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渊里看起来依旧是一开始的那一副安静画面,里面的花树看起来都仿佛和一开始一模一样,那满天飘落的花瓣就好像是根本不是从树上飘落的一般,源源不断,密密麻麻,在廊渊之中寂静的飞舞着。
而廊渊之上,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常理最终还是悄悄的来到了折清南的身边,她抱着对于她来说可能是巨大的药箱,然后放在了折清南的身边,接着,常理就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秉承着“尽可能少说话”的作战方针,然后努力显得自己温柔小心的说道“我来给你处理伤口了,多多担待”。
随即,常理就小心翼翼的动起来了自己手,她看着折清南的身上,伤口几乎是一眼就能看的是清清楚楚,因为折清南毕竟是天云门的人,天云门的云服可是素白和天青两色,这如果是鲜血渗透出来的话,实际上还是能看的一清二楚的。
而常理初步检查,这折清南的身上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的伤口,最多的,也是一些剑气的伤口,甚至连涅槃之火烧灼的伤口都没有。
这是让常理有点吃惊的,要知道,折清南和洛在舟两个人可是最接近涅槃之火的人,哪怕就是十七,身上也免不了被烧伤的几处,而折清南就不同了,他身上不仅仅是没有烧伤,甚至是如同伤口都没有多少。
这,可能是洛在舟的功劳吧。
想到了洛在舟,常理赶忙甩了甩头,自己还是不要去想那些事情了,与其有时间去想这有的没的,她常理还不如赶紧给折清南的伤口处理要比,然后回到让她能够安心没有压力的“昔日云中峰”阵营之中呢。
而折清南的心里呢?
他的心里,实际上真的是如同明镜一般,他心里想的一切,可以说是非常明白的,洛在舟已经死了,为了救他们,牺牲了,这是事实,而这个事实,也是可以让人接受的,毕竟当时的局势就是这样,根本不可能有第二种可能。
并且,哪怕就是那个时候折清南察觉到了洛在舟这疯狂的念头,然后一把将洛在舟给反甩给帝休,自己跌入那涅槃之火,估计结局只有可能会更糟糕。
因为折清南根本没有办法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在空中画出一个能够暂时性镇压一下玄鸟的阵法,如果当时他的阵法不能够拖延足够的时间的话,那么他的死,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
那样的话,玄鸟在让他折清南尸骨无存的同时,还会让十七他们根本离不开廊渊。
可是,洛在舟不同。
就连折清南都不知道,洛在舟是什么时候在他们离开的那个山坡上藏下了一个剑阵的,那个剑阵的力量自然是不用说的,他洛在舟被誉为剑术天才,这名称在天云门,乃至整个修仙界都不是浪得虚名的,所以说,他事先精心布置下来的剑阵,那实力自然是不同说的。
对于这一点,折清南是不会质疑的。
当时的情况,也就是个因为他洛在舟,不然的话,就是换作他折清南,换作十七,都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面,拖延下去玄鸟,给他们的离开争取这么多的时间。
这是他们在场的所有人,都不能够办到的。
对于这一点,折清南实在是忍不住想要夸赞洛在舟一下,因为折清南素来是天赋都是体现在阵法上,所以很多时候,折清南会告诉洛在舟,这阵法和剑阵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要知道,剑阵理论上来说虽然操控很难费事费力,但是说到底,剑阵的灵活性非常的强,对于这一点,折清南总是告诉洛在舟,他可以尽可能的多控制几个剑阵,这也算是一个双保险。
就好比是他折清南吧,条件允许的话,他折清南永远都是能藏一手是一手的,这第一,就是以备不时之需,第二,就是给自己加一个保障,第三,就是可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而洛在舟从来都是敷衍了事,他总是和折清南说,他一个人完全是可以做到一击必杀的,干嘛还瞻前顾后的整那么多的有的没的,对于洛在舟这样的说法,折清南也只当是他的自大罢了,每一次该说的时候,他还是会说。
虽然洛在舟一点点都没有听烦了的模样,可是,他洛在舟可是一次都得有听从过他折清南的话。
没有想到,这就因为一次听他的话,却也是最后一次了。
洛在舟当时的心里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他如果死皮赖脸的期望十七能一个超常发挥救下他们所有人,那么结局只有可能是一个,大家一块儿死。
毕竟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修仙之人,他十七的身体和法力已经快要扛不住了,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他洛在舟可不是这一种死乞白赖的人,他宁愿轰轰烈烈的死去,不愿意秉持着想要苟且偷生的念头去拖累别人。
所以说,他洛在舟没有在多说什么,而是选择了他最喜欢的一个选择。
这么轰轰烈烈的死了,也算是满足了洛在舟那狂妄自大心理了。
或许,直到死,他洛在舟心里都未曾害怕过,哪怕一丝一毫。
这就是洛在舟,这也是洛在舟应该有的结局。
对于这一点,他折清南只能去深信不疑,也许就这么相信着,相信着,洛在舟就会在自己的心里化作一抷黄土,一方墓碑,一段过往。
毕竟,没了洛在舟,他折清南还是要活下去的,虽然活下去的日子里,注定是要背负上两个人的使命,但是呢,这是他折清南自己选择了路,他不怕苦的。
只是,便宜了洛在舟,这么早就享福了,躲在无尽世界的那头看着人世间额喜怒哀乐,他会是什么样的心理呢?
他会留恋么?他会怀念么?
他会,回来么?
传说,一个人对一另外一个人执念太深话,下辈子就会再遇见的,这个传说也不知道怎么来的,只是,喝了孟婆汤的人,忘却了前尘往事之后,下辈子在遇见的话,又怎么可能会认得出对方呢?
这千百年来,到底有多少人在许诺来生再见,可是这一个诺言,又有几个能兑现的呢?
说到底,这一生就是这一生的,下一世的,到底不是自己了。
等不等的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好比那段子楼,他等了初歽多长时间了?没有人记得清楚了,但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无一不是修成了金身,可是初歽呢?这世间的人那么多,段子楼走了那么多的地方,他在热闹街市和纷乱的江湖里穿梭,在隐居的山野和贫瘠的乡村里走过,他何尝见过初歽?
这世界上这样的笑话太多了,折清南是一个明白人,他明白的透彻,所以他知道,他这一次和洛在舟的生离死别,那就真的是生离死别了。
如果可以的话,折清南希望洛在舟能来世投一个好人家,切莫再遇见他了。
如果不是他,今日洛在舟他又怎么会跳下去这廊渊?如果洛在舟没有进入廊渊,他又怎么会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英年早逝了?
说到底,都是因为他折清南。
可能,折清南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原谅自己了。
事实说起来,他折清南实际上是一个对待任何感情,不管是亲情友情,他都是非常淡漠的那一个,昔日他在天云门拜师学艺,家中父母双亡,他也不过只是回家一月去料理后事,随即之后还是回来到了这天云门,从此再没有回去过自己的家长。
实际上,这并非是折清南的父母对自己不好,折清南的父母可以说是和如同百姓家的父母一模一样,父母之间相敬如宾,对待他这个儿子,也从来都是君子之道,他折清南如今这样做事冷静甚至有时候可以说是冷漠的性格,实际上也是从小培养的。
而他折清南一辈子最在乎的三个人,一个就是收他为徒的君上林辰遇,一个就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帝休,一个就是这和他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却能说得来话的洛在舟。
可惜的是,洛在舟没了。
其实折清南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和洛在舟成为好朋友,这朋友之间,按理说是有了共同的爱好和目标,或者是臭味相同,才能成为挚友。
可是折清南和洛在舟完全可可以说是两种人,不管是从性格上来说,还是从其他的方面来说,他们两个几乎是没有一个地方是相同的,对于这一点,折清南也不明白。
而这个,恰恰是折清南并不想要明白的事情之一。
很多时候,人就不能什么事情都明白,他折清南就是活的太明白了,所以他才没有朋友,这好不容易有一些,事到如今还死了。
对于这一点,说句实在话,他折清南真的不知道此时此刻是该哭,还是还笑,要知道,他折清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非常理智的,他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也清晰的知道自己怎么做,可是这个时候,这一刻,面对洛在舟的死亡,折清南忽然什么都不想说了,什么也不想做了。
他只想安安静静的坐在这里,就这样坐着,仿佛坐天荒地老一般。
里的昔日洛在舟说过,他说,等他成为迦叶君的那一天,他折清南成为虚空君的那一天,他们两个要缔造一个赤阳君和云中君那样的局面。
只是,后来昔日云中君叛变,洛在舟便再也没有提过了。
最讽刺的是,现在昔日云中君已经会来,掌门临空华都已经放话重新接纳帝休,可是这个时候,洛在舟却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