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掌
白遥2021-07-03 21:053,028

  丽人放心的点点头,眉眼舒展:“如此说来,你身体恢复便指日可待了。”

  伯熤回道:“是,请母妃放心吧。”接着想到今天的局势,斟酌一下说道:“母妃,如今兄弟们都得到了父汗的允许,很快就要离开王庭回到各自的部落去了。”

  “这也是为了给皇太孙铺路啊!”根据汗王最近所做的一切,丽人冷静分析道。

  “刚才我已去见父汗,父汗已允许我返回藩地,稍后回去,估计就要简单收拾启程了。”伯熤将刚才面见父汗的对话告诉了母妃,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之情。

  丽人清了清嗓子,她知道现在不是直抒胸臆的时候,便对伯熤说道:“既然你父汗已允许,那就即刻启程吧,多再上京待一天就会有一天未知的危险。”

  伯熤点头称是,临别之前,又向母妃行了大礼,恋恋不舍的离开王庭了。

  诸位藩王离开,王庭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是这会不会是暴风雨前的架势呢!

  此时的伯熤与静女,也在回程的途中,静女偷偷的瞟了一眼从上车就一直沉默不语的伯熤,又一会儿,好奇的问道:“王爷,在想什么呢?”

  伯熤缓缓睁开眼眸,清亮有神的目光与之前在王庭老实懦弱的样子大相径庭,这要是汗王看到了,大概会惊得掉了下巴。

  “如今皇太孙上位,看他性子倒是随太子殿下,武力卓越,但其他还稍欠火候。”

  静女这时想到了两个人,又提醒道:“虽如此,可是那天去太子府吊唁,跟在皇太孙身后一左一右的两个大臣,我瞧他们那严肃不可冒犯的样子,可不是什么善茬。”

  提到那两个大臣,伯熤解释道:“两位大臣是父汗在早些年派给皇太孙的,主要负责辅助皇太孙的。”

  经伯熤一解释,静女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由得发出感慨:“可叹父汗良苦用心呐!”

  北襄境内

  回到藩地后,在伯熤的授意下,静女下令:非必要情况,禁止王府上下人员随意出入。

  这天晚上,哄睡了儿子,又看了女儿后,静女刚回到自己的寝殿,便看到伯熤已稳稳的坐在榻上喝茶。

  她笑着走过去坐在他对面:“不是说今天不过来了吗?”

  记得晌午的时候,伯熤差人告诉她,今晚会在书房歇息,便没有多说什么。

  伯熤拿起桌上的奏折朝静女晃了晃,嘲讽的说道:“你看,这些王爷们一回来就像撒了欢一样,也不动脑子想想父汗是谁,论权谋之术可谓望尘莫及呀,他们简直是作死的节奏!”

  电光火石之间,静女试探性的问道:“难道是藩王们发来的?”

  看到伯熤点头,静女目光惊讶,心想:大家都按捺不住了嘛!

  拿过伯熤手中的奏折,静女认真的阅览着,果不其然。真不知道,远在王庭的汗王要是知道了,这宁静平和的背后又会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呢?又会祸及多少人呢?

  “王爷按兵不动方为上策。”

  “你说的在理,我们是在打一场持久战,忍到最后,才能胜利。”已经谋划了这么多年,擅长忍耐的伯熤并不在乎“等”这个字,他要光明正大的坐在王庭大殿之上,赢得无上的荣耀。

  坐在一旁的静女想着鼓励伯熤一番,便笑着与他聊起了史书典籍:“王爷可知有一个典故,叫卧薪尝胆?”

  作为汉文化爱好者的伯熤,这并不能难倒他,一张口便侃侃而谈:“春秋战国的时候,吴国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不听大臣的劝告,仓促应战,结果被吴军杀得大败。吴王夫差本打算杀死勾践,彻底消灭越国。在危急关头,勾践派人带着珠宝美女去见夫差,表示愿意投降,后来,勾践夫妇就被吴王夫差带回吴国,夫差命令卫兵看守,勾践住在潮湿的石屋里,每天打扫马厩,管理马匹,他安分守己、显示出了对吴王无限的忠心。渐渐地,吴王夫差对勾践放松了警惕,觉得勾践很听话,便把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以后,总结自已失败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强国的措施。他不再过奢侈的帝王生活,他自己住在一间茅屋里,睡在柴草上,在头上吊一只猪胆。每天,鸡叫头遍,勾践从床上坐起来,头就碰着猪胆。胆是很苦的,但勾践咬紧牙关,尝了一下苦得要命的胆汁,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志气。而后勾践在深山挖通大洞,白日士兵下田耕种,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晚间进入山内,连夜操练,不畏严寒。这才有了后来的隐忍勃发,一举歼灭吴国,统一霸业。”

  静女这时补充道:“不仅如此,勾践回国后,发布了“十年不征税”的命令,使百姓家里都有余粮。而吴国却处于江河日下的境况,吴王夫差自不量力,到处征伐,国力渐渐衰弱了,平日还过着花天酒地奢靡的生活,甚至杀掉了不少爱国忠臣。正是这个时候,勾践才可看准时机,统率五万越军,向吴国发起进攻,攻下了吴国的国都姑苏,报了当年俘虏之仇。”

  “说的对,如今处境就像越王勾践,要谨小慎微,忍一时风平浪静。”一番讨论之下,伯熤仿佛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和理解。

  可一会儿,他却又愁眉不展,静女看到他皱眉,不知所以的问道:“刚才还豁然开朗呢?这又想到什么了?”

  伯熤将自己内心的烦心事说了出来:“我只是想到越王勾践能从山洞里操练士兵,可咱们并没有由头,如果贸然开辟土地建造,势必会引起父汗的疑心。”

  想做但不知如何开始,这也好说,起码已经有了大概的规划。静女一阵冥思苦想,随后“呀”一声,建议道:“既然担心父汗起疑,那不妨大方禀告,就说我们要在北襄为太子殿下建立长生天纪念碑,已感念太子殿下生前恩德,全此生兄弟之义。”

  伯熤一听这计划,剑走偏锋,甚感不错,相信父汗听了都会感到欣慰。念及此,他庆幸的对静女叹道:“还好有你在我身边。”

  “我相信你,伯熤。”静女不知道这个时候能帮他什么,但必须支持勉励的话还是可以说说的。

  伯熤亲昵的拍拍她的手,将她轻轻拉进怀里,静女默默的感受伯熤温暖的怀抱,忽然感觉踏实极了,这些天忙里忙外,她都没能睡好一个安稳觉。

  翌日,伯熤将想为逝去的太子殿下修建长生天纪念碑之事呈报给了汗王。果然不出夫妻二人所料,汗王接到奏报后,龙颜大悦,登时准奏并因此赏赐了许多稀奇珍贵物件。

  在驿站大臣快马加鞭下,很快这份准奏的文件便送到了伯熤议政厅的桌子上,盯着这份奏报,仿佛心中的那股埋藏的洪荒之力即将要爆发出来了。

  “各位爱卿,父汗已准许本王为仙逝的太子殿下修建长生天纪念碑,以做缅怀。此事就交由尔等准备布置,手绘地图规划完成,待我批准后,便可进行实施。”

  “是,臣等遵旨。”这是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众人皆不敢怠慢,伯熤一声令下,纷纷起身恭敬的回道。

  “好了,大家都去忙吧。”

  待众人散去,伯熤转头向站立一旁的都拉吩咐道:“都拉,去将奉恩将军车臣叫来。”

  “是”

  都拉的效率永远都是那么快,这不,刚说完没多久,就带着车臣来到了议政厅。

  “车臣参见王爷。”一身戎装的车臣莫名的带到了议政厅,要知道议政厅可都是级别极高的领导层次的见面。王爷突然的一传唤,猜测到估计有任务交给他,立刻感到有些兴奋和激动。

  从恩和金大叔那里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已经有一些时日了,他观察了车臣这小子许久,认为的确是可造之材,所以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磨炼他,希望他能更好的为自己所用。如今,倒真的是派上用场了。

  “车臣,本王如今要交代你去办一件事情,此事非常隐秘,希望你能得本王的信任。”

  竟然猜对了,真的是派自己做事的,而且听这话的意思,还不是小事儿。车臣立马表忠心的跪下行礼发誓道:“臣定为王爷死守秘密,行事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听到这话,伯熤满意的点点头,走下台扶起他,询问他:“关于北襄要为逝去的太子殿下建立长生天纪念碑之事,你可听说?”

  说起这事儿,在来的路上,都拉倒是与他说了两句:“是,臣听说了此事。”

  “嗯,那如果我告诉你,为太子殿下修建长生天纪念碑是为了在地宫内方便操练士兵,有朝一日一统天下,你觉得是否欠妥当,可为大逆不道呢?”

  这下愣是让从小胆大的车臣呆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听到的会是这样的,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样大胆近乎于谋逆的事情竟然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无任何怀疑的告诉了自己。

继续阅读:第三十九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帝王宠:娘娘不上道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