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明蓁一家子到郑家的时候,钟离修已经在郑家堂屋等着了。
舒家人完全没想到,钟离修竟然会到郑家来,先前他并没有提起过。
钟离修会到郑家来,倒是想了好几日。
他和舒明蓁并没有成亲,过年的时候还是不便上门,只能在正月初一各家拜年的时候,早早去一趟。
但到底是定了亲的,他又没有其他亲人嫁身边,上门其实也没人会说什么。
钟离修知道舒明蓁不是个喜欢节外生枝的,他也一样,可他还是想和舒明蓁一起过年。
原本他总以为日后会有机会的,可如今朝廷看似平静的底下已经是风月飘摇,他也不知道下一个年是否还能好好过。
思来想去之后,他最终还是决定来郑家。
在大河村几乎所有人都认识他,哪怕不会说什么难听的话,但闲话还是会不少。
但在郑家这边,郑家知道他和舒明蓁定了亲,他上门来肯定不会有一间,村里的人也不怎么认识他。
正好合适。
舒明蓁看到钟离修在的时候,脑子空白了那么一瞬。
她一直都以为钟离修在周家酒肆,就算他现在在去往西北的路上,也比出现在郑家让她觉得更加真实。
钟离修对西北的重视都是写在脸上的,近些日子一提起,嘴里三两句话就离不了西北。
舒明蓁能猜到原由,自然也会当做什么都没察觉。
很多事情她能猜得到,但却不想插手其中。
钟离修的事太复杂,她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护好每一个家人。
舒明蓁看到钟离修的时候,脑子差点打结,但郑小云可高兴得很。
女婿上她家来,那就是重视啊!
昨儿拜年也是一大早就来了,比起那个整天闭门不出的赵思源,不知道好多少。
“钟离来了啊,真是好孩子!”
“怎么来的这么早,路上挺冷的吧?”
郑小云以为钟离修是从镇上赶来的,但实际上钟离修初一拜完年之后就留在了大河村的房子里。
“走过来倒是不觉得冷,多谢婶婶关心。”
郑小云越发觉得满意,钟离修是有懂礼的好孩子,还愿意迁就蓁蓁,她是挑不出什么不好的来。
舒明蓁寻了个角落刚要坐下,郑小云就眼尖地看到了。
“蓁蓁,坐到哪角落里去做什么,都没什么热气了,快来,坐到娘身边来。”
郑小云就坐在钟离修身边,现在又把舒明蓁叫过去,那点心思太明显了些。
“娘,我不冷。”
郑小云装作不高兴。
“怎么可能不冷,快些过来,方才坐牛车过来,还是一身寒气呢,可别着了风寒!”
舒明蓁知道原主格外容易风寒,每次风寒了都非常折腾。
虽然她有灵泉,没那么容易生病,但有些事儿舒家人早已认定。
郑小云一提起风寒的事儿,不止是舒家人附和,郑家人也站在了郑小云那边。
舒明蓁没法子,只能选择妥协。
钟离修是先来的,又是头一次上门做客,郑家人把最好的位置让给了他。
舒明蓁一靠近,郑小云果然又往旁边挪了挪,舒明蓁的位置就加在了郑小云和钟离修之间。
她坐在郑小云安排的位置上,因为隔得够近,她甚至能看到钟离修耳后热出来的汗。
他常年习武,比其他人耐寒些,坐在火盆旁边只觉得热得慌。
偏生不管郑家人还是舒家人都是好意,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他。
这样冷的冬日,最靠近火盆的位置自然是最好的。
舒明蓁偷笑,常年习武的钟离修也是耳聪目明,一下就察觉到了舒明蓁偷笑一事。
见她的目光时不时往自己身上瞥,还总是落到他汗湿的鬓发上,他就知道她是在笑话自己。
钟离修心中也十分无奈,郑家人和舒家人的这番好意,他有些消受不了。
若是个炭盆说不定还好些,可偏偏是个围起来的火盆,热得很。
他满身的汗水,鬓发都湿了,贴身的衣物也湿了不少。
在这寒冬腊月的,他倒是把一身都给汗湿了,说出去谁能信。
发现钟离修处境的不止是舒明蓁,还有一直就跟在她身边的阿梨。
阿梨和火盆之间还隔着一个舒明蓁,可还是觉得有些热,钟离修有多难熬想也知道。
但她和舒明蓁一样,都是个乐的看笑话的。
再者都已经出了那么多的汗,若是突然换远些吹了冷风,保不齐还会风寒。
虽然不管是阿梨还是舒明蓁都不觉得他会这样脆弱,可还是觉得钟离修如今的模样分外好笑。
最终解救钟离修的,还是外公郑勇。
他也算是半个练家子,哪怕是不跑镖了,这些年的锻炼也没少。
哪怕是寒冬腊月,他也不会一直坐在火盆旁边,最多就是刚从外边进来的时候去去寒气而已。
钟离修刚坐在那的时候,他没意识到什么不对,近些日子太冷,有人门上拜年都恨不得坐在火盆里边。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郑勇还是注意到了钟离修坐立难安。
那时他才想起这个外孙女婿是个猎户,还是能一个人打死三头野猪的猎户,肯定也是有些身手的。
他上了年纪都坐不住,更别提他一个年轻孩子。
郑勇让自己孙女跟钟离修换个位置,她也没多想,爷爷让她做她就做了。
火盆旁边那样的好位置,她巴不得呢。
侄女儿想和蓁蓁多聊聊,有些日子不见了,郑小云也没多想就准备起身,但钟离修明白过来,率先起了身。
郑小云总觉得有些不对,但又看不出来到底是哪里不对。
舒明蓁看着钟离修慌忙离开,只觉得好笑。
他若不来走这一遭,也就不用遭这个罪了。
舒明蓁是半点都不心疼钟离修,左右都是他自己挑的。
郑小云有心想让女儿和未来女婿多相处一会儿,可这天寒地冻的,她也不能让两人出门去。
若是一个不好得了风寒,那可就折腾了。
风寒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病起来也够折腾的。
郑小云还在惦记着舒明蓁和钟离修的事儿,但坐在她身边的舒明蓁却当真和表妹开始聊起首饰来。
表妹说着什么样的首饰好看,舒明蓁又说着琳琅阁近来又出了什么新样式的首饰。
琳琅阁虽然才开了几个月,但镇上的人家都知道琳琅阁的样式是最新颖的。
琳琅阁的东西比寻常的首饰铺子更贵,但里边的东西确实都是不可替代的。
上门拜年的礼物,舒明蓁也给郑家的女眷各自准备了一份首饰。
给几个舅妈的都是一个银镯子,分量不轻,款式也不错。
几个舅妈的礼物都是一样的,表姐表妹的也都一样,但她们准备的是一根银簪子。
舒明蓁不是送不起更好的,但首饰就是为了佩戴,她若是送那些金玉的,寻常时候根本戴不出去。
就连刚三岁多的小侄女儿,舒明蓁同样也给准备了一对小银镯子,小侄子们她送的都是长命锁,不算大,不会压着。
就舒明蓁这些东西送下来,都比郑家一年的嚼用都多。
但在年节把礼物推来推去的也不大好,郑家人就都收下了。
他们也都清楚,舒明蓁如今不缺这些。
舒明蓁其实也提过,若是寻常有什么喜欢的,也可以上她那去看看,但郑家人一次都没有去过。
她有家铺子的事儿,她几个姑姑也知道,她们很少去镇上,去了镇上就都去她店内看过。
原主跟她几个姑姑向来没什么往来,她们去了的时候,舒明蓁也是让人送了样式新颖些的木簪。
钟离修悄悄听着她们表姐妹的话,突然想起他娘亲曾经给他的镯子。
不知那镯子戴在舒明蓁手腕上,会是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