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初步测算,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周边地市相关企业节约综合治污成本数以亿计,更能从根本上降低非法转移和倾倒的环境风险。”
严巡接过报告,没有立即翻阅,而是远眺着这片承载着巨大野心的土地。
风拂过他花白的鬓角,他的眼神深邃难明。陈青的这番阐述,将项目的意义从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提升到了区域环境治理和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度。这份格局,显然超出了常规的县域经济规划。
整个考察过程中,陈青注意到,那位在评审会上发言犀利的环保专家,在听到京华环境的技术方案和区域协同处理的构想时,眼中多次闪过认可的光芒,并不时与严巡低声交流。
考察结束,返回县行政中心的路上,陈青收到了李花打来的电话:“陈青,情况有点复杂。”
李花的声音透着严肃,“两件事。第一,之前关于你的受贿的谣言再次被翻炒,匿名举报信,直接寄给了考察组。”
陈青眼神一凝,果然还是有人坐不住。
“第二,”李花继续道,“网监部门和蒋勤那边联合溯源,已经锁定,最初发布和煽动舆论的IP地址,证据确凿,指向市委办的一位工作人员。柳市长意见,暂时按兵不动,收集更多证据。”
张淳的枪刚被打掉,支冬雷的箭又射了出来。
而且更加阴毒,试图在生活作风和经济问题上将他彻底搞臭。
市委办对自己有意见的,还敢在这个时候搅浑水的,都不用去猜就知道是谁了!
这场考察,既是项目评审,也早已沦为某些人打击异己的战场。
“我明白了,李姐。”陈青的声音异常冷静,“你按领导的指示办理,我这边会同步安排怎么处理。”
挂断电话,陈青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多线操作。
第一个电话就给市纪委副书记淡丹,希望她出具一份当初已经有了调查结果的结案材料,让人送到考察组驻地。
有了这份来自纪律检查机关的权威背书,瞬间就能瓦解举报信的杀伤力。
至于他到石易县工作,除了临西商砼之外,其余的事他连参与都没有。
想要嫁祸给他可不是说说就行了的。
而如果是非要扯上临西商砼的事,韩啸应该比他更着急。
而且,煽动这些的除了要搞垮他之外,对石易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汇报考察,完全不起任何作用。
他也相信严巡对这些会不屑一顾。
即便是陈青不在了,这份《构思》只要还在,谁来都一样。
所以,柳艾津既然说暂时不着急处理,陈青也就并不着急去应对。
和陈青估计的一样,严巡很清楚这些内斗的来源。
次来石易县收获太大,原本心里还有些犹豫,省里的硬指标要求,无异于是在要数据。
数据好做,但要做成实事可就不是凭借一份方案就能解决的。
《石易县县域经济发展构思》让省领导看到了光,然而严巡看到的却只是框架和概念。
在来之前,他并不抱多大的希望。
可来了之后,他从陈青这个县委副书记来主导汇报,以及完善的构思落地的方案,他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
所以,举报信乃至在汇报中张淳的反常以及后来石易县常务副县长董方和张淳的电话录音,就更加证实了他的想法。
这个年轻的干部,不仅在宏观规划上视野开阔,在具体的权力博弈中,也同样展现出了一种兼具原则性、灵活性与强悍执行力的成熟。
严巡内心对他的评价,悄然从“一个能干事、有闯劲的年轻干部”,提升到了“一个能谋事、能破局、更能扛事的帅才”的层面。
这种在明枪暗箭中依然能稳步推进工作的能力,有时候,比单纯做出一个漂亮的规划更难能可贵。
石易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构思,他要支持,而且是不遗余力的支持方案落地。
这既是满足了领导的需求,也为自己能借此从省发改委主任晋升到副省长主导县域经济示范,再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当工作人员把江南市纪委转来的《关于对陈青同志的举报问题核查说明》,稍稍翻看之后,看到上面明确指出“经初步核实,所反映的经济问题纯属诬告,已按程序结案”的字眼后,微微一笑。
“晚餐之后,通知一下陈青同志,如果有时间,让他过来,我们聊聊!”
......
傍晚,考察组在县招待所用餐后,严巡的秘书叫住了陈青:“陈副书记,如果有时间的话,严主任请你到他房间一趟,单独谈谈。”
陈青当即点头,“谢谢!我一会儿就过去。”
他没有说马上过去,而是需要向领导汇报。
内外交困的一天终于过去,而真正的、一对一的终极问辩,很可能就是从他去严巡房间开始。
尽管方案是他主导,但真正要拿出江南市和石易县的态度,这可不是他能做决定的。
离开严巡的秘书,陈青在招待所食堂外一个角落,拨通了柳艾津的电话,把严巡秘书所说的话告诉了柳艾津。
柳艾津丝毫没有迟疑,非常肯定的告诉陈青,“陈青,我相信你能处理好。不管严主任提任何问题、任何要求,结果只有一个,拿下‘样板县’的名额。”
陈青听完并没有任何激动的心情。
市里想要的是结果,他又何尝不是。
可,严巡会怎么说,会提什么问题,他无法揣度。
“领导,要不要问一问郑书记的意见?”
柳艾津果断的给出答案,“你不用管,回头我向他汇报,他也一定是这个意见。”
“那,好吧!我试试!”
“陈青,打起精神,我相信你!”
挂断电话,陈青长出了一口气,在夜幕的灯光下冲出很远的气雾。
转身走向县招待所严巡的房间。
走到门口,陈青整理了一下衣领,轻轻敲响了房门,内心绷紧的那根弦随着敲门的声,却一点一点的松弛下来。
门内传来一声平静的“请进”,他推门而入。
严巡的房间是县招待所普通的套间,他并没有要求增加任何设施。
外间的会客厅也是严巡的办公室,桌上摊开着笔记本和几份材料。
“主任,晚上好!”陈青率先开口问好。
严巡没有坐在办公桌后,而是坐在会客的沙发上,似乎并没有在研究材料。
看见陈青进来,伸手指了指对面的位置。
“坐。”他的语气依旧听不出情绪,但陈青却没有感觉到冰冷。
陈青依言坐下,身形没有一点僵硬,目光坦然。
他知道,此刻任何一丝刻意的谦卑或恭维都是多余的。
严巡没有绕任何圈子,直视着陈青,如同这一天来他的表现。
抛出了那个最核心、也最沉重的问题:“陈青,你的构想,我和专家们都仔细研究过了。很大胆,也很有前瞻性。但是——”
他刻意停顿,房间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省里如果倾注资源,将石易县树为‘样板’,就意味着没有退路。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陈青轻声道:“我知道。这不再是石易县的事,也不再是江南市的事。”
严巡点点头,“这是关系到全省县域经济转型和提升的探索方向。”
陈青尽管心里已经狂跳不止,但眼神却没有一丝闪避。
“严主任,我明白您的意思。”
严巡暗自又点点头。
陈青已经是县委副书记的职务,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基层干部,能做到处惊不乱,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我想问你,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个项目失败了......”
他也不再施压,带着询问的口气问道:“投入的巨大资源打了水漂,石易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一个负面典型……”
严巡顿了一顿,“这个责任,谁来承担?而你,扛得起吗?”
严巡的问题像一柄千钧重锤,直击陈青内心。
他的手,已经不受控制的紧紧一握。
严巡的问题已经不是他一个提案人可以回答的,也不是他能承担得下来,扛得住的。
虽然他明白,这个答案之后很可能“样板县”的名额或许八成就尘埃落定了。
尽管柳艾津无比坚定的给了他“支持”。
但那没有实质的,甚至连“任何问题”、“任何条件”围绕的都不是失败后的承担,而是拿下“样板县”的名额。
陈青犹豫了,他不能回答:我来或者我能!
两人之间的空气静默下来,似乎连空气都在掂量这个问题的全部重量。
严巡并没有催促,静静的等待着。
这个问题,别说陈青,就是他这个浸淫官场二十多年的老干部,也不敢说自己敢回答。
然而,在静默了一分钟后,陈青开口了。
“严主任,我明白您的意思。如果项目失败,给省里和市里造成了损失,带来了负面影响,我陈青,愿意承担全部责任。我会引咎辞职,绝无二话。”
他先立下了军令状,表明了最坏情况下的个人态度。
其实他很清楚,不管怎么回答,对他自己而言,都是无路可退的状态。
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利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