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凛有一种错觉。
如果这次还要道别,可能就会像李姜说的那样。
今后都不会再相遇。
李姜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本来想在蒙山郡落户,可是商队里有人的户籍弄丢了,县太爷依法办事,咱们落不下户,只好离开了。”
即使没亲眼见过县太爷。
但光是从秦家兄弟的描述里就能知道他尖酸又刻薄。
可李姜觉得没必要把话说的那么绝。
因为顾城凛真能帮他们落户在蒙山郡的话。
今后他们办些什么事都少不了要经过县太爷的同意。
关系闹得太僵反而难看。
“你们要落户?”
顾城凛眼珠子一转,悬着的心却放了下来。
落户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李姜要是落户在了蒙山郡,那以后自己不是可以经常见到她了?
想到这,顾城凛心中还有些窃喜。
这欢喜来的莫名,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时的顾城凛只以为这是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感到的欢喜。
李姜在桌子底下踢踢她爹的腿。
李父说道:“是啊,离开剑南道之后还差点遇上贼人,虽然货物没保住,但好在人没事。
看来咱们这些庄稼汉就没那商人的命,还是认命的种田吧,都说乌疆府土地肥沃,我们就想在这定居下来。”
顾城凛扭头看了眼千户所前等着的黑骑。
玄五正好擅长处理这种事。
“李叔且稍等,晚辈暂离一会。”
说着,他转身离开。
桌子上安静了一会。
李父看着千户所前背对着他们不知说些什么的顾城凛,他侧耳问李姜:
“姜儿,你说他能帮得上咱们的忙吗?”
李姜也没多大把握,她摇摇头。
“不知道,咱们先看看。”
毕竟顾城凛才十岁,落户这么大的事又不是儿戏。
就像现在,他还得回去问那些黑骑。
接下来就要看顾城凛口中的‘救命之恩’能不能撼动那些黑骑了。
如果那些黑骑知道她这样想,一定要哭笑不得。
李姜还不知道的是。
顾城凛的身份远背景比她猜测的还要尊贵强大。
李擎冷哼一声。
“咱们可是救了他的命,现在该是他报答的时候了。”
秦家兄弟坐在一旁,心里同样生出希冀。
落户的事情解决了,他们才算是在这蒙山郡安定下来。
不一会儿。
顾城凛回到铺子里,身后还跟着玄五。
“李叔,落户的事包在我身上!”
他一张尚且稚嫩的脸上满是骄傲,有种雏鸟第一次振翅高飞时的得意。
一旁的玄五见了风尘仆仆的李父几人,脸上没有丝毫不屑。
玄五话语里满是恭敬:“李大人有所不知,北疆的户籍制度跟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即使百姓的户籍不见了也可以编卡或者附籍。
还请李大人详细说说户籍的情况,下官定当竭力为您解决落户一事。”
听到这话,桌上的几人喜出望外。
尤其是李姜,一双眼睛都亮了。
李父喜不自胜,却做出为难的样子道:“落户这么大的事怎么能麻烦你?”
顾城凛一副生怕他拒绝的样子。
“还请李叔不要拒绝晚辈,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落户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
最后拗不过顾城凛的坚持。
李父‘不情愿’的收下了这番好意。
玄五问了一些户籍的问题。
李父这才得知北疆的户籍制度跟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简直差太多了。
北疆三府的户籍制度有些类似华夏的明朝。
现在他们缺失户籍的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
一种是附籍。
就是把零星几个散户以编排的方式,插入到已经落了户的村庄,交满一年之后的人头税之后就可以获得新的户籍。
第二种是编卡,这种方式就较为复杂。
编卡也叫编里立甲,是将没有户籍的百姓按一定规模编入一个里,并建立统一户籍以便管理。
听完之后,桌上的人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个方法。
看来他们之前是钻牛角尖了,以为搞定了县太爷就搞定了落户。
解释完的玄五问道:“不知道李大人想以那种方式补上户籍?”
李父毫不犹豫:“当然是编卡,就是不知道编卡会不会太麻烦。”
他们辛辛苦苦带来的村民。
没道理分到别的村庄去。
玄五点点头道:“编卡倒不算什么难事,如果你们当中有人家是军户就更简单了!”
听到这儿,秦家兄弟眼前一亮。
总算是找到机会开口了。
秦定山从怀里拿出一张户籍。
“我们兄弟俩就是军户,这是我们的户籍,还请大人过目。”
编卡因为相当于自立村庄,一定要有完整的户计。
乌疆府户计分为四类:军,民,匠,灶四种户籍。
军即为军户,一种指定出军的人户,士兵及其家属属于军府,且世代为兵。
大燕朝的军户地位低下。
但在面临着外敌的军民府,军户的地位等同于良民。
民就是民户。
匠户就是工匠,即各种各样的手艺人,例如木匠,泥瓦匠,还有专门为达官贵人修建陵寝的匠人等等。
灶户,大燕朝煮盐的人家,它跟军户一样,都是世袭制的。
而且一旦成了灶户,就永远无法脱籍,除非改朝换代。
要想建立新的村子,这四种户籍缺一不可。
不过其中的军排在首位,有了军户,剩余的三种户计少一个也行。
玄五接过户计一看,神情还有些惊讶。
“你们还当过旗长,县太爷没跟你们说过军户可以直接立户的事吗?”
虽说旗长只是五十个士兵的头儿。
但没有这五十又五十个士兵,他们也守不住这辽阔的北疆。
秦家兄弟一听,对视一眼之后摇头。
“没有,之前我们拿出了盖有卫戍司官印的路引,县太爷非要我们拿出所有人的户籍才让落户。”
他们没敢提拿银子贿赂县太爷的事。
这毕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
听到这番话,顾城凛的脸色有些阴沉。
好个蒙山郡的县太爷。
居然如此怠慢!
北疆本就缺人,现在有了外地人来投靠,断没有赶走的道理!
来的人里头还有军户,更应该重视起来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