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终
云垂赏竹涛2025-08-08 14:513,570

  所以,赵旻的意图不言而喻。

  做为在乱世之中漂泊多年之愤青,仲长统呵呵一笑道:“太子太傅之意,统已知矣。”

  言罢,其人郑重其事拱手道:“京兆尹学三千六百九十二学子,出身于屯田农户、屯田士家者…”

  就在这时,赵旻骤然听得,身畔一人朗声道。

  “回太子太傅,计有学子五百六十九人。”

  也就是说,仅京兆尹学之中,出身真正意义上的庶族之学子,占比有一成半。

  但这还没完,那人继续道。

  “此外,出身于单家、寒门及庶族之学子,计有一千八百七十一人。”

  单家、寒门及庶族,在汉末魏晋语境之中,是指九品官人法中下三品豪强之家。

  出身于宦官家族的曹操,以及出身于两千石之家、却家道中落的刘备,都属于寒门。

  这些家族当然不属于门阀阶级,但也不是社会底层,可以算是长势茁壮、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的…韭菜。

  这部分家族的学子,占比已达到了一半。

  这足以证明,赵旻正在逐步扭转士族门阀“知识垄断”的局面,而且并未用错方法。

  然而…

  赵旻扭头看向那说话之人。

  只见其人身高七尺六寸(一米七五)左右,着玄色粗布深衣、戴进贤冠,一副典型大汉文官打扮,相貌清秀、体型偏瘦,一身书卷气扑面而来。

  仲长统含笑向赵旻拱手。

  “太子太傅,此便为北海邴根矩也。”

  随后,仲长统复又向邴原邴根矩拱手。

  “根矩兄,此便为兄素来倾慕之一代文宗、太子太傅、卫将军赵从文也。”

  这狂士先介绍邴原,后介绍赵旻,显然丝毫不在意赵旻的身份。

  但话说回来,仲长统狂则狂矣,却对赵旻求贤若渴之心洞若观火。

  果不其然…

  当得知来者乃北海高士邴原之后,赵旻大喜。

  “旻久仰根矩先生大名,只恨无缘识荆耳!”

  岂知…

  邴原同样大喜。

  “太子太傅抬举某也!某仰慕太子太傅久矣!”

  说着,邴原自袖中掏出两本线装书,一本是《卫将军文集》,另一本自然是《文心雕龙》。

  尽管这都是赵旻搬运而来的文学巨著。

  “太子太傅此两卷大作,使某获益匪浅,亦使某对太子太傅倾慕不已!只是…某尚有数处未能尽明其义。”

  邴原径直打开《文心雕龙》中留存书签之页,请赵旻为其人答疑解惑,其人自始至终,态度都颇为恭谨。

  一言蔽之,邴原是赵旻的粉丝。二者间的此番相遇,更像是粉丝遇到了其所崇拜的偶像。

  此刻,卞夫人、三个孩子看向赵旻的眼神,仿佛都在放着光一般。

  于是乎,赵旻有些哭笑不得。

  其人只好先耐心为邴原解释一番,随后将《文心雕龙》还给邴原,再次问道。

  “根矩先生、公理先生,京兆尹学学子中之佼佼者共三百六十六人,其出身又如何?”

  仲长统见邴原已沉浸于《文心雕龙》的世界中,只好独自答道。

  “回太子太傅,此三百六十六名学子,无一出身于士族及豪族,然其众皆晓畅经义、精通六艺,不必毕业即可任郡县官吏。然则…”

  赵旻呵呵一笑,接起了话茬。

  “然则…此三百六十六名学子皆出身贫寒,故而其在地方恐难以立足,然否?”

  赵旻所说的情况,是汉末的基本国情。

  官吏若不是名门、望族、大姓之后,其人便寸步难行,甚至可以说根本无法立足。

  在这个时代,门第、乡论便是身份证,所以才会造成官位垄断,并最终演变出使人绝望的“九品官人法”。

  这对于下三品、乃至屯田农户及士家而言,极为不公!

  仲长统为何被称为“狂士”,其中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此处。

  但是!

  赵旻正色道:“公理先生,我且问你,三学制是否乃仕宦之正途?”

  仲长统这个狂士当即醒悟过来。

  “太子太傅言之有理!学子既为三学制之学子,则其必为正途出仕,便是当地郡望,亦决不可加以轻视!”

  赵旻含笑颔首。

  “公理先生若犹嫌不足,我可向天子讨诏、钦命各地之优异学子于三学、地方任职!公理先生以为如何?”

  仲长统闻言大喜。

  其人这次,终于向赵旻恭恭敬敬深施一礼。

  “若如此,太子太傅尽管放心,统必保证各地学子可顺利立足!”

  如是般,只要赵旻坚决推行“三学制”,并顺势而推出“科举制”,那么东汉“知识垄断”、“官位垄断”,甚至是“门阀政治”等等这些畸形产物,便终将化为历史的尘埃。

  这时,出身贫寒的邴原,也从《文心雕龙》的世界中回过神来。

  其人恰好听到,赵旻借皇权为“三学制”做背书之事。

  于是其人低声笑了起来…学官正在校场上教授学子武艺,邴原不愿打扰正常教学。

  “太子太傅多虑矣!乱世之中士族豪族十不存一,太子太傅欲广开学路、重修选举制,此正当时!

  某虽不才,亦知察举制弊端甚众,已不适用于此百废待兴、乱后而治之大世矣!

  是故,某等必竭尽所能、披肝沥胆,为朝廷教授源源不绝之贤士,助太子太傅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

  赵旻也压低声音大笑。

  “甚善!甚善!二位先生及其余诸位先生,实乃我皇汉复兴之脊梁也!”

  如是般,一贤臣、一大儒、一狂士,三人相视低声大笑。

  京兆尹学视察、调研完毕,赵旻等人辞别二人,向东而去。

  当日傍晚,赵旻等人赶到了左冯翊治所高陵城(后世西安市高陵区)内。

  是夜。

  对卞夫人充满感激之情的赵旻,与佳人恩爱之时格外卖力。

  在不知攀上几重巅峰之后,卞夫人终于求饶不已。

  “啊…夫君…呀…夫君,妾疲惫、困倦至极,求夫君稍作歇息…哦!”

  赵旻只好意犹未尽地鸣金收兵,与佳人紧拥而卧。

  “心肝儿,三河(河东、河南及河内三郡)之郡学又如何?”

  媚眼如丝的卞夫人娇喘道:“夫君…妾纵有千言万语,亦不及夫君亲眼目睹,夫君不若携妾巡察一番如何?”

  卞夫人这主意可谓两全其美。

  佳人既可与爱郎同行、捎带脚游山玩水,亦可使爱郎在巡察郡学时,对卞夫人默默做出的工作有极为直观的认知。

  如此一来,夫妇二人非但芥蒂全消,而且感情必将更上一层楼。

  赵旻当然在瞬间便领悟到了佳人的苦心。

  于是其人宠溺地轻啄了一口佳人香汗淋漓的俏脸,然后欣然同意。

  其后数日…

  赵旻、卞夫人与三个孩子,先是实地考察、调研了位于高陵城内的左冯翊学。

  随后,这一行人在左冯翊临晋县(渭南市大荔县)渡大河至河东郡,在河东郡治所安邑城(今运城市夏县)实地考察、调研河东郡学。

  这两处郡学,诚如邴原、仲长统所言,皆有卞夫人默默招揽而来的名师坐镇,而且学子都是以出身贫寒(汉末魏晋语境之中,这指的是下三品及屯田平民)为主。

  赵旻对卞夫人的默默付出,这些名师的辛勤耕耘(这是指老师无私教授学生,它是正经的),以及学子们的专心苦读欣慰不已。

  于是乎,在赵旻一行人前后考察、调研位于弘农城的弘农郡学,洛阳城的河南郡学,以及位于怀城的河内郡学这一路之上,卞夫人度过了永生难忘的甜蜜时光。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华)佗语(吴)普曰:“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魏书方技传》

  吴普长期习练该法,因此体魄康健;九十岁后,仍“耳目聪明,齿牙完坚”。这对古人而言,不啻为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吴)普施行之,年九十馀,耳目聪明,齿牙完坚。--《魏书方技传》

  古时养生手段有限,即使拥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人们也往往不免“牙脱齿落”的下场。比如汉元帝三十余岁时,便“发齿堕落”;南朝士族颜之推,中年时亦曾遭遇“患齿”的困扰。

  今闻陛下(指汉元帝)春秋未满四十,发齿堕落,太子幼弱,佞人用事。--《汉书宣元六王传》

  吾(指颜之推)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颜氏家训》

  而吴普得名师指导,不仅长寿,还保持了晚年的生存质量,确实喜人。

  (3)高柔

  高柔是袁绍外家,其从兄高干是袁绍之甥。鉴于出身敏感,曹操曾考虑过隐诛高柔。

  (高)柔从兄(高)干,袁绍甥也……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因事诛之。--《魏书高柔传》

  不过这条记载的可信度成疑,因为它与《晋书宣帝纪》的记载过于相似。

  魏武察帝(指司马懿)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晋书宣帝纪》

  鉴于高柔党附司马氏的特殊立场,也不排除其早年履历中有“自文其丑”的可能。即通过非议曹氏,为自身的污点行为寻找借口。

  司马懿在正始十年(249)发动兵变时,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曹爽营”,因此被司马懿称赞为“周勃”。

  太傅司马宣王奏免曹爽,皇太后诏召(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太傅谓柔曰:“君为周勃矣。”--《魏书高柔传》

  问题在于,周勃讨平诸吕之乱是为了诛灭逆贼,兴复汉室;

  高柔与司马懿谋害曹爽,实乃倾覆重器,图谋篡逆。

  司马懿引喻失义,高柔为虎作伥,却自诩汉廷忠良,不免令人发笑。

  高柔死于魏景元四年(263),时年九十,距离西晋代魏(265)一步之遥。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谥曰元侯。--《魏书高柔传》

  本书中,高柔只能窝在三学之中教书,进入政坛恐怕不太可能了。

  (4)司马孚

  著名伪君子司马孚是司马懿之三弟,与高柔等人一并参与了正始之变。

  不过虽然同为逆臣,高柔尚知低调,不敢公开炫耀;

  司马孚则特别热衷于政治表演。

  他一方面凶狠镇压曹魏内部的反对力量,另一方面又自诩为“大魏纯臣”,令人目瞪口呆。

  曹髦被弑时(260),司马孚是太傅,司马昭是大将军,司马伷是屯骑校尉,司马昭亲家贾充则是中护军。这群逆臣一手策划并执行了弑君的阴谋,却在事后相互推诿,还处死了一个无关轻重的成济来堰塞众口,因此获讥于时。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七章 河朔英杰逝,北方战火息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