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回到上京王庭,珺瑶也在随行之中,在伯熤与静女入住瑞王府时,得知消息的仁台赶忙来到了王府。
“仁台参见王妃。”
静女回礼道:“世子爷免礼。世子爷是来找王爷吗?真是不巧,王爷还在太子府悼念。”
仁台眼神认真诚恳的解释道:“启禀王妃,仁台听说此次回到王庭,珺瑶姑娘是跟随您一起回来的?”
没想到仁台竟然因为这个而来,静女微微愣神,不知道应如何接话了。
好在仁台又故意套近乎的说道:“王妃嫂嫂,多年来仁台一直对珺瑶姑娘心存爱慕,只可惜襄王有梦,神女无情,但仁台还是想一试,毕竟人生匆匆不过百年,有想追求的,更应该努力尝试不是吗?”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静女也不忍心不让他与珺瑶见面,再者自己也无法代替珺瑶做出选择。
“好吧,古人道:君子成人之美。不过她现在不在这里,在马场。”
仁台问道:“马场?”
静女点点头,肯定的说道:“是的,等太子殿下的祭祀完毕之后,我们不日就要返回北襄了,珺瑶要为小郡主选一匹小马驹带回去,这是早就答应了小郡主的,所以今天去了马场,你现在去应该是可以偶遇到她的。”
仁台感激的行了一礼:“谢王妃,仁台告辞了。”
驾马来到跑马场街市的仁台,左找右找终于在人堆里发现了那一抹佳人的倩影,他面露欣喜跑了过去,冲她喊道:“珺瑶…”
正在专心为小郡主挑马的珺瑶恍惚听到有人在叫她的名字,她下意识转身一看,发现原来是仁台那家伙,脑仁瞬间感到头疼晕眩。
珺瑶不解这家伙竟然会找到这里来:“你怎么知道我在这?”
仁台嘿嘿一笑,露出了亮闪闪的大白牙:“刚才我去王府找你,但王妃嫂嫂说你在马场,然后我就过来啦。”
“那你干嘛找我?”珺瑶一边调着马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刚才大大咧咧不顾一切的样子瞬间变得有些支支吾吾,仁台挠挠头问道:“那个我送你的画,你喜欢吗?”
对于仁台每个月都会送来的画卷,珺瑶从开始的无奈接下到后来的确佩服其画工精良,语气也没有那么不耐烦了,反而认真的称赞他作的画:“画都欣赏过了,的确很不错,连王妃及几位姐妹也夸赞不已。”
听到珺瑶对自己的夸赞,仁台心中一种叫做快乐的泡泡咕咕的冒起来了:“当不得大家夸奖,还好还好吧。你喜欢,我以后再多给你画几幅。”
珺瑶哪好意思呢:“这怎么能行,你也有自己的事要忙呀!”
仁台不大赞同,摇了摇头温声反驳道:“虽然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是为了在意的人去做事,总能挤出时间来的。”
这话说的在理,珺瑶也不想与他再犟嘴,而且她能感受的到,他是个心底善良的男人。
“谢谢你,出来的时候不早了,我想回去了。”珺瑶望了望天色,在这个敏感的时候,还是乖乖的比较好,她并不想给王爷王妃徒增事端。
仁台心中失落,才见了一会儿面,说了没几句话便又要离开了,两人再相见就不知道是哪一年了。
两人慢悠悠走到王府门口,珺瑶先一步说道:“好了,就到这吧,谢谢你送我回来。”
仁台面露不舍,但仍然表现得很大方阳光的说道:“嗯,期待我们下次见面。”
珺瑶微微一笑点点头:“好,下次再回上京,一定让你请我吃上京各种美味佳肴。”
“好,一言为定。”两人关系的拉近,使仁台升起了希望,或许不久的将来,自己真的能够美梦成真呐。
望着珺瑶远去的背影,他默默盘算着,或许以后对瑞王爷的事情是要多上点心了。
上京瑞王府
午后,伯熤从太子府守灵归来,静女看着面容憔悴疲惫的他,心疼的端上了一杯茶,让他歇一歇:“王爷,今日是为太子殿下守灵的最后一天,我们何时启程回到北襄呢?”
接过茶杯抿了抿嘴唇,伯熤叹了口气说道:“明天我再去给父汗请安,找到时机便提出来,我们一直循规蹈矩,应该不会怎么为难我们的,你放宽心吧。”
听伯熤这么一说,静女终于也把心放进肚子里了,紧接着又将另一件事说了出来:“既然这样,那明日我们一起进宫吧,你去大殿见父汗,我去后宫见母亲,如果有可能,我和母亲在殿内等你相聚。”
回王庭的这些日子,静女跟着伯熤一直忙于太子殿下祭祀之事,都没有去看望母妃,心中万般愧疚,正巧静女提及此事,伯熤也很是感动。
“好,我争取,到时你先去看望母亲。”
静女使劲点点头应了下来,冷不丁的冒出来一句:“其实,母亲一定是很想念你的。”
伯熤难得不谦虚的口气,底气十足的向静女说道:“是,在我心里,我的母亲一直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这一点,静女略有同感的赞叹道:“您说的是,您的母亲值得所有人敬佩和学习。”
第二天,两人一同入宫,伯熤一番唠叨后便放静女前去给母妃请安,自己则前往大殿。
“儿媳拜见母妃,母妃安好。”静女缓缓走去殿中盈盈下拜。
端坐上方的丽人娘娘看到自己可心的儿媳来看望她,自然心中欢喜,只不过如今时机场合都不对,自然不能招人闲话,以免引起汗王的怀疑。
“我的儿,快起来,来,到我身边坐下。”差人把旁边的坐垫挪到自己身旁,摆手叫着静女凑近来。
对于眼前的女人,静女真心敬佩,真心感恩于她,敬佩来源于身为女子身处于这个时代的不易,仍能方寸不乱坚忍不拔,感恩则来源于自己身处异国他乡,却得眼前女人如女儿般的疼爱与信任。仅凭这两点,静女暗暗发誓会对伯熤的母亲好好照顾。
“母妃,真是对不起啊,如果不是因为事出突然,太过紧急,使的我们仓促出发,我们就会把孩子们带上一起看看您了。”
虽有遗憾,但丽人是顾大局之人,为了长远打算,再失落也只能自我安慰:“我明白,如今这王庭太复杂,上京不太平,怎么都让人胆战心惊,我呀也就只有躲在这小佛堂里安稳度日,别人也不会来找我的麻烦。你们呢,有你们自己的大事去做,所以不必担心我,等将来一切尘埃落定,我这老太婆就好好带带我那可爱的孙女孙子们。”
伯熤的母亲是顾全大局之人,连冷静自持的静女听得心都柔软了许多,想到了什么似的,亲昵的说道:“母妃,以后儿媳让您孙女来陪伴您如何?那小丫头整天蹦蹦跳跳,上树下海的,让她到您身边给您凑趣玩乐。”
一听这话,丽人娘娘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姑娘笑着朝自己跑来,猛的钻进了自己的怀里,调皮的和自己玩笑着,想想那画面就很美。
“好,我等着你们再次回来!”一语双关,静女明白其中之深意。正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就听外面侍从报瑞王爷到。
“儿臣拜见母妃,母妃安好。”一进门,伯熤便深深跪下向母亲问安,语气中饱含着想念。
看到近在眼前的儿子,丽人娘娘激动万分,拿着佛珠的双手微微颤抖着,嘴唇蠕动着,好像想说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母子二人均未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对方,眼神做着无言的交流。
目睹这温馨感人的情景,静女眼角莫名流出了一滴眼泪,她不动声色的擦了去。但心里仍然忍不住去想,若有一天,自己终于与亲人们见面,是不是如眼前一幕相似呢,自己又该做出怎样的抉择,何去何从呢。
静女努力平复了下自己的心情,她突然觉得应该给这对母子单独的空间,于是向寝殿内的侍婢使了个眼色,侍婢们会意,立马与静女悄悄地离开了殿内。
“母妃,您还好吗?”伯熤审视着自己母亲的面容,关心的问道。
丽人娘娘投给他放心的眼神,和蔼可亲的说道:“你放心,母妃身体好着呢。”
听到母妃亲口回应自己,伯熤也就放下心了。
“伯熤,你的王妃真的不错,我很喜欢,看来你也很喜欢看重她。”多年来静女的表现,其实丽人娘娘多少还是能听到一些的,而且即使不用听说的,当年在上京与自己相处时间虽然不多,但一个人的品性教养如何,自己也是阅尽千帆之人,自然能从她的眼睛中看出来,可静女的眼神中带着那股纯粹自然,让她对这位儿媳很有好感。
母妃对静女夸赞不已,伯熤也在一旁说着多年来静女对自己的帮助以及辅助自己调养身体。
儿子的身体一直都是丽人娘娘的心病,现在乍一听说正在恢复当中,自然更对帮助儿子的静女添了好多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