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明蓁收到郑家报平安的来信之后,就让人送去了嘉临关。
虽然她一直有让人把郑家的消息送到嘉临关去,可就算那些消息说得再详尽,还是比不得郑勇他们亲手所写的只字片语。
收到郑家的来信,舒明蓁倒是想起了郑祺和郑瑞。
他们俩如今都跟在钟离修身边,是钟离修的亲卫。
如今他们对钟离修可崇敬得很,钟离修说话比她说话管用。
这两个表弟,先前在家的时候也是比较让家里人头疼的,北上之后倒是好了很多,从没闹过一点性子。
行军路上很苦,他们又是生长在南方的,舒明蓁免不得要格外再多关心两分。
尤其是先前有人染上了风寒的时候,她还给他们一人送去了一点灵泉。
不知是那两小子确实比较抗造还是因为灵泉,当时有不少生长在北地的人都病了,他们俩却没有任何问题。
攻打青云城的时候,舒明蓁和钟离修都压着没让他们去,他们毕竟加入军营的时间有限,冲锋陷阵她暂且不想让他们去。
那也是因为青云城本就不难攻打,二十余万人本就只用上了一部分。
若是之后和朝廷交手,或是之后有什么大部分兵力都要派上的情况,舒明蓁就不会再压着他们了。
这两个表弟比舒明易听话不少,到现在舒明易还时常写信来闹着要上战场。
每次收到舒明易的信,舒明蓁都不是很想打开。
舒明易的信每次都是差不多的内容,闹着要来战场。
舒明蓁每次的回信也是差不多的内容,让他趁早洗洗睡,别做那些不可能的梦。
舒明易不仅仅只烦舒明蓁,自打他知道二哥跟着容惊羽一同上战场之后,他就连舒明泽也没放过。
虽然他知道舒明泽跟着也不过是军师一样的存在,几乎不会亲上前线。
可舒明易就是故意当做不知道,不停地闹腾。
直到舒明蓁递了信回去,让看着舒明易的武师傅稍微练狠一点之后,他的信就少了许多。
哪怕舒明蓁非常希望这乱世能够趁早结束,可她还是清楚,要结束乱世,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没有几年时间,这乱世怕是结束不了。
魏王那边清楚的知道冬日没法行军之后,就干脆开始征兵。
容家军这边的动向,魏王那边也能收到消息。
在容家军和张成联合之后,他在奉天城也很快收到了消息。
张成和容家军的联合魏王阻止不了,魏王不是没有试图招安那些小的反叛势力,就连张成和刘胜那先前也送去过信。
可不管是张成还是刘胜那,始终都是杳无音信。
直到刘胜死了,张成那边依然没有回音。
至于那些小的势力,不是学着张成他们一样当做不知道,就是狮子大开口。
朝廷选择招安他们,不过是看在他们勉强还有用的份上,可不是为了给自己找个祖宗供起来。
那些人看不清自己的位置,魏王就没再搭理他们。
之后还有人又送过信来,问魏王对他们的要求考虑得如何。
魏王收到那些人送来的信,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朝廷如今危难,一群不知所谓的东西就开始蹬鼻子上脸了。
他们那些要求,魏王一个都不想答应。
魏王要他们是为他所用,这些参与了反叛的人,就算暂且为他所用了,之后肯定也是要处置的。
都已经走上了反叛之路,就别想着还能活下去。
一向比较好脾气的镇国公,在看到那些人的信之后,也被气得不轻。
他原以为魏王脾性不好,才没搭理那些人,还想劝魏王顾全大局。
可当他看到那些人的信之后,镇国公就觉得他们压根不值得拉拢。
有些人手底下才不过两三千人罢了,就敢在朝廷面前大放厥词,当真是不知死活!
镇国公在心里狠狠把那些人都记了一笔,等之后冬日过去了,迟早要和他们算账。
招安的路行不通,只有二十余万人对上容家军,显然是不够的。
魏王只能选择征兵,大顺的兵役没有前朝那么厉害,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服兵役徭役。
大顺重文轻武比较严重,兵力也没有前朝那般多。
往常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兵力太过强盛,但皇家手中却没有多少能够直接掌控的兵权,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但如今到了要用兵的时候,才意识到大顺的兵将确实是少了些。
其实若是能把其他地方的边军也都调集起来,哪怕是没有嘉临关的边军和西北军,也能凑齐百万兵马。
可边军不能动,不管是哪的边军都不能动。
大顺先前强盛的时候,周边那些效果就蠢蠢欲动。
若是在大顺动荡的时候去调动边军,那些人绝对会趁虚而入。
君不见,容盛就算是早饭,也还留了近十万的边军驻守嘉临关。
他们想要改朝换代,但也决不允许外敌趁虚而入。
虽然太子给了魏王极大的权利,允许他调动天下所有的兵马。
可天下兵马六成都是边军,那些人都是不能动的。
哪怕只是抽调极少的一部分,都需要慎之又慎。
调不动兵力,魏王只能选择强行征兵。
一时间,奉天城和周边几座城池的百姓再度遭殃。
他们勉强暂且躲过了赋税,让家里人不至于在来年饿死,可如今朝廷又开始强行征兵,同样也是逼着人去死。
朝廷先前征兵,是十六岁以上的男丁。
这一次魏王征兵,直接把年纪降到了十三岁。
十三岁以上的男丁,七成都被魏王的人强行带走。
寻常年间,那些家中的独子朝廷是不会要的,可如今魏王不管那些了。
只要是四肢健全的,哪怕脑子稍微有点不好魏王都让手下强行拉走了。
那些脑子不好的做不成什么大事,可冲锋陷阵的时候总要有人在前头,那些人是最容易死的。
其他的士卒都避之不及,可那些人会更好处理。
得知魏王在大肆征兵,容盛难免有些担忧。
魏王大肆征兵,补充了兵力的同时,也给百姓带去了更为深重的灾难。
本来就有不少百姓参与叛乱,那些尚未参与叛乱的,不过是觉得自己熬一熬还能活得下去。
可如今魏王大肆征兵,那些原本觉得自己熬一熬还能活得下去的百姓,也算是被切断了生路。
舒明蓁听到魏王那边征兵是十三岁以上的男丁之后,顿时就觉得不妙。
魏王征兵其实暂且也影响不到他们这来,舒明蓁也不知道自己那不祥的预感到底是哪来的。
直到两日后她收到嘉临关加急送来的信,她终于明白自己那不祥的预感是怎么回事了。
舒明易不见了。
原本在嘉临关的时候,舒明蓁一直让让人重点看着舒明易,就是怕他闯祸。
魏王那边征兵的年纪降到了十三岁,舒明易也是因此越发动心。
他知道,舒明蓁一直压着他,不过是觉得他年纪太小了。
虽然他如今也还没有十三岁,但也就差那么一点点了。
舒明蓁在收到舒明易失踪了的消息,第一次起到头都疼了。
在这乱世还敢乱跑,又是人生地不熟的,舒明蓁感觉自己摊上他都得少活几年。
但不管在怎么气,人丢了还是得赶紧找。
可消息都已经送到她手上来了,舒明易肯定已经在路上了。
舒明蓁没让人大肆寻找舒明易的踪迹,担心他在躲藏中在出点什么别的岔子。
但这事儿她给记下了,等找到了舒明易,她非得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痛苦。
仅凭着头脑一热就敢在不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私自偷跑,一点都不考虑后果,她这次非得让他彻底长长记性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