中,还感觉不到此等肃杀危机。
但他们……
却是如鲠在喉,如芒刺在背!
“父王……”
魏风有些不忍,想要劝说。
寿王直接一摆手,“风儿,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连肖凌一个无名小卒都敢上前线。”
“我寿王一脉,世受国恩,百姓供养,若是不一肩担之,这大梁……还有骨头吗?”
摆了摆手。
“诗会交给你来办,日子……就定在五日之后,百姓、士人、武夫,贩夫走卒都可参加!”
“一日之内,你要将消息传遍沔州。”
“我会写信给甘州刺史,说明情况。”
“……是,父王!”
魏风只好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几人又商量了几句细节之后,便各自分开,忙活起来了。
天顺八年八月末,大同告急,甘、沔两州,一片肃杀。
……
消息在王府的传递下,传播的很快。
沔州十三府,在一天之内,全部听到了这一消息。
王爷举办诗会,这可是可遇不可求。
若是因为一首诗词,被王爷瞧进了眼里,这可就要平步青云了!
寒窗苦读十年,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如今有了这个捷径,沔州读书人,哪个不趋之若鹜?
仅仅两天时间,青山县,包括青山县郊外的农户家里,都住满了沔州的读书人!
武夫、贩夫走卒也来了不少。
一些是为了看热闹,一些则是为了赚些银子。
而沔州的青 楼,也都行动了起来。
对于读书人来说,那是平步青云的机会,可对于青 楼的姑娘们来说,那也是一个名扬天下的良机!
若是哪位才华出众的公子的诗词愿意让她们唱出来,诗词又多出名,她们就有多出名!
身价,便也水涨船高!
日子过得好,被人追捧,是青 楼姑娘们,顶大的追求了!
“……”
此时,杏春楼内。
菲儿却是一脸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