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一望无垠的火海!
海中的火海,与岛上由无数火把连成的火海,遥相呼应。
而可悲的是,后面的海船,因为一时来不及收起风帆,仍然被猎猎西风,鼓吹着撞入这片火海。
不到两刻钟,整只船队,便尽皆陷入火海之中。
这时,岛上之人齐声呼喝。
“速速下船受降!饶尔等一命!”
“速速下船受降,饶尔等一命!”
“速速下船受降,饶尔等一命!”
这声音仿佛带着蛊惑人心的力量一般,竟然当真使一艘艘火船上的人,纷纷跳入海中、并奋力向岛上游去……
这时,奋力逃生的人们方才发现自己海船搁浅、触礁的原因:
因东海退潮之故,这些岛屿周边的海域,水位明显下降了!
而这些海船上的人……也就是孙权的兵卒,大多为丹阳郡、庐江郡人,其余一小部分,还都是吴郡人。
而这些兵卒,对于会稽郡海域的水文情况,其实并不算熟悉。
遑论东汉末年的舟山群岛(彼时其名为甬东),其周边积沙、暗礁极多。
便是不退潮之时,其周边熟悉此地的渔民,也要小心翼翼驾船避开各种“雷”以及“坑”。
孙权一味追求出其不意,却忽略了自己如此做法,实则同样也是在出己之不意!
这一点,孙权便远不如刘备谨慎。
刘备在指挥船队走海路之时,一般都会远离大陆架、并避开各种岛屿,以免出现搁浅、触礁等等意外。
综上所述,甬东(即舟山群岛)是孙权自山阴城出兵时,避不开的必经之路。
孙权又因薛州的船队在海中巡逻之故,而不敢提前派出船队前去打探,加之孙权奇袭南越国心切……
总而言之,孙权派出的船队在此地触礁,是一种必然结果!
尤其是在,这只船队运气背到极点,刚好遇到甬东、也就是舟山群岛退潮之时。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此处海域仍未涨潮,露出处处暗礁、大片积沙;
无数艘海船,因船上满载粮草、辎重等易燃物之故,仍在熊熊燃烧;
但万幸的是,船上的兵卒,除倒霉催的、不小心陷入积沙中无而法自拔的极个别人之外,绝大多数皆已顺利上岸……
当然了,这些最终上岸之人,一未着甲胄、二没有兵刃,三因奋力逃生而体能消耗极大……
总之,基本上尽皆丧失了战斗力,虽然只是暂时的。
程普、韩当、黄盖、凌操、蒋钦、周泰、朱桓、吕蒙这八名猛将,本来在海船之上睡得正香,却骤然遭此大难……
这八人心中之愤恨、怨怒之情,便可想而知。
万幸,这八人运气都算不错,虽然逃生过程颇为狼狈,但总算没有陷入积沙之中、难以自拔。
但话说回来,这八人因穿着锦袍之故,都陆续被岛上的卫府兵卒,用力绑缚牢固之后,被押到了同一个地点。
然后……
他们便颇为意外地见到了一人。
那人,正是原孙策麾下头号大将、现任徐州刺史:
太史慈!
在火把欢快的火焰照耀之下,太史慈的脸色,显得有些明暗不定。
但在这八人看来……
太史慈此刻的脸上,始终挂着一丝轻蔑与嘲讽。
于是乎,做了不少亏心事、此番更是奔着偷袭而去的八人,纷纷羞愧难当地低下了头。
太史慈见状,只觉好气又好笑。
其人此刻,心中难免有些唏嘘:
若伯符犹在,江东焉可落入此等凄惨之境地?
见这八人此刻这般狼狈,太史慈顿时失去了与他们叙旧的兴致。
其人挥了挥袍袖,对自己的亲卫道。
“暂且带下去关押!明日我再审讯此八位故友。”
沦为俘虏的江东八将,心中虽暗暗叹息,却也不得不被太史慈的亲卫们,分别关押到了数个茅草屋之中、并严加看管起来。
太史慈无暇理会那江东八将,其人唤来薛州、甘宁、曹仁、曹纯、徐盛五人……
毋庸置疑,曹仁、曹纯、甘宁、徐盛这四名猛将,都是在接到赵旻密令之后,匆匆赶到此地的。
即便是远在江夏郡之甘宁,在顺大江而下之情况下,航行至此亦不过旬日也。
显而易见……
赵旻既然已知孙权之奸谋,又怎么可能丝毫不做部署、再为孙权奉上一个超级大礼包呢?
此时此地,太史慈借着火把光芒、海面上的火船,扫视了一番周边战场。
然后,其人方才问这五名猛将。
“薛都尉、子孝、子和、兴霸、文向,是役,某等共俘获败卒几何?”
五人纷纷报上各自部曲俘虏之兵卒人数。
太史慈略略一算,最后得出一个数字……
大约九万七千人。
尽管太史慈等人已经尽力避免伤亡,但还是有三千人,被永远地留在了此地。
太史慈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后,脸上露出灿烂、爽朗的笑容。
其人向这五人深施一礼。
“诸君,此战某等兵不血刃、大获全胜,皆因薛都尉谙熟此地地形、以及诸君献此妙计之故也!”
薛州、曹氏昆仲、甘宁、徐盛这五人,忙不迭向太史慈还礼。
“使君谬赞也!”
太史慈笑道:“诸君且稍做歇息,待明日,薛都尉、兴霸、文向尚需率五万精兵,尽速赶赴山阴城、接收会稽郡。”
薛州、甘宁、徐盛三人哈哈一笑,躬身领命。
太史慈复又看向曹家昆仲。
“子孝、子和,你二人明日亦需随我审讯、劝降被俘之将,且稍作歇息。我已安排妥当守夜之兵卒,诸君不必担忧。”
至此,这场持续了近两个时辰、一边倒的战役,就此宣告结束。
被俘虏的兵卒,皆被关押在岛上一处大山洞之中……
此时已是腊月初五的寅时。
尽管会稽郡的甬东(舟山群岛)处于亚热带,但此时猎猎海风吹拂而来,此地依然颇有几分寒意。
太史慈也担心,俘虏若处置不当,将会导致生病……
这可都是壮劳力,可用于屯田的壮劳力。
这些壮劳力,在缺乏青壮的丹阳郡,可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所以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孙权实则是在偿还,其人欠丹阳郡灾民的那笔巨额债务!
因一切皆已被太史慈安置妥当,是以一夜无话。
当然了,那被关押起来的江东八将,也一夜无眠。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一幕,居然会来得如此之快,而且如此猝不及防!
随着东方微熹,一轮红日欢快地跃出了海平线。
潮水再次涨了起来,干涸积沙中的小虾小蟹、海螺、生蚝,随着潮水,再次回归大海母亲的怀抱。
崭新的一天,终于来到。
昨夜海船的残骸,随着潮水浮沉不定……
显而易见,太史慈等人,出于某种目的,是不打算处理这些残骸了。
辰时二刻(早晨七点半),借着早晨短暂的东风、以及正在上涨的海潮……
薛州、甘宁、徐盛三人,率五万卫府精兵,乘坐卫府大海船,匆匆赶赴会稽郡治所山阴城。
孙权已经将原本驻守于会稽郡的兵力,几乎全部抽调一空。
是以,如今整个会稽郡,俨然处于不设防之状态中。
以是故,会稽郡几乎已成为,朝廷的囊中之物。
同一时间,太史慈、曹仁、曹纯三人,也开始逐一审讯、策反江东八将。
太史慈、曹仁昆仲这三人的说辞,大体上保持一致,而且策反起这八将,几乎毫无难度。
因为,事到如今,就连傻子都已经能看出来:
倒行逆施的孙权,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诸葛亮勤于职事,昼夜忙碌,为了蜀汉鞠躬尽瘁。
亮出琅琊高门,祖诸葛丰为汉司隶校尉,家门显赫,世仕州郡。
汉末丧乱避走荆州,沦为客籍侨姓,自嘲“布衣”,躬耕山野;但高门本色不减,每日正襟危坐,执礼肃穆。
亮每天穿着繁琐厚重的礼服,处理公务。导致汗湿沾衣,竟无一刻停止。
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亦劳乎!--《襄阳记》
亮对细节又颇为严苛,大小事务一并包揽。躬自操笔,夜以继日,最后消化系统崩溃,每日只能食三升米而已。
亮使至,(宣)帝问诸葛公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帝曰:“孔明其能久乎?”--《晋书宣帝纪》
注:计量单位差异,彼时三升米、折合今六百克。
司马懿闻讯,知道武侯命不长久,又嘲其事无巨细,不分轻重。
可笑懿一介逆臣,却妄谈忠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乱贼岂识忠烈之心?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