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文运之气,是踏入文修二阶的前提。
一般来说,都是在突破二阶前完成这个蜕变,但是杨明云却是直接跳过了一阶的修行。
可以说,杨明云已经是一个刚突破一阶的二阶了。
辛狻猊满心震撼,快步朝着杨明云走去。
杨明云此时正沉浸在自己的感悟之中,对辛狻猊的到来浑然不觉。
当辛狻猊走到他面前时,杨明云才回过神来,恭敬地行礼道:“领袖。”
辛狻猊上下打量着杨明云,良久才缓缓开口:“明云,你这进境实在是超乎想象。常人苦读书十几年,在高考阶段之时,只有十中无一能踏入一阶,其他人花费数年乃至数十年都未必能踏入一阶,而你竟在一日之内不仅入门,还直接跳过一阶的稳固阶段,文气凝实且呈现七彩文运之气,此等天赋,堪称绝世。按照你以往的经历来说,你也不是个读书的料子才对。”
杨明云微微摇头,谦逊地说道:“领袖,我也不知为何会如此,只是在阅读这些书籍时,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我,让我能迅速地理解书中之意,那些知识就像水流一般,自然而然地汇聚到我的心中,进而引发了这一系列的变化。”
辛狻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或许,你身上有着某种特殊的潜质尚未被发掘,如今在这书海的滋养下得以觉醒。但你切不可因此而骄傲自满,虽然我知你性格坚强,但仍劝诫你一番,你莫要见怪。”
杨明云眼神坚定:“领袖放心,我定会加倍努力,不辜负这难得的机缘。”
辛狻猊看着他,心中暗叹不愧是王华之子。
“那你便继续在这书海之中修炼吧,我会在一旁留意你的进展,若有任何疑问或困难,随时告知于我。”
杨明云再次行礼后,便转身又走向了书海深处,他深知自己的文修之路才刚刚起步。
要知道,文修之道本就极重积累。
若说体修之道看重身体天赋,灵修之道看重灵魂天赋,那么文修之道便是最看重个人的毅力。
如果说天赋会限制一个人突破二阶,但绝不会限制他人到一阶巅峰的速度。
打个比方,抵达一阶是通读百书,那么抵达一阶巅峰便是要通读千书,然后精读百书凝结七彩文运之气才能突破。
文运之气,其实是带有属性的。
本质上来说,是对应七原罪。
在阅览书籍的过程之中,其中青,代表傲慢。
文人自重,极易产生傲慢之意。
所以古语有言,可有傲骨不可有傲气。
而常规文修,便是青气代表自己在踏入一阶前的境界。
毕竟那就是单纯的文运之道,而杨明云本就过了一阶,所以他的阅历比起一阶来说也是多了不少。
他不以单纯的文道见长,他同样很擅长其他的。
建筑、艺术、剑术他都擅长,所以大量的阅读补齐了他最后一块拼图,使其突破直接成就七彩文运之气。
在书海深处,杨明云继续沉浸于知识的浩瀚海洋之中。
他每翻开一本书,都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些曾经在脑海中零散的知识碎片,如今正逐渐拼接成一幅宏大而清晰的画卷。
他开始重新审视那些已经读过的书籍,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其中的内涵,如同一位精细的工匠,对自己初步雕琢的作品进行精修细琢。
在阅读一本关于历史兴衰的古籍时,他不再仅仅满足于知晓事件的表面过程,而是深入探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思考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推动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
同时,杨明云也开始尝试将不同书籍中的知识相互融合。
他把建筑书籍中的结构力学原理与艺术书籍中的美学理念相结合,思考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创造出既稳固又美观的作品;又将剑术的灵动与哲学书籍中的思辨相联系,探索在战斗中如何以智慧驾驭武力,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随着他的深入探索,他身上的七彩文运之气越发浓郁且灵动。
那青色的傲慢之气虽存在,却被他以谦逊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敬畏之心所制衡,不再肆意张扬。
他明白,这七彩文运之气只是他文修之路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未来还有更高的山峰等待他去攀登。
辛狻猊在一旁默默观察着杨明云的成长,心中既欣慰又充满期待。
他深知杨明云的潜力巨大,但也清楚在文修的道路上,越往后越艰难险阻。
辛狻猊作为神州研究院的院长,天斗人族领袖,他的文道自然也是极为高深。
看着杨明云不断壮大的文运之气,他知道,踏入文修的二阶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一般的文修二阶,便是能在评上中学的高级教师。
因为二阶文修,凝结了文心。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拥有文心的他们都能感知到较为适合对方的教学方式。
而三阶,便是一些重点大学的教授也不过这个级别。
当然,杨明云目前的实力,去一所大学想评个教授也不难。
虽然外界的时间并没有变动,但是此地的时间已是过了一周有余。
看着杨明云还在不停翻阅着书籍,辛狻猊也不禁摇了摇头。
后人比你天赋强,还比你更努力,难怪总说长江后浪推前浪。
看来暂时不需要自己的教导,辛狻猊便准备出去,毕竟他只要进来时间流速便会流动。
而与此同时,杨明云感觉一直有股气息在吸引自己。
他的目光看向了“岸边”,正是下方的“海洋”。
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勾连自己的气息,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
他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朝岸边走去,然后一个信仰之跃,跳进了“海洋”之中。
辛狻猊也看到了这一幕,大呼卧槽。
要知道这可是学海,文修成三阶之后才能进入的地方。
这小子居然一头扎进去了,要知道他今天才开始修文修之道,哪里能这样沐浴学海。
辛狻猊身为这书海的主宰,只要他想,便可以直接把杨明云拉到自己身边。
当他目睹杨明云不假思索地纵身跃入学海时,心中虽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镇定下来。
他深知这学海的不凡,它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同时也是一道严苛的试炼场,只有文修达到三阶的强者才有资格踏入其中,汲取那无尽的智慧源泉。
而如今,杨明云这个才刚刚踏上文修之路不久的新人,竟如此莽撞地闯入。
然而,辛狻猊在仔细观察后,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杨明云在学海中,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身体周围的七彩文运之气也剧烈波动,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执着,仿佛与这学海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而且,他并没有像辛狻猊原本担心的那样,被学海的力量瞬间吞噬。
辛狻猊意识到,杨明云或许有着独特的天赋和机缘,能够适应这学海的洗礼。
思索片刻后,他决定不再过多干涉。
毕竟,有时候放手让年轻人去探索、去挑战,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于是,辛狻猊静静地站在学海边缘,目光紧紧锁定杨明云的身影,随时准备在他遇到真正危险的时候出手相助。
在那深邃神秘的学海中,杨明云周身被光芒与涌动的力量所包围。
刚一进入,他便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异的精神世界,四周的一切都似乎在窥视着他的内心。
突然,眼前光芒一闪,一个模糊的身影逐渐浮现。这身影似人非人,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它的声音仿佛从灵魂深处响起:“杨明云,你贸然踏入这学海,可曾想过自己的本心?这学海的智慧并非轻易可得,需经过重重考验,你若能通过问心这关,方能继续前行。”
杨明云深吸一口气,心中虽有紧张,但眼神愈发坚定:“我虽不知前路如何,但我相信自己的本心,愿意接受这考验。”
话音刚落,四周景象瞬间变幻,杨明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熟悉的场景——他的过往回忆之中。
曾经的快乐、悲伤、迷茫与抉择,一一如电影般在眼前放映。
画面定格在他小时候,面对一次重要考试,他因贪玩而准备不足。
当时的他,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作弊。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却被无限放大。那个模糊身影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是你曾经的犹豫,面对诱惑,你险些迷失本心。你如今号称秉持本心,可这又作何解?”
杨明云眉头微皱,回想起当时的自己,最终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考试,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他坚守了自己的原则。
他缓缓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虽曾有过动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正道。这一路走来,我不断审视自己,本心从未改变。”
场景再次转换,这次是他面对舍友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