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请君速入瓮,天下攻江东17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7:113,055

  在老子亲自领导、指挥作战之下,关羽、诸葛亮究竟有多强吧!

  美滋滋地幻想一番之后,趁着一众武将悉皆在场,赵旻复又下令。

  “此番某等沿中渎水至徐州广陵郡后,沿海路径直攻打吴郡吴城!”

  卫府众人纷纷颔首……

  经过这几年,卫府上下众人,如今皆对赵旻无条件服从;

  诸葛亮已知赵旻之打算,是以同样未反驳赵旻;

  关羽见诸葛亮未出言反对,加之其人与赵云交情不浅,便同样未提出反对意见;

  至于赵云,当然更不可能当众质疑赵旻。

  然而……

  与赵旻不熟、智商又有所欠缺的糜芳,却在第一时间提出了不同意见。

  “卫将军!愚以为,某等应抢占会稽郡,以孤立孙权之吴郡也!

  此外,孙权既已出兵攻伐南越国,卫将军为何不派兵增援?莫非卫将军欲行围魏救赵之故计乎?”

  赵旻颇不喜欢糜芳。

  此人在历史上,非但狠狠坑死了关羽,而且还将其兄长糜竺坑死。

  但如今赵旻、刘备这两方乃是协同作战,赵旻不愿与糜芳产生矛盾。

  所以,该有的解释还是要有的。

  当然了,出于保密需要,赵旻并不打算向糜芳吐露实情。

  于是赵旻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道。

  “子方将军不必为此忧虑。增援南越国之事,我另有安排,必保南越国无忧。”

  言罢,赵旻不再理会糜芳……

  反正自有诸葛亮向其人解释。

  赵旻看向自己麾下的一众顶级谋士及一流猛将,很快便挑选出来最佳组合。

  “元让、文谦、汉升、文远、令明、子文,你六人率五万精兵及虎豹骑,围攻吴郡吴县之吴城!”

  夏侯惇、乐进、黄忠、张辽、庞德及曹彰六人,同时起身、行礼领命。

  赵旻继续道:“公达先生、卞夫人,由你二人随此六位将军一同前往吴郡,并负责出谋划策!”

  荀攸、卞夫人二人同时起身行礼。

  “某等领命!”

  其实,这些人心知肚明:

  卞夫人哪里是去出谋划策的?

  其人分明是前去与江东细作们接洽、并收集整理情报的。

  卞夫人的主要工作,是在暗中策反,那些江东本土士人们,以及淮泗集团中的投降派。

  这些江东本土士人,在孙权麾下,是抵抗意志最弱、偏偏还掌握着重要兵力的那一部分人。

  尤其是在,如今孙权已派出大量淮泗集团之人,前往南越国的情况下。

  此时的吴郡吴城之内,江东本土士人、淮泗集团之间的均势,已然被打破。

  孙权以为,依靠其人的权谋诈术,完全可以稳住吴郡局势……

  但实际上,孙权此时,已经陷入一种,有些疯狂的赌徒心态:

  其人押上了手中几乎全部的筹码、试图孤注一掷。

  这不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赌徒心态是什么?

  综上所述,在这种背景、此等情况之下,赵旻、诸葛亮瞬间便不谋而合:

  事已至此,还玩什么战术?我等双方联合、直接一力降十会便是!

  当然了,仅仅做如此安排,还远远不够。

  于是赵旻继续调兵遣将。

  “颜良将军、公明、妙才、孟起,你四人率两万精兵,沿中渎水至大江,直取大江南岸、吴郡之丹徒、曲阿、毗陵、无锡四县。

  待攻下此四县之后,你四人径直赶赴吴城城下,与大军形成合围之势即可!

  而今已至腊月,孙权根据我等往年之习惯,必将认为我等不可能于此时出兵!由是故,吴郡而今定无防备。

  是以,我等此番行动务必要快!万万不可予孙权反应之机!否则,将有无数无辜之人,因我等与孙权交战而枉送性命!你等知否?”

  赵旻之所以选择此四人一同出兵作战,是因为……

  这四人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

  快!

  而且是极快!

  颜良擅长攻城拔寨;

  徐晃则是“长驱直入”成语的创造者;

  马超性如烈火,率军一向都是以突击为主。其人的风格是:

  如若可一战而定,则绝对不拖泥带水;

  至于“虎步关右”的神行将军夏侯渊……

  其人还需要赘述吗?

  四人领命之后,赵旻复又道。

  “子敬,便由你随此四位将军出征作战、献计献策!”

  这四人,是万万不能与程昱配合的。

  因为程昱是姜桂之性,老而弥辣,反而不如鲁肃沉稳。

  颜良、徐晃、夏侯渊及马超四人一冲起来,赵旻担心……

  这四人会将程昱也带飞。

  但鲁肃便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简言之,鲁肃相当于超级跑车后面的尾翼……

  那不是给超跑提速用的,而是增加风阻、努力向下压超跑,以防止超跑飞起来、导致驾驶员失控的!

  遑论鲁肃允文允武,而且,鲁肃在经过荀攸、程昱、贾诩熏陶之后,如今对战机的捕捉能力,已有明显提升。

  安排妥当这两路兵马之后,赵旻便不再继续调兵遣将。

  因为,尚有后手、底牌的赵旻,认为已经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于是乎,其人看向关羽、诸葛亮等人。

  “云长将军、孔明先生,我欲留下二位糜先生在许都恭候南越王之王驾,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赵旻的意思不言而喻:

  他实际是在问,您二位是打算跟随哪路兵马行动?

  诸葛亮闻言,第一时间看向关羽。

  关羽对此颇为满意,于是其人不假思索道。

  “子龙贤弟、孔明先生,你二人随某一同急攻丹徒城如何?”

  赵旻闻言,心道:

  漂亮!关公不愧为历史上“威震华夏”之名将!

  显而易见,做为千古名将之一,关羽已经看穿了赵旻的战略意图。

  关羽既然愿协助颜良、徐晃等四人突袭吴郡,那么诸葛亮对此同样毫无异议。

  如此一来,这一路兵马的阵容,便堪称美如画。

  武将有关羽、颜良、赵云、徐晃、夏侯渊、马超;

  谋士则是鲁肃与诸葛亮。

  历史上的三国,无论哪一方,都凑不出如此豪华的阵容,去同时攻伐某一地!

  赵旻突然觉得,这才是属于苟哥的真正幸福:

  委实是太有安全感了!

  这路兵马,已完全无需赵旻操心。

  一念及此,赵旻这个苟哥,幸福到想哭出来。

  赵旻收拾一番情怀之后,这才对程昱、钟繇、董昭三人道。

  “仲德公、元常公、公仁公,便有劳三位,为我卫府大军调配粮草、辎重及军械!”

  程昱等三人同时起身领命。

  “请主公尽管放心!”

  赵旻重重颔首后,复又扫视了一番卫府正堂……

  赵旻当然不可能亲自出征。

  别说伏寿一定会下诏禁止此事,就说刘备……

  刘备万里迢迢赶到许都,赵旻却出征在外?

  赵旻真当刘备脾气好?

  刘备可从来都不是什么好脾气之人!

  由是故,赵旻决口不提自己亲征之事,而是昂然直立,慷慨激昂道。

  “诸君!讨伐逆贼孙权之战,实乃卫府为大汉一统天下之最后一战!

  我等为此目标,已然同舟共济五年之久!江东百万苍生,亦已苦候我等五年之久!

  故而,此战我等不得不胜,亦务必大胜!惟其如此,我等方可谓终结此乱世焉!

  我于酉时为诸君饯行!明日卯时大军准时开拔,预祝诸君无往不利、旗开得胜、为天子一统天下!”

  偌大的卫府正堂上,霎时间只有一个整齐划一的声音。

  “为天子一统天下!”

  “为天子一统天下!”

  ……

  当晚赵旻赐宴、众人意气风发不提。

  翌日卯时正(凌晨五点钟),夜空无月,明星有烂。

  一列列威武雄壮的卫府骑兵,在漫天星河下、隆隆蹄声中,慨然出城。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权与亮书曰:“丁厷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蜀书十五邓芝传》

  其实往返吴蜀、奉使称意者,尚有费祎。

  只不过费祎“饮而不醉”,不能像邓芝那样,陪着孙权一起豪饮烂醉、吹牛打趣。

  孙权每别酌好酒以饮祎,视其已醉,然后问以国事,并论当世之务,辞难累至。祎辄辞以醉,退而撰次所问,事事条答,无所遗失。--《祎别传》

  可见“灌酒吐真言”的酒桌文化,大概自孙权时已发扬光大。

  介绍个常识,即“蜀国”本名“汉国”。

  刘禅朝廷内部自称为“汉”;

  而魏、吴两国则呼其为蜀。

  所以影视剧中扛着个“蜀”字大旗的场景,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蜀汉自称为“汉”,所以应该扛汉字大旗。

  注:战争情况下,魏吴会称蜀为“贼”。

  只有极其特殊的情况下,他国才会用“汉”称呼刘禅朝廷。

  比如陈震赴吴、庆祝孙权称帝时,因蜀国自降身价,允许“东西二帝并立”,吴国便在仪式大典上称其为“汉”。其余时间,均呼其为“蜀”。

  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无或携贰。--《吴书二吴主传》

  孙权的理由颇为冠冕堂皇,是“刘协废放山阳,汉廷已亡”,故不承认“蜀中汉廷”。

  权又呼备为“汉中王”,拒绝承认其帝号。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八章 请君速入瓮,天下攻江东18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