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西域出首战,异乡定初捷7
云垂赏竹涛2025-08-08 16:093,687

  赵旻在宣布散会之后,一众猛将便急匆匆召集各自部曲军官,将“大胜、完胜、立不世之功”的精神逐层下达。

  其后,荀攸、满宠、刘晔、徐庶…等一众谋士,则拉着班归这个向导,与众猛将们一同商议如何用兵…

  卫府最不务正业的主公赵旻,这时终于没有再忙于抱美人安寝…

  好吧,他们“一家四口”也在召开“家庭会议”。

  大家长赵旻神色肃然。

  “阿妤、阿彰、阿植,明日你三人紧随我身畔,须臾不可或离!”

  二家长卞夫人同样神色肃然。

  “夫君请放心,妾必妥善照看阿彰、阿植。”

  两个孩子一脸恭敬。

  “阿父…先生、阿母,孩儿谨遵二位大人教诲!”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俩孩子将来一定蔫儿坏。

  见爱郎并未反对,卞夫人决定实锤…

  “阿彰、阿植,为母既已改嫁从文,你二人改口亦无不可。”

  俩小子登时喜笑颜开、跪倒向赵旻稽首。

  “孩儿拜见阿父!”

  值此大战将至之际,赵旻并不计较自家老婆的这点儿小心思,是以其人颔首。

  “请起!你二人切记,今后当众决不可如此称呼!”

  曹家、夏侯家一众人皆在此,俩孩子如此改口确实不合适。

  反正赵旻已经认下这俩儿子,称呼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俩小子极为乖巧地应是起身,卞夫人也随二人离去。

  赵旻虽极为不舍…奈何佳人来了月事、且明日还有一场正经的大战,是以赵旻也只好亲自将母子三人送出营帐。

  卞夫人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因为母子三人刚离开不久,卫府众人便进了赵旻的营帐。

  众人反复商议一番后,方才各自散去安歇、留苟哥一人和衣而眠。

  翌日卯时,即便在睡梦中也依然在咬牙切齿、摩拳擦掌的卫府铁骑,在披甲戴胄后,迫不及待地翻身上马,向乌孙人的王城疾驰。

  五万铁骑的身影根本无可隐藏,何况赵旻和卫府众人也根本不想隐藏行踪,于是乎…

  亮明大纛旗帜、西域人一望便知是汉人的铁骑,便堂而皇之、浩浩荡荡杀向乌孙人位于后世伊犁大草原正中心的王城。

  可想而知,乌孙人、周边的大宛人、大月氏人,乃至其他西域诸国的胡人,在亲眼目睹宛若海啸狂潮的大汉铁骑,如飓风过境一般杀向乌孙王城之时…

  他们心中是何等的震惊和惶恐。

  天知道这支无边无沿的铁骑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当大军疾驰大半天、抵达乌孙王城城下时,乌孙人的军队甚至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换言之,面对这如天降神兵般的卫府铁骑,他们一脸震惊加懵逼。

  于是乎,此战的战果可想而知。

  这是独属于虎豹骑的表演。

  张辽长笑一声,从容淡定地率一部千余虎豹骑铁骑突出,冲向对面那匆匆集结、阵型凌乱的乌孙人骑兵。

  尽管此时,乌孙骑兵已有近五千之众。

  然后…

  一场碾压般的一边倒战斗,开始了。

  八十步时,辽哥高喝。

  “挽弓上弦!”

  四十步时,辽哥大喝。

  “放箭!”

  箭矢如雨点一般射向乌孙骑兵,一时间人仰马翻、哀嚎连天。

  二十步时,辽哥暴喝。

  “掷手戟!”

  早已挂在虎豹骑盆领甲那如盆领口的手戟,被虎豹骑狠狠掷出…

  在连续远程火力覆盖之下,乌孙骑兵已渐渐溃不成军。

  及至两军接近短兵相接之时…

  辽哥挺起长枪一马当先,嘶声裂肺喝道。

  “换长戟,随我杀!!!!!!!”

  如坦克一般的虎豹骑,就此狠狠撞上斗志全无的乌孙骑兵,然后…

  军阵中掀起一大片血雨腥风。

  当虎豹骑凿穿敌阵、勒马转身正欲再次冲锋凿穿敌军时…

  仅余的不足两千乌孙骑兵已经胆寒。

  他们开始四散奔逃。

  然而…

  看了半天虎豹骑表演的卫府铁骑,难道是真来看戏的?

  于是乎,这场如成年人欺负儿童、碾压一般的战斗,在短短两刻钟内,便以五六千乌孙骑兵全军覆灭而告终。

  自始至终,赵旻及卫府一众猛将,除辽哥一人之外,都没有发出任何一条军令。

  换言之,他们看戏从头看到了尾。

  远远旁观的西域胡人中,胆子小的已经被吓尿了。

  胆子稍微大一点的,此刻只恨自己的马不够快,深恐卫府铁骑没杀过瘾,赶上来取下自己的大好头颅。

  至于那些胆子大又有些二百五的胡人…

  他们则拍手叫好、大声欢呼。

  “大汉万胜!大汉万胜!”

  这些人也不担心,乌孙人会不会秋后算账。

  总而言之,旁观的胡人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昔年那不可一世、叱咤纵横、曾先后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大汉铁骑,又回来了!

  然后,他们想起了陈汤那句豪言壮语: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那一部千余虎豹骑在看到乌孙骑兵溃逃之后,并未再追赶残兵,而是调转马头,径直向乌孙王城冲去。

  乌孙人眼看着这群杀神疾驰而来,哪里还敢继续傻站着?

  因此,虎豹骑所到之处,皆望风披靡。

  赵旻的战略目标、政治目标,就此轻松达成。

  经此一役,葱岭以东的西域诸国,哪里还有人敢对大汉再起异心?

  遑论与大汉为敌乎?

  因为: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那些桀骜不驯、轻视大汉的乌孙人,便是近在眼前的例子!

  晡时中,也就是下午四点左右,赵旻勒马缓缓停在乌孙王府前,冷冷地看着跪成一片的乌孙王公贵族。

  “说!何人曾轻视我堂堂皇汉?”

  跪倒之人中,无人出言。

  赵旻以马鞭随便指向一人,夏侯惇一把将那人扯了起来。

  “说!快说!”

  那金发碧眼之胡人哆哆嗦嗦指向其中一名锦衣华服者,声音发颤道。

  “国相!乃鄙国国相也!请大人息怒!”

  无论如何,总算有了个背黑锅的。

  于是乎,夏侯惇手起刀落,那国相人头落地。

  “今日便教你等牢记: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那头戴金冠、明显是乌孙国主之胡人连连叩首。

  “请大人放心,俺必时刻铭记在心!今后俺乌孙国必奉大汉为主、再不敢起丝毫异心也!”

  赵旻心知肚明,若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是以其人复又开口。

  “我等便在此城外驻扎十日,有不服我大汉者,大可前来复仇!你等不妨告知莎车、龟兹、疏勒、康居乃至大月氏,即便诸国联合复仇,我等亦无妨!”

  言罢,赵旻调转马头昂然离去。

  赵旻这番话纯属屁话。

  疏勒、龟兹、莎车等国,距位于伊犁河谷的乌孙王城有千里之遥,那些国家怎么可能在十日内赶过来?

  何况卫府铁骑军威如此之盛,那些实力与乌孙伯仲之间的小国们,谁还敢过来?

  千里送人头吗?

  所以,赵旻实际上等的,是乌孙国内的那些不知好歹之徒。

  这些人或许可说动隔壁的康居和大月氏人,联合起来攻打卫府铁骑。

  大宛国有班归在此,当然不敢起任何异心。

  赵旻明显是想一劳永逸,趁此良机将西域敌对势力一网打尽,如此方可实现西域的长治久安。

  赵旻相信,一定会有敌对势力赶来的。

  因为他在乌孙王城旁边驻扎,这就是在羞辱乌孙人。

  但凡有点儿血性的乌孙爷们儿,谁能忍?

  反正乌孙以游牧为主,牛羊遍野、绿草无垠,赵旻不担心没有粮草。

  是夜,乌孙城内一众王公贵族们彻夜未眠;城外,卫府铁骑们则连夜欢呼庆祝不休。

  【作者题外话】:建安二十四年(219)蜀军克汉中,刘备遂自立为汉中王。

  蜀汉群臣遂轮番劝进,而班次设置饶富深意。

  居首的是马超,其下依次为许靖、庞羲、射援;

  之后才轮到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等元从或新贵。

  这个顺序大有讲究。

  我们接下来说许靖。

  许靖曾是汉廷尚书郎,典选举,染指过中枢权力,彼时其在左将军府中担任长史(秘书长,首席幕僚)。

  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许)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蜀书许靖传》

  按法正的意见,许靖虽有名过其实之嫌,但重用此人可以“眩惑远近”,为观望不定的天下士人做出表率,符合刘备延揽人才的方针。

  是时,中夏人情未一,闻(刘)备在蜀,四方延颈。--《零陵先贤传》

  (法)正说(刘备)曰:“……(许)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蜀书法正传》

  庞羲是刘璋姻亲,由此人出面劝进,可以协调安抚新、旧两派人马的关系。

  议郎河南庞羲与(刘)焉通家,乃募将焉诸孙入蜀。--《蜀书刘焉传》

  (刘)璋长子(刘)循妻,庞羲女也。--《蜀书刘璋传》

  另,庞羲劝进时,其在左将军府的职务是“营司马”。这一职务在《三国志》及裴注中仅见于蜀汉政权。按赵云为“留营司马”时有权“勒兵截江”,可知此职执掌禁卫,甚至可以执掌主君的“内事”(如赵云受命监视孙夫人)。

  先主入益州,(赵)云领留营司马。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云别传》

  “留营”中的“留”指留守后方,便如曹操在地方重镇的军府中设“留府长史”,诸葛亮北伐时亦在成都设“留府长史”一般。

  照此推断,庞羲的“营司马”,无疑有权戍卫中枢,为左将军幕府的要员之一。

  射援的情况与庞羲、许靖相似,也是左将军府的属员。

  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等一百二十人上言。--《蜀书先主传》

  射援之兄射坚曾为黄门侍郎,亦担任过刘璋幕府的长史;射援则是西州名将、太尉皇甫嵩的女婿;此人身份尊贵,比草莽出身的关、张更加适合作为劝进者。

  (射援)兄(射)坚,字文固,少有美名,辟公府为黄门侍郎……与弟(射)援南入蜀依刘璋,璋以坚为长史……援亦少有名行,太尉皇甫嵩贤其才,而以女妻之。--《三辅决录注》

  射援之下,是诸葛、关、张等刘备自行任免的杂号将军。关、张曾受过汉廷的正式敕封(关羽偏将军、张飞中郎将),不过劝进时二人使用的头衔是刘备擅署的杂号将军(关羽荡寇将军、张飞征虏将军),不再以旧日官职自居。

  曹公禽(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蜀书关羽传》

  (张飞)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蜀书张飞传》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等一百二十人上言。--《蜀书先主传》

  综上所述,刘备自立为王,遵循一定原则。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七十章 西域出首战,异乡定初捷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