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周写意也已经打定了主意了,若是自己的复核文书真的没人去理会……
他倒是不介意用一用李坏的法子,在街上一哭二闹三上吊。
“好,那就叨扰周公子了。”
听到周写意的话,朱胜天也是下意识的愣了愣神,随即急忙开口说道。
他倒也没想到周写意竟会如此主动,答应的同时还有些呆滞。
等回过神后,二人已经进了周写意平日待着的小书房,共商请求复审文书一事。
次日一早,随着李坏府中两位年轻人质疑成绩有问题要求复审的消息不胫而走时,还有另一桩同样引人注目的事情发生。
某中举考生昨日傍晚在酒馆内喝得大醉时声称,自己一字未写却依旧能够中举。
若放平日,这种醉汉做梦般的事情并不会引起众人注意。
只可惜……那醉汉是当今的状元郎。
再加上相府中的那两个考生要求复核成绩,两厢问题叠加在一起,事情可就大发了。
而放眼如今,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可是整个京城中聊得最热火朝天的事情。
这档子事儿一出,根本就不需要李坏前去闹腾些什么,便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你们听说了吗?科举考试出了问题!”
“是啊是啊,好像还是两个年岁不大的年轻人,如今已经上书了。”
“那两个考生啊,一个说自己试卷被换,否则一定能中举,还得是状元,另一个倒是想看看自己的成绩是否无误。”
“听说了,那两个还都是替李坏那个奸人服务的年轻人!”
“如果真是如此,这是可就不好说了。”
茶摊中的众人无心再喝两文钱一碗的茶水,模棱两可地揣测着其中的可能性,一个两个仿佛像是已经参透了某些巨大的阴谋一般。
虽说奸相确实不讨人喜欢,但是有辱公平之事更让他们如鲠在喉。
说那俩年轻人活该?
可他们二人并未做出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更未有传言说他们二人助纣为虐。
更何况,如果认为他们活该,不就间接承认了别人作弊的行为是正确的吗?
如此一来,若是别的善良且无辜的考生也被换了成绩,又该怎么办?
百姓们在此事上大多有所纠结,可不论再怎么想,大多数人心中朴素的价值观观念促使着他们认为应该复审。
因为复审,在他们看来,是最公平的行为。
更何况……这次武寒霜在宣布科举的时候,特地还专门宣布了允许贱籍参加科举考试。
这不就相当于天子主动愿意给他们这些平民百姓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吗!
可是如今发生的事情……分明就是在不将陛下给他们的恩泽放在眼里!
这就是赤、果果的与天子作对!
若是那两个年轻人说了谎,验证之后便可狠狠处罚。
若是那状元郎说了谎,可就是欺君之罪的奇耻大辱!
随着舆论的发展,事态可以说是愈演愈烈。
民间逐渐也开始纷纷请求,要求官府和负责科举的官员同意复审。
而这件事闹到了此等程度,自然也是惊动了武寒霜。
“你说什么,周写意的卷子被换了?”
武寒霜略带几分难以置信地看着徐公公,不敢相信他带回来的消息。
明明周写意是自己看中的好苗子……怎么会突然间出现这种问题?
一时间,武寒霜这才察觉到,自己似乎从未告诉贺之行,周写意已经是自己准备纳入麾下的人才。
只怕贺之行以为周写意考科举只是为了壮大李坏的势力,反而在其中动了手脚。
武寒霜回想起那天贺之行说的话,一时间一口银牙几乎都要咬碎。
早知道她就直接和贺之行把话挑明了说了,至少也不会出了这档子破事儿。
然而还没等武寒霜松上一口气,徐公公便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城中状元郎醉梦道玄机”的事情告知于武寒霜。
“如今那状元郎……也不知道跑去哪里寻欢作乐了。”
“就算是奴才想要将其喊来问个清楚,也没得机会。”
一提起这档子事儿,别说是武寒霜了,就连徐公公都不由得苦着一张脸,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而随着徐公公话音的落下,武寒霜只觉得一口气险些没有上来昏死过去。
“此番科举的状元郎又是谁?”
“姓甚名谁,家住何处?”
在片刻之后,武寒霜这才勉为其难的平定下了心神,咬牙切齿的开口问道。
随着徐公公的一一道来,武寒霜的神色也越发难看。
她可以确定,并无人将此次科举的名单交给她。
也就是说,整张榜单她都没有见过,更不用提这位不知底蕴知否丰厚的状元。
一时间,武寒霜可谓是气的两眼发黑。
她虽是暗中同意了贺之行在此次科举考试中动手脚,但也没有允许他做到此等程度。
哪有科举榜单都贴出去了,自己堂堂皇帝还不知道的道理?
“那就同意他们复查。”
也不知道是出于何等心思,武寒霜果断的咬了咬牙,缓缓开口说道。
武寒霜同意二位复审的消息再次点燃整个京城,百姓们大多以为可能性不大,却不想竟然真的被同意进行复审。
一时间,这二人也在城中变得万众瞩目。
不少考生见名不经传的二人竟然这般认真,不由得开始胡思乱想。
在他们看来,能够提前攀上李坏这棵大树就已经算得上是稀奇。
更遑论在李坏麾下,还要提出复审,更是藏有猫腻。
另一个姓朱的人不说,主要是是那位姓周的公子。
“他既然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的成绩肯定是状元,并且提出复审,只怕李坏也知道一二。”
“对啊,就算李坏的名声不好,那也是一方大人物,他要是默许周公子复审,那么指不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谈及此处,书生们大多讳莫如深,不敢继续向下深挖。
虽说这些派、系、、斗、争速来都是他们的饭后谈资,可耐不住有一个相关当事人就在附近,谁也不敢多聊。
万一隔墙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