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西域出首战,异乡定初捷1
云垂赏竹涛2025-08-08 15:183,988

  在赵旻前世,其人在边疆建设、戍守多年,对这些化外之民的习性再了解不过。

  彼处之民民风剽悍、且反复无常,他们今日管教、明日复犯,似乎永不知悔改。

  注意:那可是教育普及率高到逆天的神州后世!

  即便如此,也还是难以改变生活在环境恶劣、生存不易之地的百姓。

  似乎在边疆之地,百姓便突然变得刁狠奸滑、冥顽不灵一般。

  其实不然。

  管仲有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及解决之道: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说白了,这一切的原因只因一个字:穷!

  诚如某电影男主角所言,这世上只有一种病…

  穷病。

  同样的化外之地,领导者若把人均收入搞上去,老百姓同样也能知礼义廉耻,甚至比中原之地的百姓更懂!

  当老百姓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家人都难以养活之时,哪里还顾得上做人的底线?

  于是乎,内卷、争抢有限的资源,便成了一种必然。

  如今的西域,正是这样。

  赵旻的确是想实施羁縻之策,但羁縻的前提,是首先把这些剽悍、反复无常之民打怕、打服!

  借用伟大领袖一句名言概括:

  枪杆子里出政权。

  建国之初,漂亮国、老大哥都对我们虎视眈眈,甚至存心颠覆我们,是什么让他们态度大变呢?

  答案很简单:

  抗美援朝伟大胜利!

  我们的英雄前辈在上甘岭、长津湖英勇无畏、浴血奋战之后,才使老大哥态度一百八十度转折、并提供了无数无偿援助,也才让漂亮国对我们心生畏惧。

  从此,我们才算真正挺直腰板做人。

  大汉如今在西域的处境亦然。

  自无道的桓灵二帝时起,凉州便逐渐凋敝。

  虽有种暠及凉洲三明先后攻西域、定凉州、威慑杂胡,但谁都能看出,曾经武德鼎盛、如日中天的大汉,明显正在衰败。

  当大汉经历十余年乱世后,就连大月氏这种内忧外患严重的西域大国,如今都敢骑在大汉脖子上耀武扬威!

  赵旻焉能忍?

  所以,西域必须要打,要狠狠地打!打到西域诸国一听大汉的名字便瑟瑟发抖、惶惶不可终日!

  那么问题来了…

  先打谁?

  于是赵旻在说完这番话之后,便目光灼灼地凝视着班归。

  “归远侯,你以为,我等应先向何国兴兵?大宛国如何?”

  班归额头冷汗涔涔而下,当即拜倒顿首。

  “回主公,万万不可!大宛国始终视大汉如主焉!”

  赵旻嗤笑一声。

  “你且说一说,我等当先攻何国?”

  卫府众人似笑非笑地看着一副大汉文官打扮的胡人班归,皆未开口。

  情急之下,班归心中念头纷至沓来,然后…

  其人福至心灵,脱口而道。

  “回主公,俺以为,卫府应先攻乌孙!沿途之楼兰、车师、尉犁、焉耆、轮台、龟兹、姑墨、温宿等国,如有不服,俺亦可顺势打服其众也!”

  班归这番福至心灵之言,与赵旻不谋而合。

  不止因为这些国家都位于丝绸之路北道,也不止因为乌孙曾带头臣服于大汉,后又对大汉桀骜无礼,更不止因为乌孙如今压根儿不服大汉,更因为…

  班超时期的西域都护府,恰好就位于乌磊、尉犁之间,亦列水(如今伊犁河)流域,以及…

  乌孙东侧!

  两汉时期,西域抵达大汉之路,有一南一北两条道。

  班归所说的这条路,是北道。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

  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如今天山)、波河(如今塔里木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

  摘自班固《汉书西域传》

  自鄯善逾葱岭出西诸国,有两道: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摘自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班固与范晔的记载、分道方式虽有冲突,但地理、地名未改变。

  连霍公路,正是沿丝绸之路北道而建,路线如何,此处不再赘述。

  赵旻闻言霍然起身,长笑一声。

  “甚善!便依归远侯之言!定乌孙之后,我等便在定远侯征战之故地重设西域都护府!”

  言罢,赵旻目光炯炯地看向徐庶。

  “元直!取西域诸国地图!”

  徐庶作揖后,珍而重之地取出自己与张任手绘之地图。

  与此同时,赵旻也自袖中取出一份油布地图。

  接过徐庶的地图后,赵旻将两份地图拼凑到一起…

  这份地图便成了完整的西域五十余国地图,包括中亚的大宛国、康居,南亚的大月氏、身毒,乃至西亚安息国等五十余国在内的完整西域地图!

  包括对赵旻的神奇司空见惯的徐庶在内,卫府众人皆惊到瞠目结舌、口不能言。

  卞夫人美眸灿若晨星,目不转睛地脉脉凝视着爱郎。

  班归则忍不住凑上前,仔细端详起赵旻手中那被拼凑完整的地图。

  其人端详片刻后,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复又觑准自己国家所在的位置,并以其为参照物察看毗邻之国、至二关沿途之国的位置。

  约莫半刻钟不到,其人…

  面向赵旻,“噗通”一下跪倒在地、连连叩首。

  “主公乃神人也!俺先前曾对大汉存不轨之心,还望主公宽恕俺之重罪!俺今后必一心侍奉主公、忠于俺皇汉,再不敢起任何异心!”

  赵旻这幅地图,显然就是与西域实际地理完全吻合的标准地图。

  那么问题来了…

  赵旻是否曾去过西域呢?

  所以,班归认为赵旻不是人,他是真的狗…啊呸!赵旻是天神下凡!

  以是故…

  好家伙,因赵旻太过于神奇,班归居然连深深埋藏藏于自己心底的秘密都说了出来。

  他连自己可能因此事掉脑袋都顾不上了!

  这时,一众武将也陆续赶到此处。

  他们有些茫然地看到…

  班归保持跪姿,指着那份地图,激动万分地对一众新同僚道。

  “诸君!诸君!主公实为神人焉!主公所制之地图,确为大宛国及周边诸国地图!

  康居国之疆域分毫不差,且大月氏、安息国之位置、山川亦准确无比!主公如非神人,又焉知此详情乎?”

  言罢,班归复又向他那无良腹黑的主公连连叩首。

  “主公在上,请受俺一拜…不…百拜!”

  这就是古代版的“请笑纳我的膝盖”。

  班归唯恐一众新同僚无法理解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其人复又拿起两份地图拼凑合一,向刚刚进来的一众武将解释,自己那仿佛无所不能的主公手绘的这幅地图,究竟具备如何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诸君!诸君!有此地图,俺等便履西域如中原一般,昔年前汉之冠军侯霍嫖姚为何神勇无敌?盖因冠军侯辩路极准、善于出其不意之故焉!

  而今俺等既有此宝图在手,岂非亦可重现霍嫖姚之神勇、再创前汉之辉煌乎?诸君!

  开疆拓土、踏平敌国,如此丰功伟绩近在咫尺,皆因主公此图也!主公万岁!”

  如是般…

  众人本就怀疑苟哥不是凡人,此时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猜测。

  于是乎…

  包括卞夫人在内,卫府众人齐皆拜倒顿首。

  “主公万岁!”

  万幸这是汉末,不是宋元,更不是明清,“万岁”一词大多用于感慨、而非天子代称。

  苟哥登时飘飘然…

  他不是因为众臣属的崇拜而飘飘然…

  而是因为卞夫人看向苟哥的眼神中,满是痴迷和崇拜之色。

  苟哥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与佳人解锁新姿势和新玩法了…

  然而就在此时…

  【作者题外话】:苟哥对待西域的逻辑如下:

  你不听话、还贫富差距大,那我先把你打服、让你不能不听我的话,再慢慢改善你贫富差距大的情况。

  等你经济民生都搞上来以后,我再以圣人之道教化你、同时以武力继续威胁你听话,直至你们懂忠孝礼义廉耻。

  如此,西域定矣!

  而这一切又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所以,苟哥的策略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满满的都是套路啊!

  还是那句话:前面陈汤、班超等人做不到,后面李唐也做不到,不代表苟哥做不到。

  他有挂。

  西域之事,史籍记载颇为详细,云某不再赘述。

  苟哥之所以挑选乌孙人,原因其实特别简单。

  因为乌孙是如今的西域第一大国!

  这一章,咱们继续聊吴巨和交趾,也就是后来的交州。

  交州在今两广地区与越南北部。

  两汉时代,经济重心在黄河以北,交州属于极度不发达地区。

  统治者对交州的治理方式以“羁縻安抚”为主,对玳瑁、珍珠、犀牛角、象牙等土特产有较强的需求,与蜀汉“镇抚南中”(今云贵地区及缅甸东北)并征收盐铁、生漆相似。

  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吴书四士燮传》

  汉末丧乱时(184),中原王朝鞭长莫及,交州遂割据独立。

  最终出现了以“士燮”为代表的土著豪强家族,兄弟四人“并为郡守”,士燮以“绥南中郎将”身份“都督交州七郡”的恐怖景象。

  士燮家族的交州,实际就是自成一国。

  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吴书四士燮传》

  士燮不同于赵佗,其军事实力不足以保障全境安全,故先后依附于强势的北方政权。曹操部将张津、刘表部将赖恭,先后出任交州刺史。

  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后,刘表势力覆灭,曹操战败逃北,故交州地区的新任宗主,遂从刘备与孙权中产生。

  刘备翌年(209)“南徇四郡”,其中零陵、桂阳均与交州接壤;而孙权则很快遣步骘为新任交州刺史(210)。

  先主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蜀书二先主传》

  建安十五年,(骘)出领鄱阳太守。岁中,徙交州刺史。--《吴书七步骘传》

  不难看出,孙刘几乎同时进行的“南部战略部署”,实际是两家对交州的“势力渗透”与“主权声明”。

  彼时的吴巨,便处在“孙刘争霸南方”的大背景下。

  其辖区苍梧郡,与刘备占领的桂阳郡接壤。桂阳太守是刘备部将赵云;而吴巨本人又与刘备有旧。

  因此吴巨的政治立场,十分值得探讨。

  吴巨有割据野心,但立场亲近刘备。

  因为吴巨无传,故其“政治倾向”只能从散碎的史料中略加推断。

  前任交州刺史朱符死后,士燮兄弟“雄长一州”,实际以割据姿态独立。

  曹操遣张津为新任交州刺史,但“刺史治所”不在交州,而在荆州零陵与桂阳。亦可窥见曹操无心激怒交州的土著豪强势力。

  (曹公)授孙贲以长沙,业张津以零(陵)、桂(阳)。--《志林》

  另一方面看,零陵与桂阳实际处在刘表控制下,曹操故意“慷他人之慨”,实际也在驱虎吞狼,挑拨离间。

  张津很快被部将区景所杀。喻示曹操对交州的渗透,以失败告终。

  曹操势力退出后,刘表遣赖恭为交州刺史,遣吴巨为苍梧太守,将荆州势力插入交州。

  (张)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俱至。--《吴书四士燮传》

  问题是、吴巨与赖恭虽然同为刘表部将,却相互违戾不和。

  最终吴巨驱逐了赖恭,在苍梧成为一股半独立的势力;还与叛将区景,合兵一处,共同割据。

  (吴)巨有都督区景,勇略与巨同,士为用。--《交广春秋》

  区景,即之前提到的、杀害“曹操所署交州刺史(张津)”的叛将。

  不难看出,吴巨很有些割据的野心,刚戾难御。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六十四章 西域出首战,异乡定初捷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