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舒明蓁和钟离修,郑小云和舒武显然放松了些。
别的没什么可说,两个孩子多少还是能说上两句的。
“亲家快别这般说,谨之可当真是个极好的孩子。”
蒋氏点头,脸上还是挂着和煦的笑意。
她自然不会觉得自家孩子哪里不好,但就初次会面来说,她对舒明蓁也确实是满意的。
从前不在乎谨之时罪臣之后,如今愿意在乱世和谨之成亲,陪着他造反。
光是这两样,蒋氏就可以说几乎是找不着更好的了。
她不得不承认,钟离家的人虽然在寻伴侣的时候都很倔,但却总都是能寻着极好的人。
蒋氏轻轻拍着舒明蓁的手背,舒明蓁依旧还是垂着头。
她实在是不大擅长于长辈打交道,从前是,如今也是。
除了家里人以外,舒明蓁几乎也不怎么接触长辈。
蒋氏和林氏如今虽然也算是她的长辈了,但她总还是陌生的,对于她来说,这俩人其实都只是初次相见而已。
钟离修察觉到舒明蓁不大适应,赶紧上前解围。
“祖母,如今这外头寒风大,还是快些回去吧。”
蒋氏笑着点头,钟离修的用意很好猜,先前自己这不开窍的孙子,如今也算是终于开窍了。
知道疼媳妇,总比先前跟块木头似的好不少。
从前林氏给他相看的时候,他有一次甚至刚从校场回来也不收拾就去了宴会。
别说是那些闺阁千金,光是她都瞧着埋汰。
那时的他压根不开窍,也不把相看当回事,林氏压着他定亲,他为了不让林氏念叨就应下了。
蒋氏也知道,那时候谨之连对方是圆是扁都不记得。
钟离家男子成亲,极少出现谨之那般定了亲也不生情愫的,蒋氏原还担忧他们婚后会过不好日子。
可后来总是赶不上变化,先前生不出情愫的那位姑娘,最终还是没有和谨之修成正果。
蒋氏有时想,其实也不算是坏事。
与其成为一对怨偶,倒不如最开始就不要凑到一起。
蒋氏从前也劝着林氏,可她那个儿媳也是个执拗的性子,生怕谨之在战场上出点什么岔子没有后。
也不怪林氏想得多,从前的钟离一族,确实有不少人年纪轻轻就丧命沙场,并无后人。
钟离修的堂弟堂妹们没有跟着蒋氏和林氏一起,他们要稍微晚上两日。
时隔三年多重逢,林氏和蒋氏除了最开始打量了一番钟离修以外,其余时间关注都放在了舒明蓁和她家人身上。
钟离修担心的那些事全都没有发生,祖母和母亲谁都不曾怪罪他,甚至可以说谁都没怎么在意他的存在。
有些无奈的同时,钟离修也松了口气。
他只是也会有点不厚道的想,这番还得多亏了明蓁。
怎么说呢,一个不大合时宜却又贴切的形容。
死道友不死贫道。
明蓁显然也是不大善于应付长辈的,他其实也一样。
见她被祖母牵着,问着北上这一道可还顺利,旁敲侧击地打探着着他过去那三年多的生活。
舒明蓁几乎是问一句答一句,舒家人都快有些看不下去了。
她这般模样,倒是让舒家人有了点不好的回忆。
从前和赵思源还没退亲的时候,她就是这般性子,略微有些木讷。
自从先前大难不死之后,倒是好上了许多。
舒家人更希望舒明蓁一直是如今的模样,虽然同样让人头疼,但却让人放心很多。
蒋氏八面玲珑,一道上舒家人谁也没落下,挨个问候了。
小鱼儿和小豆子他们三个小孩没让跟着出门,这寒冬腊月的,北风凛凛,若是冻坏了可不好。
蒋氏和林氏刚进正屋,小鱼儿就立马迎了上来。
“曾祖母!”
小鱼儿扑进蒋氏的怀中,蒋氏连忙抱住她。
扑的时候小鱼儿还是注意了的,没有用太大的力,不至于让蒋氏站不稳。
饶是一派风轻云淡,当做先前苦难都没发生的蒋氏,此刻也难免红了眼眶。
小鱼儿扑在蒋氏的怀中放声大哭,林氏也跟着在一旁抹泪。
舒家人面面相觑,没人上前打断。
先前舒明蓁大致也把钟离修家里的事告诉过家人,郑小云和舒武其实也很心疼钟离修。
自打知道钟离家那些变故之后,小鱼儿在舒家受到的关怀就越发多了起来。
家中出事时小鱼儿才六岁,还是懵懂的年纪就遭遇了那么大的变故。
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夜长大的何止钟离修,小鱼儿也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懂事了很多。
她从没把自己心中的那些压抑在钟离修这个叔叔面前显露过,哪怕她小,也清楚钟离修也很艰难。
可再怎么懂事,她也不过是个才九岁的孩子。
三年多未见,好不容易再度见到了其他亲人,她再也压抑不住那些思念和惶恐了。
小鱼儿和家里人重逢,舒家人都默默站在一旁,谁也没上前劝慰。
遭遇了那么大的事,早该好好哭一场才是。
另一边,舒明蓁和钟离修倒是想上前劝慰,如今在场的最合适的也就是他们俩。
他们俩用眼神推脱,都希望对方去。
不管是舒明蓁还是钟离修,都不是多么擅长安慰人的性子。
最终,舒明蓁拉下脸给了钟离修一个让他等着的眼神,还是上前了。
舒明蓁将手搭在小鱼儿背上,轻抚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小鱼儿。
“小鱼儿,重逢是好事,可别一直哭,仔细伤了身子。”
另一旁,舒明萱也跟着不住点头。
她和小鱼儿关系最为亲近,早想上前安抚,是郑小云拉住了她。
小鱼儿跟舒明蓁一直都谈不上多么亲近,只是先前那么久的相处,还是让小鱼儿养成了听她话的习惯。
她慢慢冷静下来,不再哭得上气不接下去。
蒋氏依旧揽着她,眼神满是慈爱。
先前钟离修也找到了另外一个小辈跟在她身边,但重孙辈的孩子,小鱼儿还是出事之后她见的第一个。
小鱼儿是重孙辈最大的孩子,当初定北侯府出事时也才六岁。
当初事发突然,甚至都来不及把几个孩子送走。
重孙辈的孩子年纪都那般小,甚至还有尚在襁褓中的。
家中一经变故,几乎都寻不着了。
蒋氏在梦中都惦记着那几个孩子,不知他们是否都还好。
尽管她也知道,哪怕是还活着,大抵也好不到哪去。
找到小鱼儿的事儿钟离修先前就跟蒋氏在信中提起过,那时她得知小鱼儿是在青楼找到时,眼圈都红了。
小鱼儿才多大的孩子,就被那群人给送到青楼去了。
蒋氏不敢想,若非误打误撞间被舒明蓁给寻着了,她那重孙女儿得遭多大的罪。
她揽着小鱼儿在正屋上首坐下,林氏还在擦拭着眼泪。
林氏早先知道找到了小鱼儿,就一直惦记着。
她孙辈只有两个,除了小鱼儿以外,另一个在定北侯府倾覆那一日就不知所踪。
小鱼儿是在降罪圣旨下来之后,和她们一同被送入了教坊司的。
可在教坊司内,她还没等寻到人,就已经分散开来。
小鱼儿是一年多以前才寻到的,不知道先前的那两年多她一个小人儿是怎么熬过去的。
光是想想,林氏就感觉自己心都要碎了。
蒋氏见林氏还在哭,只能出声安抚。
“雅澜,方才明蓁才说重逢是好事儿,既然是好事,那就该高高兴兴的,你瞧瞧,咱们小鱼儿都没哭了!”
林氏连忙笑着点头应下。
“正是正是,是我想岔了,竟还比不上小鱼儿一个孩子了。”
林氏再度拭了拭眼角,可算是没有再继续哭了。
舒明蓁和钟离修悄悄对视一眼,显然都松了口气。
蒋氏瞧见这一幕,心头十分熨贴。
这样的场景,这几年她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