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盛的心中,其实也已经有了偏向。
成日在他身边的容惊羽自然能看出父亲的动摇,他立马添柴加火。
那些叛军送来的信,他也知道,那些叛军着实是猖狂了些。
容惊羽非常担心容成蹊的身体状况,可若是父亲当真下定了决心,那最重要的就是先把祖母和弟弟救出来。
在察觉到自己父亲开始动摇之后,容惊羽其实就已经让容家的部下开始准备起来了。
他还特地把消息悄悄透出去了,确保钟离修能够收到消息。
钟离修那边也确实收到消息了,只是他还在犹豫要不要马上到北境这边来。
他的人几乎也是在北方,可若是他如今到北方去,舒明蓁应当是不会跟着他一起。
舒明蓁的亲人都在南边,她就算是要掺和进去,可能也更愿意待在南方。
他和舒明蓁之间并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但一日日的相处之中,还是让她再自己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离开临安,他就会担心舒明蓁。
尽管他知道,舒明蓁并不需要自己照顾,他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但他还是担心。
担心这种事,并不是能由着自己控制的。
南北都乱了起来,所有百姓都在为自己的安危担忧,舒家人和郑家人也不例外。
在这个时候,临安已经不合适待着了。
两家都在商议着,要不要暂且离开临安。
如今都讲究一个安土重迁,可战乱时期,由不得他们。
安阳城地处富庶之地,战火蔓延过来,那必定是多方相争。
郑勇希望两家人都去南疆,到了这个地步,原本不怎么安定的南疆相比之下反而要更好一些。
南疆他曾去过几次,那边的人排外,部族之间纷争也多,但如今已经不是能够挑三拣四的时候。
天下已经乱了起来,眼瞧着就是烽火四起,继续待在临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卷入其中。
他们都只是小老百姓而已,卷入那些斗争之中,不一定还有性命能活下来,更别提还要保全家人。
郑勇的打算两家人都没什么意见,去南疆确实是如今最好的办法。
舒明蓁先前那些人,也有很多人是往南疆去的,也算是跑熟了道。
对于家里人打算去南疆,舒明蓁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只是她自己,她还在犹豫。
她清楚,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保全好自己的家人。
可她的心里同样还有另外一个念头,她想去北边。
和钟离修一道去北边。
她很清楚,自己这个念头是疯狂的,北边已经是烽火四起,虽然还没有特别强大的叛军出现,但已经乱得彻底。
朝廷派去镇压的军队,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她若是说她自己现在想去北边,她家里人一定会反对,并且会想尽办法阻止。
但钟离修去北边,她也不会安心。
战场上刀剑无眼,如今的条件有限,可能很多能够避免的事都会变得无法挽回。
容惊羽让人把消息透出去,其实也是在等着钟离修的消息。
定北侯府虽然倒了,但定北侯府那些忠心耿耿的旧部还在。
造反是大事,光依靠一个靖安侯府还是很难的。
既然打算做了,那还是希望能够成事,而不是纯粹的带着九族一起冒险。
钟离修自然也能明白容惊羽的意思,若他只是孤家寡人,这场反叛,他无论如何都会加入。
可如今他有了挂念之人,有了牵挂就变得犹豫起来。
他知道自己最终还是会去北边,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的想法,只是他舍不得舒明蓁。
天下就这样乱起来,他极有可能再也见不到她。
战乱时期,总是很容易分散。
在烽烟四起的时候,他总不能指望着舒明蓁一直留在原处等着他回来。
他知道自己早晚会去北方,所以还是打算开诚布公的和舒明蓁好好谈谈。
这次他要离开,就会把自己和舒明蓁之间的亲事作废。
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回得来的人,他不能一直让舒明蓁等着。
他的明蓁……是极好的,每每想起自己和她之间的羁绊,都会让他觉得内心一片火热。
只要一想起明蓁会和其他人成亲生子,他就觉得心比生剜出来还要痛。
舒明蓁也在纠结去南疆还是北边的事,两人默契的接连几日不曾相见
他们俩心中的犹豫旁人不得而知,但身边人都能感觉到两人心绪不佳。
舒明泽眼瞧着妹妹近几日比寻常更加沉默,还是决定和她好好谈谈。
琳琅阁眼瞧着是开不下去了,战乱时候,首饰铺子开在这就是等着人来抢。
那些人舒明蓁后来也叫人训过,自保的能力还是有的。
琳琅阁的东西舒明蓁手收走了,人分成了两半,一半送去了平安镖局,一半让待在清茗阁。
清茗阁只是茶楼,如今倒是还没有关门。
清茗阁才开了几月而已,有些人就已经习惯于在清茗阁谈事。
那些雅间的常客依然常去,甚至去得比先前更加频繁。
只是那些来听说书的人,倒是比先前少了许多。
茶楼中多出了许多学子,有人在为了如今的石距·高谈阔论,也有人在担忧这天下将何去何从。
赵思源也在那些学子之中,跟着他们一起指点天下。
反正如今四处大乱,也没有人再有心思来管几个小小书生的言论。
临安县令也是焦头烂额,生怕什么时候战火就蔓延到了临安。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没有多大的本事。
若是战火蔓延过来,他什么都做不了。
舒明蓁越发瞧不上赵思源那副模样,嘴皮子比谁都厉害,家中之事却半点不管。
舒兰也不知是前阵子吃错了什么偏方,舒明蓁最近一次瞧见她,都被她那蜡黄的脸色给惊到了。
她消瘦了很多,舒明蓁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舒兰,那时的她还谈得上是丰润的。
胖到是不胖,但一眼瞧过去就能看出来身子骨不错。
但如今的舒兰一眼瞧过去,不用细看都能察觉到满脸病容。
她比先前沉默了很多,就连跟罗氏也没有吵得先前那么欢了。
她开始和村里其他人一样,每日都做着差不多的活儿,只有在罗氏说得实在难听的时候,才会和她争辩一番。
这时候多数人都只关心自家的事,已经不再有那么多看热闹的人去关心赵家婆媳之间的争端。
舒明蓁不知道的是,舒兰之所以变成这般模样,是因为赵思源在一次争吵中将她有碍子嗣的事给捅了出来。
舒兰之前就盼着能跟赵思源再有一个孩子,两人再回到先前的模样。
但赵思源的话却像是数九寒天的一桶冰水浇在她身上,让她从身到心都彻底凉透了。
她终于清醒过来,自己和赵思源没法再有孩子,也回不到从前了。
他们的孩子分明是因为他才没有的,可提起这事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愧疚。
舒兰向来不是个蠢货,她只是先前一直哄骗着自己罢了。
如今那层窗户纸被捅破,她连日以来的自欺欺人也成了一场笑话。
她所期盼的,终究不过是梦幻泡影。
舒峰原本没想着要催赵思源那三百两银子,可如今天下都乱了起来,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功名,他倒是更在乎实打实的银子。
他也想往南疆去,但在去南疆之前,他也得先把自己的那三百两银子要回来。
不光他是这么想的,舒明宗和舒明禄两兄弟同样也是这般想的。
那可是三百两银子,着实是不算少的。
他们兄弟俩想逼着赵思源把银子还回来,难得没有去管舒峰的想法。
实际上他们的想法舒峰都清楚,舒明蓁只是选择了睁只眼闭只眼,毕竟那也是他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