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看你的意思了,我也就是帮他出面做个恶人。”
“他也不指着靠差点没命来赚钱,但应该也是不想人伤着了,还要欠一屁股帐。”王大志依然是不冷不淡道。
“五百,你觉得能行,这事就当没发生过。”
“停在那里的货车,我马上去开走。”杨烁微微笑了起来。
王大志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为他所用,那就别怪他到时候下手过于残忍!
“既然你杨总开了这口,我就替他做主把这事给答应下来吧。”王大志稍稍迟疑了半分钟,憨憨的开口道。
杨烁点点头,带着王大志回了次日达物流的网点。
当着众商户的面,杨烁宣布,出于人道主义,次日达物流公司,对千里马物流那名受伤严重,需要做手术的员工,给予五百元钱补偿。
紧接着,杨烁拿出钱,和一张收款确认单,让王大志在上面签字确认并摁下手印。
“王老板,你对你的员工是真仗义,你这性格为人,咱们能做一辈子朋友!”杨烁竖起大拇指对王大志道。
“还是杨总你比我强,能和杨总做朋友,这是我的荣幸。”
王大志接过收款确认单,扫了眼,确实是他说过的那些说辞,一边和杨烁对话,一边在上面签名摁手印做了确认。
签完字,将单子递回到杨烁面前。
“你太谦虚了。”
“我还有不少事要处理,就不去医院看他了。”杨烁接过单子,脸上露出几分淡淡的笑容。
这,绝对算是王大志疏忽大意了。
他当着众商户的面表示赔钱,看起来是他吃了大亏,被王大志给教训了,应该算是丢了大面子。
毕竟,这里的三千个平方,全都是他的地盘。
但杨烁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他这面子丢的,他感觉很值!
能让王大志对他放松警惕,觉得他其实也就是这样,这个效果是他想要的。
但他更想要的是手里这收款凭条,以及众商户做了一次见证!
这将事情给定性下来了:王大志的员工确实受了重伤!
王大志走后,杨烁让回来了的司机小邓,爬上车将车子给挪开了。
在和王大志胜负结果没有定下来之前,杨烁决定,暂时做一个不会开车的老板。
让在场商户看到他会开车,却借口司机小邓不在没办法挪车,这有点不合适不是。
……
次日达物流的收货量,在次日,也就是免费的最后一天,迎来了一个最高 峰。
这一天,两台喷了新油漆的车子,不再是晚上跑,白天也开始跑了起来。
代收货款金额,三天时间,总共达到了十万元以上。
结束免费运货以后的第二天,次日达物流的收货量,有了一个明显的减少。
但比起刚开业,情况肯定是要好多了。
王大志的千里马物流,顽强的待在次日达物流公司的最角落。
因为没有货车挡住另一边的出口,车道恢复U字形,倒也不算是差位置。
王大志的收货量,比起之前,是有了一个明显的减少。
但当天下来,火车南站加上南家搪和上河街网点,愣是靠寄居在次日达物流公司的网点内,收到了能让一台机动三轮车装满的货物量。
对于这个结果,杨烁只能用一个强字来形容!
王大志靠着做人,靠着对发货方和收货方的优良服务,这是有了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杨烁在权衡过后,放弃了用‘小道’去解决问题。
他作出决定,随车出发,去次日达各地区的网点亲自看看,将面对收货方的服务态度给提升上来。
潭州市作为收货的主战场,这边的服务质量,在他的亲自坐镇,学习并改良王大志经验下,已经是不输给王大志半分。
同时,去下面,也是了解一下代收货款的收取顺利程度,对代收货款制度,做出一个更明确的规范化管理。
毕竟,次日达最重要的使命,是要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流动资金。
……
当晚,杨烁跟着卢奇开的车离开了潭州市。
次日达物流接下来的收货量,暂时不多,无疑是因为免费的三天,提前将后面几天的发货量给透支了不少。
恢复到以前王大志能收到的收货量水平,这至少需要几天时间。
还有,在和王大志共存的情况下,以王大志表现出来的能力,应该也是不可能达到独占市场份额。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小邓开着一台货车来回跑,再加上有机动三轮车配合中转,暂时是足够了。
杨烁去各地区深 入了解市场信息,卢奇负责开的这台货车,算是成为了他的专车。
第二天上午,杨烁停留在莲城市,次日达物流的网点。
负责莲城市这边网点的人叫何鹏,杨烁让何鹏将全部员工给叫了过来。
“次日达物流公司开业了,还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我作为老板,我要感谢你们。”
“是你们的辛勤付出,让次日达物流公司迅速站稳了脚跟。”杨烁说完,稍稍顿了一下。
没有掌声,意识到没有陆晓峰在,掌声就不要想了,于是又接着道。
“对于工作方面,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各抒己见,可以和我提出来。”
“只要是合理的意见,对公司发展有利的意见,我一定会认真考虑。”
“对于公司现在的制度,觉得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大家同样也可以提出来。”
杨烁说完,七八个次日达物流公司的员工,包括何鹏在内,都是一言不发。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
“大家不要有什么顾忌,我不是老虎,我不吃人。”
“说的不好的地方,我一样不会责怪。”
“只要是说的合理中肯,我肯定会给奖励。”
“这奖励,可能是钱,也可能是升职的机会。”杨烁缓缓道。
这些员工,有白烁服装厂运输队里挑选过来的,也有在当地招聘了几个。
但他和这些员工以前是真的很少打交道,都不怎么熟,无疑是大家迟迟不肯开口的原因。
“杨总,那我说一个我的意见。”
“就是我们给客户送货到家里,有些客户只发一件货,地方又偏远,这是不是没有必要?”
“为了给他们送一件货,我们要跑很远的地方。”
“货少也送到家里这一点,是不是应该取消?”一个员工迟迟的开口道。
“你的意见很中肯,我等会给你答复。”
“你们有什么意见吗?”杨烁没有急着否定对方,转头问其他人道。
“我也有意见。”
“我们送货到客户家里,有些客户,让我们把他们的货物给搬到楼上去,这实在是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