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罗帝国将军迅速集结了军队,找到了借口的神罗军如同饿狼一般的冲出了军营。
面对武装到了牙齿的士兵,普通老百姓哪有什么还手之力,不过片刻功夫就全数倒在了血泊之中。
东城军营的神罗军在行动之后,立刻通知了其他的神罗军,早就想洗劫飓风港的神罗军,马上在将领们的指挥下协作起来。
他们第一时就封锁了飓风港的城们,同时袭击了还在睡梦中的飓风港城防军。
已经控制了飓风港主城的神罗军,随后就向市民们下了毒手。
抢劫、强女干、屠杀很快就遍布了全城,一些杀的兴起的神罗军很快还在城内放起了火。
一时之间原本繁华的飓风港彻底沦为了人间地狱。
原本的欢声笑语,彻底被痛呼惨叫声所取代,鲜血汇聚在一起竟然成了一条条的溪流。
城内刚刚火起的时候,耿仲就发现了情况的不对,他马上下达了近卫军全军集结的命令。
但是除了一直忠于皇室的1万余名禁军之外,其余的军队将领都不以为然,他们不但不听从命令,反而把想要救援城内的禁军包围起来。
他们早就已经接到刘罗锅的命令,一定要看紧禁军,防止禁军闹事。
他们的这一阻拦,彻底把城中的老百姓推入了绝境。
当这些将领们意识到事情不对时已经晚了,神罗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城市。
虽然这个时候夜郎国士兵们睚眦欲裂,恨不得马上冲进城内救出自己的亲人,可惜缺乏攻城武器的夜郎国军队根本就无法攻破城墙。
城内发生大屠杀时,刘罗锅还在幻想着自己登上皇位的一天。
当他发现事情不对的时候,立刻与神罗军的统帅取得了联系,可惜神罗军根本不买他的帐,只是说了一句,孩儿们在海上漂泊的太久了需要发泄一下。
在夜郎国内一向强势的刘罗锅这一次却变的软弱起来。
不,他其实根本不是软弱,而是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成夜郎国人,也从来没有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在他心中全城百姓的死活,跟他的权势地位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正是因为如此,刘罗锅在得到了神罗军指挥官的回复后,不但果断的下令封闭自家大门,而且在第一时间传讯给忠于自己的将领,不得挑衅神罗军,不得抵抗。
刘罗锅的命令可以指挥的动军队的将领,可却无法让底层的士兵们信服。
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老小,士兵们在下级军官的带领下,杀死了刘罗锅任命的将领,重新向自己的皇帝效忠。
并在皇帝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不但的冲击着飓风港的城门。
城内不愿意坐以待毙的人们也在一名名豪杰或者是修士的带领之下奋起反抗神罗军的暴行。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在城内义军的帮助下,耿仲指挥的夜郎国军队终于攻进了城中。
可惜这只是神龙教指挥官的阴谋,进入城中的夜郎国军队很快就被拥有装备和数量优势的神罗军围杀。
眼见情况不妙,耿仲只好,一面指挥军队奋力抵抗,一名引导城中剩余的老百姓逃出城外。
神罗军指挥官显然低估了夜郎国军队的战斗力和保护妻儿老小的决心。
在他的计划中原本打算一举歼灭夜郎国军队,然后通过刘罗锅控制整个夜郎国。
可惜他的计划失败了,爆发出全部战斗力的夜郎国军队在自己皇帝的指挥下,不但给神罗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而且在掩护最后一批百姓离开后,从容的撤退到了黑岩城。
撤退到黑岩城的耿仲以皇帝的身份颁布了向神罗帝国宣战的命令。
得知神罗军的暴行之后,夜郎国各地的地方官和百姓纷纷组织起来支援黑岩城。
于此同时,原本在边境与秦军对峙的夜郎国军队也迅速向黑岩城集结。
当神罗军指挥官意识到不对时,耿仲已经在黑岩城重新集结了30万军队。
虽然集结了30万军队,但耿仲仍然忧心忡忡,一来这30万军队中真正的常备军只有13万。
二来飓风港内的神罗军也还有9万陆军,而且刘罗锅手下还有3万近卫军,和从外地调来的4万边军。
最重要的是神罗帝国的主力马上就要到了,原本自己与李朔达成的伏击神罗军的计划如今也无法实现。
耿仲在自己的大帐之中思考了一夜,终于选择了向秦国投降。如今能够与神罗军对抗的只剩下秦军了。
飓风港惨案刚刚发生不久,李朔就已经收到了情报。他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出兵救援飓风港。
可惜这个时候,秦军的水军还没有完成集结,而且就是是马上出兵也来不及了,仅仅依靠10艘吴桐给予的飞舟根本于事无补,去了也不过是送菜而已,神罗军中的元神境将领数量可不少。
飓风港惨案发生时,吴桐也恰好在洞府内参悟规则,当他发现这件事情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
吴桐完全没有想到神罗军居然会刚刚登录就把屠刀指向夜郎国的百姓。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会做出来的事。
在他想来,神罗帝国原来疲惫,想要击败秦军肯定会先笼络夜郎国上下,让自己获得一个稳固的基地。
可惜他想错了,神罗帝国从上到下从来就没有正视过蛮荒大陆,在他们的意识之中蛮荒大陆都是低贱的,都是不值一提的。
吴桐强忍着心中的愤怒,他知道自己绝不能亲自动手,自己一旦触手文,肯定会引来姆宇宙其他大罗金仙的围攻。
吴桐虽然不能自己出手,不过他可以资助李朔和耿仲。
原本他不打算介入世俗战争太深所以才只给了李朔10艘飞舟。
这一次他为了平息自己的怒火,直接把他原本丢弃在天珠世界中的120艘飞舟全部交给了李朔。
李朔在收到师父的礼物之后,立刻利用这一批飞舟运送了12万秦军精锐前往夜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