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将军战东北,壮士征漠南1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6:433,561

  一念及此,赵云再难抑制悲痛之情,索性与沮授执手痛哭一番。

  一时之间,魏郡太守衙署之中,哭声一片。

  众人哭过之后,终于想起正事来。

  沮授作揖道:“子龙,天子之旨意,某等皆已知之,然则……

  故主方逝,某等应尽与故主之恩义,是故,某等当为故主守孝百日之后,方可赴许都履职,乞请子龙转告陛下:

  非臣等不忠、忤逆陛下圣意,实乃臣等欲全与故大将军袁公之恩义也。待守孝期满,臣等必亲赴许都、当面向陛下请罪!”

  赵云忙不迭躬身行礼。

  “公与兄尽管放心,舍侄阿旻已向陛下说明此事,且陛下已下旨嘉奖诸君拳拳之情,待守孝期满,还望诸君尽速赴京履职。”

  言罢,赵云昂然而立,向众人朗声道。

  “请诸君接旨!”

  众人先是一惊,旋即一喜,登时跪拜顿首行礼。

  “臣等,接旨!”

  毋庸置疑,此“圣旨”,又是出自于赵旻这个苟哥的手笔。

  苟哥,就是这么苟。

  赵云宣读圣旨完毕、众人也谢恩完毕之后,赵云一振袍袖。

  “赐诸君印绶、绶囊、官服!”

  自有亲卫,为沮授、逄纪、许攸等人奉上文官之进贤冠、玄色深衣、厚底靴等等,以及武官之鹖冠、赭色深衣、厚底靴等等,以及与众人官职所匹配之印绶、绶囊。

  放眼望去,此地不是金印紫绶,便是银印青绶,显然皆为显贵之职。

  而且,尤其关键的是,这是大汉天子赐封之正牌官职,而非大将军袁绍赐予之伪职。

  二者之间的差异,宛若天渊之别。

  在汉末乱世,天下掀起了恐怖的军号竞赛,乃至“医师、走卒皆为校尉”,最终形成“郡郡作帝,县县自王”的荒唐景象。

  诸将或遣婢诣省閤,或自赍酒啖,过天子饮……又竞表拜诸营壁民为部曲,求其礼遗。医师、走卒,皆为校尉。

  摘自狗贼王沈《魏书》

  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

  摘自王粲《英雄记》

  但有一点需格外注意:

  这是在关东诸侯对抗关中李傕、大汉皇权已衰微到极点时的情况。

  如今的大汉,因赵旻“奉主上以从民望”,以及处处维护、甚至是强行拔高皇权神圣性及权威性的情况之下…

  大汉之国运,已经被赵旻硬生生抬到了中平六年(西历189年)之前,也就是董卓作乱前夕的高度。

  尽管大汉皇权还达不到天杀的汉灵帝继位之前的高度,但这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至少在当今天下,谁还敢不尊天子?

  卫府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所以,如今非但朝廷所赐封的官职更加神圣权威,而且在赵旻的压制之下,全天下都不敢再滥封将军号……

  人家卫府已经明摆着要抵制、甚至是针对滥封做文章了,谁还敢跟卫府对着干?

  人固有一死,但谁都不愿意主动找死。

  比如说袁绍,官渡之战后,天下人都看到了,袁绍麾下再无将军,惟有中郎将、校尉,还都是隶属于大将军幕府的幕职。

  这虽不符合大将军幕府规定之编制,但已是袁绍颇为难得的让步。

  按照东汉官制,大将军只能任命其人幕府部曲一校校尉一人,一校五部之军司马五人。

  顺帝即位,又以皇后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如三公焉。

  (大将军幕府置)长史、司马皆一人,千石。本注曰:司马主兵,如太尉。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本注曰:职参谋议,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

  本注曰:此皆府员职也。又赐官骑三十人及鼓吹。

  其(大将军府)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

  摘自范晔《后汉书之百官志》

  单论兵力,袁绍又哪里只有一校?

  综上所述,这满场的金印紫绶、银印青绶,竟然使袁绍一众故臣们…感激涕零。

  甚至…原本矛盾极深的河南、河北士人集团,在这一刻都显得其乐融融。

  赐官服、印绶完毕之后,赵云将圣旨交给沮授,复又向袁绍的一众故臣们躬身抱拳。

  “而今云与诸君既为同僚,则云有一言不得不声明。”

  沮授、逄纪、许攸三人带头向赵云行礼。

  “右将军(赵云官职始终未变)但说无妨!”

  赵云神色骤然一肃。

  “诸君先前皆为汝阳贞侯袁公之重臣,云盼诸君勿使袁公之“贞”蒙尘!云言尽于此,请诸君好自为之!”

  言罢,赵云向众人深施一礼。

  众人还礼之后,各自离去。

  片刻之后,此地仅剩沮授一人。

  赵云含笑向沮授做了个“请”的手势。

  二人在魏郡太守衙署中的一间静室中坐定,沮授便作揖问道。

  “子龙,先前颖川郭公则曾数次冒犯君与令侄…”

  赵云扬起袍袖,制止沮授继续说下去。

  “公与兄,郭图此前为袁公效忠,如此无可厚非,此乃公仇而非私怨也。而今袁公仙逝,往事一笔勾销即可,还请公与兄今后勿再提及。”

  沮授闻言,彻底放下心来。

  “如此甚好!老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惭愧!惭愧!太子太傅高风亮节,老夫心悦诚服!

  唉!先前老夫曾小觑于太子太傅,如今看来,实乃老夫心胸偏狭、无识人之明矣!

  还望子龙代老夫向太子太傅赔罪,待老夫赴许都后,亦必当面向太子太傅谢罪!”

  这就是东汉版的“我格局小了”和“莫欺少年穷”。

  言罢,沮授长身而起,向赵云深施一礼。

  赵云忙不迭起身扶起沮授,旋即深揖还礼。

  “公与兄言重矣!兄有所不知,阿旻时常对云称赞,言兄实为袁公之张子房也。”

  以留侯张良夸人,在两汉是对谋士的最高赞誉。而且……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是以,沮授忍不住微笑自谦。

  “太子太傅过奖也,老夫焉能及留侯之万一邪?唉!太子太傅兼资文武、雅量高致,老夫有眼无珠哉!”

  赵云请沮授进来,可不是来花样拍马屁的。何况郭图之事不值一提……

  赵旻这个苟哥,在顺利收复河北、并稳定河北局势之后,有的是办法整治郭图,甚至于……

  整治郭图,都不用苟哥出手。因为在卫府,还有一个叫张郃的!

  所以,沮授、赵云二人一番互相吹捧之后,赵云便继续沟通正题。

  “公与兄,国不可一日无君,州郡亦不可一日无首,是故,公与兄以为,何人可任冀州刺史一职?”

  这就是苟哥的高明之处。

  其人将冀州刺史的决定权,交给冀州人自己。

  如此一来,冀州人便不能不全力配合,由他们自己所推举出来的这个冀州刺史。

  而且,冀州人还不可能主动放弃这个决定权。

  因为此事,关乎他们自己家族的未来命运!

  是以,沮授闻言,冷汗登时涔涔而下。

  其人擦了擦额头冷汗,有些患得患失地看向赵云。

  “子龙,兹事体大,非老夫一人可决也,请容老夫与河北各家商议一番,两日后再告知子龙如何?”

  赵云笑了。

  “公与兄不必如此心急,一旬之后公与兄再相告亦不迟。在此期间,便由云暂代冀州刺史之职、处理冀州军政。”

  沮授闻言大喜。

  “子龙亲自坐镇冀州,实乃河北之大幸!子龙放心,某等河北人士必全力协助子龙!唉!若非“三互法”,子龙任冀州刺史可谓众望所归也!”

  赵云连连摆手。

  “公与兄慎言!“三互法”乃皇汉祖宗所立,某等万不可非议!”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再来看徐荣一方的军事力量。

  徐荣是董卓麾下名将,以幽州出身在凉州集团中一路官至中郎将,成为与牛辅、董越、段煨等人平级的高级将领,可知必有过人之处。

  (公孙度)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魏书公孙度传》

  荥阳之中,徐荣凭借一路人马粉碎了联军主力,打得关东诸侯闻风丧胆,卫兹、鲍韬等人命丧当场,连曹操的坐骑都被乱箭射死(见《曹洪传》),险些不保。

  照此看来,徐荣一方的兵力总数应不为少。虽然《武帝纪》对荥阳之战极为避讳(属于曹操的履历污点),刻意隐去了徐荣的兵力记载;但从魏尚书缪袭创作的《战荥阳》歌词中,依然可以窥见端倪。

  在缪袭笔下,战役开始阶段,“战荥阳,汴水陂;阵未成,退徐荣”,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二万骑,堑垒平;戎马伤,六军惊;势不集,众几倾”。

  战荥阳,汴水陂;戎士愤怒,贯甲驰。陈未成,退徐荣,二万骑,堑垒平。戎马伤,六军惊;势不集,众几倾……同盟疑,计无成。赖我武皇万国宁。--《战荥阳》

  照此来看,徐荣麾下的主力是“二万骑”,他凭此冲垮了联军营垒,导致关东诸侯“势不集,众几倾”。

  按双方的兵力对比来看,关东联军至少在三万以上(鲍信两万,曹操加卫兹五千、还有二袁、张邈等人),那么徐荣麾下的兵士数量应该与歌词记载出入不大,至于这两万士兵是否均为骑兵则有待商榷。

  袁绍经营河北十年,兼有乌丸相助,也不过凑出“骑万匹”;公孙瓒亦然;至于黑山张燕,号称人众百万(见《后汉书朱儁传》),实际骑兵数量亦不过“数千”。

  (袁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魏书袁绍传》

  (公孙)瓒步兵二万余人为方阵,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英雄记》

  (张)燕精兵万馀,骑数千。--《魏书吕布传》

  董卓虽然久在边地,又吞并了丁原的并州骁骑,但彼时能否凑出两万骑兵尚有疑问。

  何况即使董卓真有两万铁骑,恐怕也不会尽数交给幽州人徐荣管辖。尤其是在董卓自有凉州心腹胡轸、段煨、李傕等人的背景下。

  初(孙)坚讨董卓,到梁县之阳人。卓亦遣兵步骑五千迎之,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其余步骑将校都督者甚众。--《英雄记》

  照此论之,荥阳之战中,徐荣的兵士数量大抵在两万上下,至于是否皆是骑兵,则有待商榷。或许是《魏书》刻意夸大敌情,为曹操战败寻找借口。

  当然,这也侧面佐证了所谓的“曹操独自鏖战荥阳”乃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如果没有联军诸侯的帮助,单凭曹操与卫兹的五千人马,恐怕早已被徐荣尽数斩杀。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一百七十二章 将军战东北,壮士征漠南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