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旻忍不住以手扶额。
步练师这是在搞什么?
然而……
其人旋即便想起一事。
于是赵旻追问赵甲。
“阿甲,陛下竟已允可步贵人如此胡来?”
赵甲苦起了脸,却看向董昭、荀攸二人。
后二者登时醒悟,当即躲进卫府偏厅回避。
赵甲这才压低声音道:“少君有所不知,陛下近日颇为宠幸,新晋之赵国两位王贵人,对步贵人颇有冷落之意。
由是故,步贵人赌气出宫耳。陛下自知理亏,又贪恋王贵人貌美妖娆,故准许步贵人如此胡闹。”
赵旻闻言,一时竟然无语。
刘协原本便已在扩充其后宫,去岁赵旻、刘备先后为大汉开疆拓土之后,刘协更加放飞了自我。
只是……或许是因为刘协前几年纵欲过度之故,是以其人迄今为止,也仅与其人宠幸的王贵人中的阿姊,生下一子,名为刘懿。
步练师之子刘熙,那是赵旻的亲儿子。
这王贵人姊妹,还是官渡之战后,时任东郡太守的刘备,用心为刘协敬献的八佾(音同易)赵国舞女中的一对姊妹花。
汉末,赵国出舞女,襄国出妖女。
赵国舞女,相当于明清时期的扬州瘦马……
或者,将其视为后世棒子国的练习生们,会更加贴切。
若非迫不得已,天下又有哪个父母,愿让自家女儿走上这条道路?
其中之万般苦、辛酸泪,可谓一言难尽。
但无论如何,这八佾赵国舞女进了宫城,多少也算是苦尽甘来。
只是,或许就连刘备这个老色痞本人都没想到,其人敬献于刘协的八佾赵国舞女,竟然有两佾一十六人,陆续被刘协收入了其后宫。
刘协如此做,也难怪会使伏寿,对其人心灰意冷、放弃治疗。
刘协最近宠幸的王贵人姊妹花,便是其中之佼佼者。
王贵人姊妹花中的阿姊,为刘协生下刘懿,也算是母凭子贵,加之这对姊妹花出自以盛产美女著称的赵国……
赵国,即赵王的藩国,为后世邯郸、邢台一带,邯郸至今都出美女。
总而言之,王贵人姊妹姿色即倾国倾城,又颇为擅长歌舞,而且还是姊妹花……
咳咳,其中细节请诸君自行想象。
刘协对这二女颇为宠幸,因此这二女仅仅四年,便从舞女,飞跃枝头成为了仅次于皇后的贵人(相当于后来的贵妃)。
步练师虽然姿色胜出这二女许多……
但一来步练师早已心有所属(赵旻早已偷走了佳人的芳心);
二来步练师终究不是舞女出身,不如王贵人姊妹放得开。
是以,步练师虽为刘协生下一女一子(实际都是某个苟哥的骨肉),但步练师,还是不如王贵人姊妹受宠。
于是乎……
与赵旻相见极难的步练师,索性趁此机会,打算出宫私会爱郎赵旻。
无言片刻之后,赵旻叹了口气。
“阿甲且回宫向步贵人复命,待我安置妥当卫府公务,便进宫护送步贵人。”
赵甲行礼应是后,便匆匆而走。
赵旻径直走入偏厅,见董昭、荀攸这两个……半老头子一脸促狭之色,便知此二人定然已八卦一番。
果不其然。
董昭嘿嘿一笑。
“难怪主公此前与皇后传出流言,哈哈,空穴来风,岂非无因?”
荀攸一脸坏笑。
“主公须当心,再与步贵人传出流言。哈哈,而今许都士民,皆对此事颇为热衷。”
赵旻没好气地挥了挥袍袖。
“二位先生休要取笑于我!”
说着,赵旻神情变得肃然起来,向这两个老不羞躬身行礼。
“二位先生,冀州、幽州之事,万万不容有失。”
董昭、荀攸二人肃然还礼。
“请主公尽管放心!某等定尽心竭力!”
待赵旻走后,董昭、荀攸二人相视嘿嘿一乐,然后方才开始做事。
宫城内,换上一身朱色武官朝服的赵旻,扶着腰间佩刀,率领一众虎贲,亲自护送步练师出宫。
长秋宫内,赵慎鬼鬼祟祟地,向伏寿禀报了此事。
伏寿紧紧蹙起眉头,喃喃自语。
“步贵人莫非……”
这个话茬,即便再给赵慎一万个胆子,其人也不敢接。
于是,其人索性装作没听到。
然而……
疑神疑鬼的伏寿,却并不打算放过赵慎。
“阿慎!依你之见,太子太傅是否与步贵人有染?”
赵慎闻言,惊起一身白毛汗。
伏寿固然不能惹,但赵旻难道就很好惹吗?
赵慎唯唯诺诺、支支吾吾、期期艾艾道。
“这……请皇后明鉴,仆委实未见太子太傅与步贵人,有何亲密之举焉。”
伏寿蹙眉思忖良久,方才缓缓颔首。
“谅太子太傅亦不敢!”
赵慎仍然不敢接这话茬。
但是!
伏寿骤然道:“阿慎,你密遣心腹,暗中跟踪太子太傅、步贵人,我要看一看,此二人是否当真清白!”
赵慎如今,只后悔自己做错了一件事。
若非如此,自家主母又岂会蓦然怀疑步贵人?
然而事已至此,赵慎惟有听令行事。
其人顿首听令之后,顾不得擦自己额头上密布的冷汗,便匆匆而去。
待其人走远,伏寿幽幽一叹。
“步练师!你当真敢与我作对?亦或是……你亦与阿旻……”
龙王庙这种祭祠,在古代农耕社会比比皆是。
似许都这种两面环水之都城,自然更是如此。
因此,赵旻一路护送步练师出城向东,走到了鸿沟旁,一处香火极旺的龙王庙前。
赵旻扶着腰间环首刀,警惕地环顾四周;
步练师则被其宫中婢女、黄门冗从扶下车辇。
因此地行人极多,是以二人目光,始终未有任何接触。
赵旻当前而行,向龙王庙中的庙祝低声叮嘱几句之后……
仅仅片刻不到,这座偌大的龙王庙中,便空无一人。
步练师与其婢女、黄门冗从,这才携带着香烛、灯油、一应祭品,走进龙王庙之中。
赵旻自汗血马上,取下自己的长矛,并令虎贲、自己的亲卫、以及从北军军营调来的一屯百名虎豹骑,将这座龙王庙围得水泄不通。
然后,赵旻亲自持长矛,堵在龙王庙正门前,静静等待步练师祈雨完毕。
赵旻表面上神情冷峻,实则内心活动丰富多彩。
其人正默默吐槽:
妹子!明明是人家幽州、冀州干旱无雨,你拜许都的龙王又有何用?
而且,如果拜龙王有用,那还用得着治水吗?
然后……
赵旻便联想到夜空之天象,与大地上发生之事的关联,最后……
其人甚至想到了:
老子究竟是如何来到此时空的?
这个问题当然毫无意义,而且无解。
所以赵旻并未深入思考。
其人很快便想到:不知贾诩、步骘二人,如今是否已至凉州武威郡、益州蜀郡。
铸币一事,已然势在必行!此事万万不可出任何差错!
赵旻看了看天上骄阳之后,索性持着长矛,唤来十余名亲卫,走进龙王庙之中。
其人蹙眉远远看着,步练师等一行人颇为虔诚地跪拜龙王殿内之泥胎,心中颇有些无语。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谈关侯,廖立大骂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
谈刘备,廖立又骂备:“徒失三郡,几丧一州”;最可畏者,是立说:“使关侯身死无孑遗”。
谁使关侯身死无孑遗?结合上下文,毫无疑问是说“刘备使关侯身死无孑遗”。
廖立这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直接给自己的仕途判了死刑。诸葛亮将其废徙汶山,终老蛮夷之间。
注:汶山郡,蜀郡北侧新划分的夷汉杂居治所。见《蜀书九陈震传》。
廖立是先主亲手提拔的才俊,又是荆州大族,才干伯仲于蒋琬、费祎,自诩诸葛亮之亚匹。不料这番浑话,竟直接终结了自己的仕途。
可见,“羽之骄矜”、与“关羽之死”(尤其是牵涉到“刘备不救”),至少在诸葛亮秉政时期(223-234),是季汉不能触碰的禁区。
关羽谥号颇怪,可推敲之处甚多。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