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九日先生左手边是百廷书院的山长,陈复陈百川,右手边的是南平书院山长,赵霖赵甘泉……”
颜循想过枫山诗会的规格档次高,但是聚集了前任内阁大臣,两大书院的山长,这就高的有点太离谱了。
或许枫山诗会背后,还有他不知道的隐情。
“主席台”皆是北地儒林领袖人物,无量观观主程默然敬陪末座,看着来的人差不多了,起身朗声道:“今年的枫山诗会,依旧有九日先生主持,到场的皆是北地杰出士子,值此中秋佳节,希望尔等诗兴大发,文采风流,为来年的会试博个好兆头。”
程默然开场白之后,依照惯例由九日先生周铭邦说几句,内容便是这次诗会的主旨题目。
周铭邦先是对在场之人勉励一番,言说众人不辞辛苦前来赴会,紧跟着话锋一转。
“德宗七年,圣上御极登基,改元天佑,果然天佑大玄,圣上登基以来,外平藩镇,剪灭异族,内恤民生,百姓安康,然,异族亡我之心不死,去岁十月开始,北疆,南疆,皆有异族作乱,前些天京城传来消息,圣上决定对南北异族用兵,金戈铁马非文人所长,但笔墨亦可做枪燃烽火,今次诗会便以此为题,为即将出征的将士壮行色,预祝旗开得胜。”
周铭邦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场的人估计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屈指可数。
闻听朝廷要南北同时用兵,众人神色各有不同,兴奋者有之,担心者有之。
此乃国战,牵扯太大,关乎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面容清癯的陈复皱眉低声问道:“圣上可是要再行御驾亲征?”
赵霖抢先说道:“圣上哪还有精力御驾亲征,立储一事闹的京城沸沸扬扬,九日先生有想法?”
周铭邦微笑道:“我就是知道一些兵事消息而已,其他的莫要谈论,我等皆非官场中人,亦非圣上肱骨,今日发掘几个人才才是主要的,希望明年会试,北地进士的数量不要差南方那几家书院太远。”
陈复和赵霖同时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老狐狸。
周铭邦是典型的退而不休,在朝堂有极大的影响力,说周铭邦对立储没有偏向之人,打死他们都不信。
周铭邦出的题目很大,诗词歌赋想要言说兵事,不是那么容易。
为了给人思考的时间,青梅居士起身而出。
“妾身前日偶得一曲,今天抛砖引玉,请诸位欣赏一二。”
青梅居士朝周铭邦等人福了一福,招手让人送来古琴,手按琴弦,拨弄出铿锵之音,赫然是一首破阵之乐。
慷慨激昂中蕴含杀伐之音,偏偏演绎的婉转动听,就连没什么音乐细胞的颜循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就凭这手技艺,称呼青梅居士一声音乐家毫不夸张。
一刻钟后,青梅居士收手,喝彩叫好声此起彼伏。
被称为北地第一才子的杨恭,喝彩之后,拿起案上的美酒一连喝了两壶,脸色胀红,引吭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