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仅仅三天的时间,太子慕容珏去方家指责方子睿教子无方的事情就在京城传遍了。
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茶楼酒肆,人们见面的必须要先问上一句:“你听说太子方家那个庶子得罪太子殿下的事情了吗?”
“怎么可能没听说呢?方家一半的家财都赔给了太子殿下,你没看到那几间铺子都已经改了名字吗?”
“要我说啊,那个方家老爷也真活该。陛下都说了不能宠妾灭妻,他偏偏对那个庶子和家里的姨娘那么好。这下被太子殿下教训了一顿,可算是老实了吧!”
……
白芸偶然听到她们提起方家,所以便停下来听了一会儿,却没想到竟然听了这样的事情。
她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一年到头出门的次数用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若不是因为父亲生辰,她也不会出门买礼物。
但她没想的是,慕容珏居然做的如此过分。
当下,她东西也不买了,找人打听了方家那个铺子被慕容珏收走了,直接找了过去。
也不知道她运气不好还是怎么回事儿,她连着找了两个都说太子殿下不在,最后一个店铺的伙计告诉她,“殿下今日早晨来过,坐了有两三个时辰,方才离开。”
“谢谢。”白芸给那人倒了谢,顺便给了他十两银子。
“以后你家有什么好的玉箫劳烦去白府通知一声,可好?”
“好说,好说,多谢白小姐。”小伙计白得了十两银子,开心不已。
白芸微微笑了笑,然后转身离开。
她去了很多那些纨绔子弟去的地方,但都没有见到慕容珏的身影。
走了一圈下来,她才发现自己对他并不了解。
他每次都是想要出现就出现,想要离开便离开,她不知道能在哪里找到他,也不知道他喜欢做些什么,找他就跟大海捞针似的。
或许,他就是要让她碰壁,然后一点点磨光她的性子,让她向他妥协。
“呵呵!”白芸讽刺的笑了笑,萤烛之光如何敢同日月争辉呢?从一生下来便是输了呀!
她看着不远处的宫墙,毅然决然的走了过去。
守门的侍卫看到她,放下长刀,面无表情的问她:“来者何人?”
“在下户部侍郎之女白芸,求见太子殿下。”说话的同时她拿出了自己的那块阴阳玉佩。
侍卫看到玉佩,立刻变得恭敬起来,“殿下还未回宫,姑娘不如改日再来。”
“多谢告知。”白芸客气的行礼,然后收回玉佩。
她越发觉得慕容珏是故意为之,心中对他的恨为深了一分。
……
入夜,月明皎皎。
白芸一个人坐在窗边沉思:慕容珏想让她妥协却故意不见,莫非是为了什么更大的阴谋?
然而她转念一想,自己也没什么让他图谋的呀。
当今陛下一生只娶了皇后一个人,并未纳妃,也没宠幸任何女子。后宫中除了曾经夭折的小公主外就只有太子一个孩子。
所以他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皇帝和皇后对他宠爱有加,他不必结党营私,也不必借助别人的力量上位,所以她还真的没什么让他图谋的。
“砰!”
一颗石子从窗口滚落进来,它落地的声音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越发显得清脆。
白芸轻轻皱眉,“哪个猫儿狗儿的那么不懂事,大晚上的出来吓唬别人?”
“你骂谁呢?”慕容珏原本不想出现的,但听到她骂自己,就不管不顾的冲了进来。
“我给你三分颜色你就敢开染房了是不是?别以为我觉得你好看就不会和你计较,出去打听打听骂我的人都是什么下场。”
“对不起!”白芸垂着脑袋,无比真诚的说着。
“不是,你这……这……”慕容珏突然看到这样的白芸竟然还有一些不适应,但也只是一瞬间罢了。
“既然你知道错了,那你为什么不来找我?”
“殿下不必处处针对方家,说到底都是我的错。倘若不是因为我,方大哥不会没了亲娘,方大人也不必承受这次的无妄之灾。”
“呵!”慕容珏轻笑,“以为你低个头我就会放过你了是不是?”
“从前你对我爱搭不理的,还有之前我问过你那么多次你都不给我解释,现在知道错了,我告诉你,晚了。”
白芸轻轻抿了抿唇,然后紧闭着眼睛,一字一顿的说:“我跟他是同母异父的兄妹,所以我觉得自己亏欠了他,父亲也觉得对不起他,我们才会帮他。”
“什么?”
慕容珏完全没想到竟然是那个一个答案,“你,你跟他……怎么可能呢?”
方峄城的姨娘是清平乐的乐人,而白夫人出身于名门望族,是大家闺秀,两个人怎么可能是一个人呢?
“我爹娘同陛下的生母继太后一样都是百奚人,纪太后被抓进宫后,爹爹便想方设法成为先帝的暗卫,并且为他创建了清平乐,而我娘便是清平乐里的一位乐人。”
“曾有一次爹爹被人追杀,差点败露了行迹,是我娘将他藏了起来,并且为了帮他洗脱嫌疑,设法让方大人帮忙。后来,我娘便有了身孕,而方大人他家教甚严,不能在娶妻之前娶她,就让她住在外面的一所宅子生下孩子。”
“再后来,陛下遭人陷害,我娘她死遁入宫,直到陛下年满十五岁才出了皇宫。先帝不愿爹爹孤身一人,方家也没了娘亲的容身之地,所以先帝便做主为他们赐婚。”
“再然后,他们便有了我。”白芸说到这里,有明显的哽咽。
“所以,他们都觉得对不起方大哥,也亏欠方家。”
回京后她见过方子睿,虽然胆小懦弱,但对方峄城是真的好,想必他是很爱娘亲的吧。
慕容珏听完她的故事,感觉自己的人生都被颠覆了。
“你爹娘他们做了那么多,就为了让有百奚血统的父皇上位?”
“是。”白芸抹了抹眼泪,坚定的说:“太子殿下或许没见过亡国之人过得是怎么样的生活,他们为了仅存的希望可以不惜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