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10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6:432,810

  其人见皇后、皇太子也在卫府大堂之上,心中登时暗暗一惊。

  这……

  皇后、太子为何亦在此?

  莫非朝廷欲对孙权动手乎?

  这个老银币,不由自主地展开了联想。

  当然了,老银币表面上没有任何异样。

  其人恭恭敬敬地先后向皇后、太子、同为老银币的主公、诸位同僚行礼。

  然后,这个老银币问自家那老银币主公。

  “不知主公唤老夫前来,所为何事?”

  赵旻将铸币之事,大致向贾诩说明了一番。

  贾诩心中更加吃惊。

  毋庸置疑,昔年董卓铸币之事,正是这个老银币暗中撺掇。

  于是,老银币瞬间便点到了问题的关键。

  “铸币之事,还望主公务必慎之又慎!

  一者,铸币需大量铜,及充足之锡;

  二者,铸币之大范、小范(就是铸币所需的一组模具)若雕琢不精,则其文章、轮廓皆将粗劣不堪也;

  三者,主公若妄行五铢钱,恐将引发物价飞涨,此事殊为不智,请主公三思!”

  这真不能怪贾诩过于谨慎……

  实在是贾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因为在十五年前的初平元年(西历190年),导致董卓玩坏五铢钱的背后元凶,不是别人,正是他贾诩。

  可怜贾诩的初衷,只是为了给董卓筹措军费、以防这老贼当真下令,遣凉州兵卒挖坟盗墓。

  只可惜……

  贾诩将铸币之事,想得太简单了。

  贾诩不愧是祸乱天下之毒士,汉末有如此乱世,八成功劳都要算在其人头上。

  如今的赵旻,也想让这老银币完成自我救赎,洗一洗这老银币身上的罪孽、血污。

  以是故,赵旻在听到贾诩这番话后,便毫不意外。

  “文和先生多虑矣,铸币之事仅在许都一邑试行,兼且发行量有限,是以不会波及天下苍生。

  至不济,我亦可用绢收回此番发行之五铢钱,今后仍以谷帛为市便是。”

  贾诩这才放下心来。

  赵旻复又问贾诩。

  “文和先生可知,陇西郡、武威郡东南部是否有铜矿?”

  贾诩有些懵逼。

  “这……主公何出此言?凉州焉有铜山?”

  赵旻重重颔首。

  “文和先生,武威郡东南部、陇西郡西北部一带,皆有铜山。”

  贾诩这下子彻底茫然。

  贾诩是土生土长的凉州人,对凉州的情况较为熟稔。然而……

  其人委实不知,武威郡境内也有铜矿。

  刘嗣正要开口,却被伏寿抬起袍袖制止。

  “太子勿言!太子太傅既说凉州有铜山,那便是有!”

  伏寿对爱郎的了解,远超赵府那群小妖精……

  这也难怪,谁让伏寿霸占赵旻的时间最长呢!

  赵旻见众人都露出怀疑之色……

  其人也不急于辩驳,而是令赵贲自卫府书房中,取出凉州刺史部地图。

  将凉州刺史部地图展开之后,赵旻指着武威郡的鹑阴、祖厉、媪围三县(实际就是后世甘肃白银市)中的山脉,对众人道。

  “此三县之山脉中,铜储量颇丰,兼且矿脉较浅,开采难度不大。

  除铜之外,此矿脉中尚有铅、锌及银矿。此外,此三县之煤矿储量亦较丰足。”

  说着,赵旻看向贾诩。

  “文和先生,我为先生备齐匠人、以及一应之工具。

  请先生速作准备,及早赶赴武威郡,协助士元开采此地之矿脉。然则……

  文和先生须谨记,万不可为开采矿脉而耽误农事!否则,我必惟你是问!”

  初时,赵旻的语气尚且平静而缓慢,但说到最后,其人陡然间声色俱厉。

  饶是贾诩这个老银币城府极深、老奸巨猾,亦难免被赵旻吓了一跳。

  何况,赵旻说得极为在理,在如今这个乱世即将终结的时期,粮食仍是最为重要、不可或缺的物资。

  开采铜矿,哪里有种田丰收重要?

  于是贾诩这个老银币当下唯唯称是,不敢再出言辩驳。

  伏寿看着这一切,美眸中满是迷醉之色。

  佳人就喜欢这样的爱郎。

  赵旻挥挥袍袖。

  “文和先生请速作准备!及早赶赴武威郡!”

  贾诩躬身作揖后,同样匆匆而去。

  当然了,这个老银币心中嘀咕不休:

  这……主公如此急于试行五铢钱,莫非!

  老银币心中,突然醒悟过来。

  铸铜为币,再以币易绢,主公这是……

  老银币之间的频道,频率果然高度一致。

  于是乎,这个老银币嘴角微微一扬。

  原来如此!老夫懂矣!

  想通此事之前因后果后,老银币匆匆上车,而且催促车夫快马加鞭,速速回府。

  贾诩此刻,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看到,自己那老银币主公谋划成功时的那一幕场景。

  卫府正堂上,赵旻安排妥当铸币一事后,复又看向爱妾卞夫人。

  “卞夫人,幽州、冀州治水之事,便有劳你重点关注,有何紧急情报,还请及时相告!”

  卞夫人站起身盈盈一礼。

  “主公放心,妾必竭力为主公分忧。”

  最后,赵旻反复叮嘱董昭、荀攸二人,务必全力配合诸州治水工作,及时调配一应所需之人力、物力、财力。

  安排妥当一切之后,赵旻便随伏寿、刘嗣母子二人,一同向宫城行去。

  直至这一家三口走进长秋宫正殿之后……

  赵旻方才向伏寿、刘嗣母子二人,汇报了长安城西汉故宫的现状,以及施工进度。

  最后,赵旻这个苟哥如是总结道。

  “综上所述,皇后、太子,因前汉之宫城损毁极其严重,故而十年工期犹然紧张无比。仅仅宫城城墙之恢复,便需三至五年之久。

  其余部位,如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桂宫、北宫这五大宫殿群,因其台基已无法利用之故,是以,臣仍需常驻长安城、亲自督造。”

  伏寿闻言,本来含笑的俏脸,陡然间一沉。

  “太子太傅!你身为百官之长,焉可事事皆亲力亲为乎?如此,将来你如何还政于太子?

  况且,你既身为太子太傅,便应负起太子太傅之责!近两年来,你可曾辅导太子?”

  赵旻很想辩驳两句:

  老子不是百官之长,百官之首那是杨老头儿,实际的丞相是荀令君。

  而且,老子也并非没有辅导太子,老子只要在许都,白天几乎都在宫城……

  好吧,这些话,赵旻也只敢在心里念叨念叨。

  否则……

  伏寿可就不只是沉着脸这么简单了。

  赵旻思忖一番后道。

  “皇后所言极是!然则……今岁不同于往年,幽州、冀州旱情将至,兼且长安城宫城修复之事已然迫在眉睫,是故……”

  赵旻话还没说完,长秋宫正殿殿门处,便传来了大长秋赵慎的声音。

  “启禀皇后,司隶校尉程公求见!”

  赵慎此言一出,伏寿、赵旻、刘嗣三人同时一怔。

  虚岁已有六十五岁、比伏寿亲爹伏完犹要年长的程老头儿,求见伏寿倒是没有什么问题,更不可能传出什么闲话。

  问题是……

  程老头儿求见伏寿,所为何事?

  要知道,程老头儿可是赵旻卫府的一分子。

  伏寿顾不上继续与自己老公拌嘴,当即朗声道。

  “速速请程公进殿!”

  殿门处,虎背熊腰、五大三粗的程老头儿,利索无比地摘下佩剑、脱掉步履,匆匆走入殿中。

  “臣东郡程仲德,拜见皇后、拜见太子,参见主公!”

  一家三口陆续请程老头儿平身。

  之后,伏寿含笑问程昱。

  “不知程公见我,所为何事而来?”

  程老头儿哈哈一笑。

  “臣恭喜皇后,贺喜皇后!”

  苟哥心头骤然一跳。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孙权立国江东、已历三世。除汉廷敕封的“吴侯”,孙权身上还挂着刘备表奏的车骑将军、徐州牧;竟遭关羽连续侮辱,以至骇人听闻的地步。

  襄樊之战前关羽拒婚为一次;襄樊之战中关羽骂权为另一次。

  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蜀书六关羽传》

  羽忿其(权)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狢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典略》

  羽骂权为“狢子”。这是魏晋时期、北人对江东人的一种侮辱性称谓,意思近似于“狗东西”。

  注:貉(狢)是一种外形类似浣熊的犬科动物。

  注:后世小说家将两事合一,杜撰出“虎女不嫁犬子”,滥觞即此。

  关羽骄矜自负,乃至于此。

  羽不仅对同僚和同盟如此,甚至对刘备亦如此。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一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1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