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欧阳文清的学生们
寂寞低手2025-07-28 18:182,773

  欧阳文清在他穿越之前,便已与东方国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原本的世界里,她的业余生活与大多数人截然不同。

  当身边的人热衷于逛街购物,享受物质带来的愉悦;或是围坐在麻将桌前,在牌局的热闹中寻找乐趣;又或是在KTV里纵情欢唱,释放生活压力的时候,欧阳文清却沉浸在东方国学的浩瀚海洋里。

  她常常手捧着《论语》,细细品味着孔子及其弟子的智慧之言,感受着儒家思想中对仁爱、礼义的深刻诠释,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代的圣贤对话。

  《孙子兵法》也是她的心头好,那些关于军事战略、权谋智慧的篇章,让他惊叹于古人的卓越才能,从中领悟到的不仅是战争的艺术,更是为人处世、应对生活挑战的策略。

  还有那部卷帙浩繁的《资治通鉴》,宛如一部宏大的历史长卷,展现在她眼前的是无数朝代的兴衰更迭,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经验教训,洞察世事变迁。

  一次奇妙的穿越,让欧阳文清来到了这个陌生而又充满机遇的修仙世界。

  在历经波折,干掉华硕放并离开翰国后,她来到了大厦国的越城。

  越城的大街小巷,市井气息浓厚,然而,他她却注意到许多穷苦百姓家的孩子,因家境贫寒而无法接受教育,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欧阳文清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她化装成一个名为林渊的老学究开了一家学馆,专门招收这些上不起学的孩子。

  她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场地,筹措开办所需的资金。凭借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过往积累的一些能力,她终于在越城的一条小巷里,开设了自己的学馆。

  学馆虽然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几张简陋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墙壁上挂着他亲手书写的一些国学经典语句。

  当学馆开张的消息传出,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纷纷涌来,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欧阳文清站在学馆门口,看着这些孩子,心中满是欣慰。

  从此,每天清晨,学馆里便会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欧阳文清亲自授课,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论语》《孙子兵法》等经典中的智慧传授给孩子们。

  他告诉孩子们,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无论出身多么贫寒,只要努力学习,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在她的教导下,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更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他们学会了仁爱待人,明白了面对困难要勇敢坚毅,如同《论语》和《孙子兵法》中所传达的精神一样。

  欧阳文清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自己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件无比有意义的事情,他要用东方国学的力量,为这些孩子开启一扇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门。

  欧阳文清自穿越到这个世界,凭借着原本就极为深厚的国学功底,在教学领域大放异彩。

  成为修仙者后,她的学习能力更是远超凡人,如同开启了一道通往知识宝库的高速通道,对各类知识的理解与吸收速度令人惊叹。

  这使得她的教学水平在这个世界堪称一绝,那些被众人尊崇的所谓大儒,在她面前也黯然失色。

  在越城的这四五十年里,欧阳文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她所创办的学馆,宛如一座知识的摇篮,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子。

  每到科考时节,便是欧阳文清和她的学生们大放异彩的时候。

  她的学生们在科考中成绩斐然,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越城的科考之路。状元、进士不断涌现,为越城乃至整个大厦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这一切,不仅仅得益于欧阳文清对知识的精妙传授,更源于她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高度重视。

  她深知,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她不仅将国学经典中的智慧倾囊相授,更注重引导学生从这些经典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培养高尚的品德。

  她常以《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教导学生要胸怀坦荡,以《孟子》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激励学生坚守本心。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时刻铭记着品德的修炼。

  正因如此,从她学馆走出的学生,无论身处何种高位,都始终秉持着高尚的品德。

  在官场中,没有出现一名贪官污吏,他们廉洁奉公,一心为民,以自己的所学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人作奸犯科,他们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成为众人的楷模,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风气。

  曾经有一位学生,名叫林羽,自幼家境贫寒,在欧阳文清的学馆中刻苦学习。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他顺利通过科考,进入官场。在任职期间,面对诸多诱惑,他始终坚守着老师教导的品德原则。

  当地有一些富商试图贿赂他,以求在商业活动中获得便利,但林羽坚决拒绝,并严厉打击了不正当的商业行为。他的清正廉洁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也为其他官员树立了榜样。

  还有一位叫苏瑶的女学生,她凭借自己的才学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她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和高尚的品德,坚决抵制学术造假等不良行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欧阳文清所倡导的思想品德。

  欧阳文清在越城的四五十年,不仅改变了无数穷苦孩子的命运,更为这个世界注入了一股清流。

  欧阳文清的教诲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学生的人生道路,众多学子在她的悉心培育下,于大厦国的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其中,有三位学生尤为出众,声名远扬。

  御史中丞包容度,素有“铁面御史”的美誉。

  他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犹如一把利剑,直指官场的腐败与不公。在朝堂之上,包容度从不畏惧强权,只要发现官员有不法行为,他定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弹劾。

  无论是位高权重的权臣,还是皇亲国戚,都逃不过他那锐利的目光和公正的评判。他的弹劾奏章,言辞犀利,证据确凿,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闻风丧胆。

  在一次针对京城某位大员的贪污案调查中,面对重重压力和威胁,包容度毫不退缩。他深入民间,搜集证据,最终成功将这位大员绳之以法,一时间,“铁面御史”的威名传遍了大厦国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他也成为了正义的象征。

  边关大将军岳明峰,是欧阳文清的另一位得意门生。

  他自幼对军事谋略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学馆学习时,便刻苦钻研兵法。投身军旅后,岳明峰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屡立战功,一步步成长为镇守边关的大将军。

  在边关,他如同巍峨的长城,守护着大厦国的边疆,抵御着外敌的入侵。

  一次,北方蛮夷大举进犯,岳明峰临危不惧,巧妙运用所学兵法,设下重重埋伏。他亲自率军冲锋陷阵,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最终,以少胜多,击退了蛮夷的进攻,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和百姓的安宁。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投身军旅,为保卫国家而战。

  太学院教授孟子坤,也是欧阳文清学生中的佼佼者。

  他醉心于学术研究,对国学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在太学院,孟子坤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

  他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将欧阳文清传授给他的知识和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孟子坤常常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将历史典故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枯燥的国学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他还撰写了多部学术著作,对大厦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容度、岳明峰和孟子坤,这三位欧阳文清的杰出学生,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欧阳文清所教导的品德与智慧,成为了众人敬仰的楷模,也让欧阳文清的教育成就熠熠生辉。

继续阅读:第109章离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开局生命倒计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