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淳有些诧异,他看着手中的包裹,说道:“梁小候爷竟然送我这么贵重的东西,实在是多谢小候爷了。”
梁襄摆了摆手,说道:“没事,这玉也不是很难找,我要是想找,还能找到更多的出来。”
许淳心道,好了,你别说了,我已经知道你财大气粗了。
凌思在一旁起哄道:“不难找你还不是花费了一番心思去找,我们都没准备贺礼,就你一个人准备了,还不提前跟我和崔简一声,我早就看穿了你的心思。”
梁襄转过头盯着凌思,嘴角勾着笑意,说话时声音调子微微上扬,他说道:“那公主倒是说说,我什么心思啊?”
“咦,你别这么看着我。”凌思被梁襄看得发毛,手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梁襄向来是个腹黑的,小时候一起玩儿,要是凌思哪里惹着他了,他可能当场不会说什么做什么,但事后却会找机会反击回去。搞得凌思现在一看见梁襄用这种眼神看着她,或者说话一有些阴阳怪气,凌思就头皮发麻。
梁襄笑了笑,说道:“今日来晚了,这贺礼也算是赔罪礼,二公子不会见怪吧?”
许淳一边摸着手中那玉一边答道:“怎么会?我感激小候爷都来不及。”
凌思笑嘻嘻地对梁襄说:“你倒真的是应该给淳哥儿赔罪,你都不知道他在这儿等了你多长时间,他可一直在这儿站着等你呢。”
梁襄有些诧异,他抬眼看向许淳,嘴唇蠕动了两下想说些什么,却见许淳没看自己,低着头看着手中的玉器,便将想说的话又吞回肚子里了。
凌思看到了梁襄的欲言又止,也看到了梁襄看向许淳的眼神,顿时心里又被两人甜到了,她捂着嘴偷偷地笑着。
崔简暼了凌思一眼,一看就知道她心里在想着什么了,他伸手轻轻推了推凌思的肩膀,说道:“别傻笑了,我们进去吧。”
凌思了然地点了点头,跟在崔简身后进了炉清楼之中。
许淳转头看了两人一眼,正打算抬脚跟上去,又突然想起了什么,便看向梁襄问道:“小候爷,我听凌思说,官家派你负责接待辽国使臣来宋献生辰贺礼之事?”
梁襄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再过半月便是官家的生辰,去岁,辽国和大宋的边境屡有摩擦,虽说不至于有大的战乱,但时不时地却总有些小纷争,此次官家生辰,辽国派人前来送贺礼,或许有结交讨好之意。”
许淳顿了顿,说道:“如若此次辽国真的是想要求和,那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至少不用打仗的话,百姓就不用生活中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梁襄说道:“正是如此。”
两人正说话间,郑账房从酒楼里面走了出来,他说道:“小东家,人应该到的差不多了,现在是否开宴啊?”
许淳转头看了一眼炉清楼内,见学子们济济一堂,正互相交谈说着话,看上去只等他进去喊上一声“开宴”了。
许淳点点头,说道:“好,现在开宴,随我进去吧。”
郑账房弓着身子给许淳和梁襄让路,许淳在前面走着,梁襄与他并肩而行,郑账房在他俩身后跟着,三人一起进到了堂中。
许淳刚一进去,堂中国子监的学子们就纷纷回过头来看向他,许淳脸上带着笑,跟堂中的学子们打招呼道:“感谢各位同窗们前来捧场,今日我的炉清楼开张,特此宴请诸位同僚们来此吃拨霞供,希望大家都能吃好喝好,聊得进行。”
伙计们早已经将学子们杯中的酒倒满了,许淳端起酒杯,对着各个学子们举杯道:“我敬各位同窗们一杯。”
堂中的学子们纷纷举杯喝了酒,一同向许淳道声“恭喜”。
敬完了酒,许淳便让伙计们将早已准备好的炉子和拨霞供的锅底端上来,炉子烧得火红,在这深秋里显得格外有暖意,再加上堂内坐着的这许多人,整个堂中热气腾腾,蒸得人十分舒服。
许淳将他们安顿好之后就上了二楼的雅间,他给梁襄、凌思和崔简三人单独留出来了一间雅间。
一进门,凌思正盯着眼前的炉子和锅底目不转睛,崔简对着许淳说道:“你看看凌思,见到你这拨霞供就馋的不行,我看她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凌思扬起手拍了崔简一巴掌,说道:“哪有你说得那么夸张!你不要总是诋毁我污蔑我。”
崔简举起手投降道:“好好好,我不说了,行了吧。”
许淳将椅子往后拖了一下,坐在了梁襄的对面,随后伙计就端着菜上来了,许淳见汤底煮得也差不多了,便说道:“咱们可以把菜放进去煮一煮了。”
许淳没让伙计在旁边帮忙下菜,他吃火锅喜欢自己慢慢煮慢慢吃,更何况是跟朋友们一起吃。
许淳比他们吃得拨霞供都多,自然是负责下菜的那个人,他先将不好煮的莴苣、土豆之类的东西放到锅里煮着,随后才开始放些比较好煮的诸如鸡丝鸭血之类的。
等到拨霞供的汤底煮得咕噜咕噜得冒着气儿,锅里的食材也上上下下翻滚着的时候,许淳说道:“可以开吃了。”
凌思一听,立马就拿起了桌上的筷子打算去夹吃的,她夹到了一小块鸡肉,放到嘴边吹了吹就打算吃,崔简眼角瞥见了她,连忙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说道:“你慢一点吃,再多吹一会儿,万一把你的嘴烫了,看你还吃不吃得下去。”
凌思听了,只好将筷子一些,又吹了好几口,等到确定不会烫嘴时才吃下去,刚一入口,她就从喉咙里发出了一声舒服的喟叹,嚼完了吞下来之后,她才空出嘴说道:“真的好好吃。”
凌思的口味重,爱吃辣的,她吃的是红油辣锅里面的,鸡肉的丝丝根根的肉都被辣锅里的辣油浸透了,吃到嘴里,又辣又麻,甚是好吃。
崔简也吃了拨霞供,品鉴了半晌后,也发出和凌思一样的感叹:“淳哥儿,当真好吃。”
许淳拱拱手说道:“多谢夸奖,说实话,‘好吃’这两个字,我已经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崔简笑道:“淳哥儿,你这还骄傲上了呢。”
许淳笑着没答话,忙着吃东西涮东西。
国子监的学子们开开心心又不花钱地吃了顿拨霞供,吃完之后果然毫不吝啬言语地向人安利。许淳的这波营销又做得十分成功,比之之前在云梦县那时宴请县学的学子们免费吃拨霞供还要轰动,毕竟请的是名动天下的国子监的学子们,这些人中大部分的人都会成为未来大宋朝的官员。
普通百姓便觉得自己能来未来朝中官员吃过的店里吃饭,定然能沾沾他们的福气。百姓们也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们过来,沾沾国子监学生们的读书气息,希望将来也能好好读书,最好能成为国子监的学生。
·····················································
半个月后,辽国的使臣带着给赵越生辰贺礼来了大宋,梁襄早从半个月之前就开始准备接待事宜了,因此接待辽国使臣的时候没出什么问题,顺顺当当地就完成了接待使臣们的任务。
辽国来大宋出使的使臣们的领头人叫松明,松明是个满脸长着络腮胡子的中年男人,四方脸,看上去严肃而又给人威胁感。
进贡贺礼的当日,大宋皇帝赵越端庄地坐在上座,堂中的大臣们位列两边,辽国使臣松明从堂外走进来,身后跟着手里端着给赵越的贺礼的跟随仆从。
松明按照辽国的礼节向赵越行了个礼,赵越抬了抬手让他平身。
松明朗声说道:“此次我代表辽国来给大宋的皇帝陛下送生辰贺礼。”他转过了头,示意身后的两位仆从将手里的东西端上来。
那两位仆从恭恭敬敬地走上了前来,各自掀开了盖在手上的盒子上的布。坐在上座的赵越和位列堂中的大臣们都定睛去看那盒子和托盘上放着的东西。
只见其中一个盒子里装着海东青,那海东青的脚被拴在一根绳子上,看上去凶猛悍勇,但又在被驯养了之后服服帖帖地站立在托盘之上。
另外一个盒子被侍从打开了,盒子里装着一把刀,那刀的名字叫镔铁刀,短短的弯刀之外的刀鞘看上去十分华丽,镶嵌着各种金银珠宝。
松明又朝着赵越行了一个礼,说道:“大宋皇帝,辽国此次为您献上的贺礼有镔铁刀一把,海东青一只,还有鞍勒马两匹,散马一百匹,马匹此时已放在宫城之外由贵国的专人看守。”
····················································
作者有话说:据南宋史学家叶隆礼所著的《契丹国志》记载,辽国给宋朝进献过如下的礼物:“正旦,御衣三袭,鞍勒马二匹,散马一百匹·········国主或致戎器宾铁刀,鸷禽曰海东青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