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观天下风向,助刘备封王12
云垂赏竹涛2025-08-08 15:182,994

  因不需出许都,甚至都未出内城之故,赵旻并未穿戴甲胄。

  其人仍是戴束髻冠、着蜀锦袍,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穿着一身休闲装。

  当然了,因涉及二皇子之安危,赵旻手中持着长矛,腰间挎着弓箭、以及环首刀。

  而且,在其人身前、身后,还各有一队穿戴甲胄、全副武装的虎豹骑护卫。

  如此阵仗,别说这是在十余万卫府兵卒驻扎的许都内城。

  就算是在孙权的治所吴城内城,赵旻都不会有任何危险。

  这一行人,一路上无惊无险,顺利抵达距宫城……不到二里地的步骘府上。

  全程用时……仅一炷香时间。

  将步练师送进正门后,赵旻与老丈人、丈母娘见礼并略做寒暄之后,便返回宫城复命去也……

  伏寿盯赵旻,那不是一般的紧。

  而且,伏寿的疑心还颇重。

  也不能全怪伏寿。

  谁让步练师的颜值,与甄宓、大乔小乔这等绝色,属于同一档次呢。

  穿着打扮一向低调朴素的伏寿,在这些人间绝色面前,宛若一普通村妇。

  奈何,赵旻偏偏喜欢。

  见赵旻匆匆而归,心中实则颇有些自卑的伏寿,这才放下心来。

  赵旻能感受到伏寿的颜值焦虑。

  是故,赵旻在顿首行礼之后,便脉脉凝视着佳人。

  此时无声胜有声。

  佳人俏脸微红,一颗芳心却无限欢喜:

  夫君甚宠妾也。

  哼!步贵人你空有绝色又如何?

  阿姊我已获堂堂卫将军之心!

  消除颜值焦虑之后,伏寿嫣然一笑、忍不住再次试探爱郎。

  “太子太傅,何不多护卫步贵人片刻?”

  赵旻早已无力吐槽,伏寿、步练师这些妹子的小心机。

  其人再次,向最心爱的大老婆顿首行礼。

  “皇后请慎言。步贵人乃天子之宠妃,臣一向以礼待之,亦不敢生丝毫非分之想。”

  伏寿芳心一暖,停止了试探。

  “太子太傅如无事,不如多指点一番太子。”

  赵旻顿首称是。

  其人自进宫后,便已大致上清楚,自己今日之命运。

  “禀皇后,蜀郡张公、周先生、杜先生之密奏,臣已自卫府取出,待午后,臣须与宗正、太史令商议一番。”

  赵旻指的是蜀郡张裕、周群、杜琼这三大占星师,已经携手写好了“刘备封王”一事之祥瑞之兆。

  所以,午后赵旻需要与宗正刘艾、太史令王立一同商议,应该如何为“刘备封王”造势。

  也就是说,赵旻准备进行舆论宣传。

  太史令王立虽然毫无节操、属于典型的墙头草加舔狗。

  但其人业务能力极强,其人占星术的水平,不比张裕、周群等人差太多。

  昔年曹操东迎天子都于许后,王立跪舔曹操……那叫一个积极。

  建安元年(西历196年),曹操定都于许县。

  太史令王立曾私下对刘艾表示“汉祚终矣,晋魏必有兴者”。

  其人谄媚之意,呵呵,跃然纸上。

  (王)立又谓宗正刘艾曰:“……汉祚终矣,晋、魏必有兴者。”

  (王)立后数言于(献)帝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

  摘自张璠《汉纪》

  由是观之。

  赵旻若想为“刘备封王”之事造势,便必须用好王立此人。

  但不同于赵旻,伏寿对刘备封王之事毫不关心。

  女子确实不用关心,她的男人是如何征服天下的。

  她只要征服她的男人,便足矣。

  是故,赵旻的日常继续。

  上午,赵旻教导太子。

  午时用过饭后,便是午休。

  午休之时,赵旻“贴身无缝教导”太子之母亲。

  因芳心欢喜之故,太子之母亲有些情难自已。

  这“贴身无缝教导”之时间,便略长了一些。

  是以直至未时六刻(下午两点半)……

  太子之母亲方才依依不舍、行走略有些别扭地匆匆而去。

  太子之母亲离去,赵旻便径直出宫、返回卫府。

  已有半年多不知肉味的赵旻,这两日终于得以发泄精力。

  其人回到卫府后,便遣族子赵贲,前去请刘艾、王立前来。

  俄而……

  赵旻、程昱、刘艾、贾诩、董昭、荀攸、鲁肃、王立等人,便在卫府召开了会议。

  赵旻先问王立。

  “太史令,最近有何异相?”

  王立起身、向赵旻深施一礼。

  “回真定侯,仆自去岁岁末之时,便已察觉,南斗六星璀璨夺目,似乎隐有辅紫微垣于南天之势。

  然则,仆始终不知应做何解也。”

  赵旻微微一笑,取出集张裕、周群、杜琼三人智慧而成的密奏,并将其呈于王立。

  王立珍而重之地接过密奏,展开一览,登时便对这三人之业务能力心悦诚服。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真定侯,此三位先生,皆高士也!”

  见众人一头雾水,王立便向众人解说了一遍,这所谓“天降祥瑞”,究竟是何意。

  ……

  好吧,其实就是刘备应当封王之意。

  但这是“天降祥瑞”,乃是天意。

  太史令王立如此一解释,除了苟哥之外,在场之人,还真就信了。

  两汉的太史令,就是如此任性。

  因为,人家有天相的解释权。

  司马迁这个太史令,远不及王立通达、圆滑,做得委实有些冤。

  不用赵旻再多说,王立已然了解了其人之心思。

  于是其人开始煞有介事地讲解……

  诸如“南斗六星乃相星,主辅佐紫微垣”……

  “其位在南,预示天下之南,此乃朱雀之位,彰显大汉火德”……

  “此乃刘玄德应大汉之火德、助天子牧守交趾之意也”……

  等等之言,听得除赵旻之外的众人,连连颔首称是。

  最后,王立喜孜孜道。

  “真定侯,此乃天降吉兆也!仆须即刻进宫,向陛下说明此事,告退!”

  赵旻挥挥袍袖。

  “有劳太史令!”

  赵旻心道:刘备果然了得!由此看来,王立定然收了刘备不少好处。

  既然事已至此,赵旻便懒得再费心。

  只待王立向刘协解释一通,赵旻便可将此文案刊印为邸报,发至司隶及十二外州、天下之一百零五郡国。

  如此一来,刘备封王之舆论宣传,便可谓大功告成。

  如今已不是汉室衰微、朝廷不振的乱世。

  秩序与规则,正渐渐重归于太平盛世时,其应有之威严。

  因此,赵旻虽然不认为,刘备封王之事有何难度,但其人必须按照规则行事。

  这才使得,此事流程颇为复杂繁琐。

  否则,别的可以不说,但孙权是否有可能效仿呢?

  以是故,王立走后,赵旻便看向宗正刘艾。

  “刘公以为,刘玄德封王之事,是否可行?”

  刘艾含笑作揖。

  “回主公,此事既为天子,加之刘玄德身为宗室,符合太祖高皇帝“白马之盟”约定,故并无不妥之处。”

  刘艾也是个老狐狸。

  其人不说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说妥当与否,其用意,呵呵,可谓不言而喻。

  赵旻懒得与这老狐狸虚与委蛇。

  其人直接看向老银币。

  “文和先生以为如何?”

  老银币可从来不惯着老狐狸。

  “呵呵,宗正既说无不妥之处,想必便是可行也?

  宗正想必亦可寻出相关佐证,是以主公不必为此而费心。某等继续商谈下一步即可。”

  刘艾这个老狐狸,被赵旻、贾诩挤兑得无话可说,只好默认此事。

  刘艾纯属活该。

  刘备的礼,岂是那么好收的?

  然而……

  这只是第一步。

  赵旻欣然颔首。

  “如此,则某等便商议一番,“劝进”班次之事。”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士仁这个公安郡守,与糜芳的南郡郡守,占据了(刘备所控制的)荆州地区最重要的两个位置。

  北可援关羽,东可扼孙权,进可攻退可守,吻合他们二、三把手的地位。

  糜芳、士仁资历老,地位高,且糜芳以国舅身份监军。

  关羽心知肚明。

  既然如此,关羽为何与二人不睦呢?

  真相非常残忍。

  因为糜芳、士仁二人贪污腐败,凭借手中权势以及职务之便,倒卖军需物资。

  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蜀书六》

  关羽亡归先主,封金挂印,有不可动之节。

  其人自然不把金钱俗物放在眼中。

  糜芳、士仁则不同。

  糜芳出身徐州东海豪商世家,曾是东南首富。

  其生活上穷奢极欲、衣食住行讲究排场,商人秉性刻在基因之中。

  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蜀书八》

  糜芳兄糜竺,极爱面子,尊贵无比;派头上,地位上要压过诸葛亮一头的。

  益州既平,拜(糜竺)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右。待之以上宾之礼,赏赐优宠,无与为比。--《蜀书八》

  士仁,出身幽州广阳。

  看地图已经快到东汉、三国时期的极北边境了。

  边地环境贫瘠苦寒,边地武人困厄贫穷。士仁流浪多年,一朝发迹,迅速和商人习气的糜芳勾结在一起,大肆倒买倒卖军需物资,发国难财,做吸血虫。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六十三章 观天下风向,助刘备封王13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