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大厦国大儒林渊
寂寞低手2025-07-28 18:192,479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陆上,大厦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静静地坐落于火影城西南方向,相距足足五万里之遥。这是一个纯粹的凡人国度,在诸多凡人国家之中,大厦国的地位举足轻重。

  大厦国幅员辽阔,占地面积高达三万里。与周边国家相比,它宛如一头庞大的巨兽,尤其是和翰国相比,更是展现出压倒性的优势。翰国虽也有一定规模,但在大厦国面前,却显得相形见绌。大厦国无论是从领土面积,还是综合国力来看,都远远超过翰国,是当之无愧的一等国。

  走进大厦国,映入眼帘的是繁华热闹的景象。都城之中,街道宽敞整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道路两旁,林立着各种各样的店铺,有贩卖精美绸缎的布庄,有香气四溢的酒楼茶馆,还有摆满了奇珍异宝的珍宝阁。

  大厦国的经济繁荣昌盛,商业贸易十分发达。其农业也极为兴旺,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了丰富的粮食作物,不仅满足了本国百姓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到周边国家,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军事上,大厦国拥有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士兵们个个英勇善战,纪律严明。坚固的城墙环绕着都城,城墙上布置着先进的防御器械,时刻保卫着国家的安全。

  在文化方面,大厦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在这里广为流传,文人墨客层出不穷。各种盛大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丰富多彩,展现出这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天,晨曦初照,大厦国国都的太学院门外便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众多百姓与参加今年科考的学子们早早地聚集于此,将太学院的大门围得水泄不通。因为,今天是大厦国科举放榜的日子,对于那些寒窗苦读十载的学子们而言,这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

  只见学子们或神色紧张,双手不自觉地握紧,额头微微沁出汗珠;或故作镇定,背着手来回踱步,可那不时投往榜文张贴处的急切目光,还是泄露了内心的忐忑。他们当中,有的来自繁华都市,自幼享受着优渥的教育资源;有的则出身偏远乡村,一路历经艰辛,怀揣着改变家族命运的梦想来到国都。十年的日夜苦读,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只为了今日能在榜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周围的百姓们也在热烈地讨论着,对这些学子投以期待与祝福的目光。一位老者捋着胡须,感慨道:“科举可真是个好制度,给了这些孩子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改变命运。”旁边的年轻人点头附和:“是啊,您看去年中榜的那个穷小子,如今都已经在地方上做了官,听说还颇有政绩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学院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锦袍的官员在众人的簇拥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出来。他手中拿着一卷黄绸,上面便是此次科考的榜单。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那卷黄绸,仿佛那是通往光明未来的钥匙。

  官员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榜单。“第一名,于洋,殿试甲等,赐进士及第……”当听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于洋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出身贫寒,父母皆是普通百姓,多年来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一路走到了今天。如今高中榜首,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从此将彻底改变,不仅能为家族带来荣耀,更能凭借自己的才能为国家效力。

  紧接着,其他学子的名字也依次被宣读出来。有人欢呼雀跃,兴奋地与身边的同伴拥抱庆祝;有人则黯然神伤,默默转身离开,眼中满是失落与不甘。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一场科举,都是他们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它见证了学子们的努力与梦想,也承载着整个国家对人才的渴望与期许。而那些中榜的学子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在大厦国的历史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在大厦国那巍峨庄严的皇宫之中,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御书房的金砖地面上,映出一片金黄。大厦国当今皇帝唐海龙正端坐在宽大的书桌前,神色从容,手中翻阅着几本奏折。不多时,太学院院首苏淮滨在太监的引领下,恭敬地步入御书房。

  苏淮滨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黑色儒冠,整个人透着一股儒雅的气质。他快步走到唐海龙面前,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沉稳:“微臣苏淮滨,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海龙放下手中的奏折,微微抬手,示意苏淮滨起身,说道:“苏爱卿,平身吧。今日唤你来,是想问问今年科考的情况。今年的科考状元于洋是哪里人啊?”

  苏淮滨连忙再次躬身行礼,恭敬地回答道:“回皇上,今年状元于洋乃是越城人。”

  “哦?又是越城人!”唐海龙听闻此言,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轻轻靠在椅背上,陷入短暂的思索,片刻后,疑惑不解地问道,“我记得越城这些年出了不少状元,可往前追溯,这个越城以前可是多年连进士都难出一个的。短短数年之间,变化竟如此之大,这些年到底是怎么了?”

  苏淮滨思索片刻,缓缓说道:“皇上,据微臣所知,这越城近年来变化巨大,与一人有莫大关系。此人便是越城有名的大儒,林渊。林渊自幼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却淡泊名利,不愿入朝为官。他回到越城后,倾其所有,创办了一所书院,名曰‘育英书院’。”

  唐海龙微微点头,示意苏淮滨继续说下去。苏淮滨见状,接着说道:“林渊在育英书院广收弟子,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心向学,皆可入学。他亲自授课,教学方法独特,注重培养学子的品德不论与实际才能。在他的悉心教导下,育英书院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这些学子不仅在学问上出类拔萃,更心怀家国,志向高远。所以近年来,越城在科考中屡屡崭露头角,为国家输送了不少栋梁之才。”

  唐海龙听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如此看来,这林渊倒是个难得的人才。虽不愿入朝为官,却以另一种方式为朕分忧,为国家培养人才,实乃大功一件。”

  苏淮滨点头称是,说道:“皇上圣明。林渊此举,不仅改变了越城的文风,更为其他郡县树立了榜样。如今,各地纷纷效仿越城,兴办书院,重视教育,这对于我大厦国的长远发展,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唐海龙目光望向窗外,神色坚定地说道:“教育乃国之根本,人才乃国之栋梁。朕定要好好嘉奖这林渊,鼓励更多有识之士投身教育事业。苏爱卿,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务必让林渊感受到朕的嘉奖与重视。”

  苏淮滨躬身领命:“微臣遵旨,定不负皇上所托。”

  唐海龙微微颔首,心中已然勾勒出一幅大厦国人才辈出、繁荣昌盛的美好蓝图。而这一切,或许就从越城的改变开始,从像林渊这样默默奉献的人身上开始。

继续阅读:第108章欧阳文清的学生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开局生命倒计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