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大明的水力纺纱机方面的情况也都在尽力改善。
而对于朱允炆来说,当务之急则是进行另一种改革。
那就是商业的改革。
准确的说,是将大明这种小农经济的改革改变朝向海洋和陆地经济两手都要抓的改革。
首先第一点,丝绸之路就一定要跟上。
但因为大明才开国没多少年,想要将丝绸之路重新打开,这实在是有些难度。
并且,西域方向基本上大明现在最远也就是到了兰州。
说起来,中原再次控制西域还真是要到后世满清的时候了。
一想到这里,朱允炆也是有些生气。
但也没有办法,按照原来的历史时间线大明还真是在领土面积这一块。
活生生将西域给丢了个干干净净。
青藏高原也没有拿到手。
若是自己不主动出击,一旦到后面世界大趋势形成。
那时候沙俄还有准格尔这些国家,将大炮给架到兰州城下。
那意思就好玩了。
想到这里,朱允炆赶紧回到了内阁。
一进内阁,只见方孝孺和解缙正在整理奏章。
看到朱允炆进来,方孝孺和解缙赶紧走过来。
正要下跪,却是被朱允炆给拦着。
但他却没有说话,只是走到了龙椅上坐下来。
朱允炆还是第一次这样,这下给解缙和方孝孺吓了一跳。
见状,二人赶紧跪下:“陛下,若是臣等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
“还请陛下能够说出来,臣等改便是了。”
而解缙也是说道:“陛下,莫非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主忧臣辱,臣等自然是要为陛下解忧的。”
听到这话后,朱允炆笑着摆摆手:“与你们没关系。”
“对了,你二人起来吧,朕问你们个事情。”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这才赶紧起身。
然后只见朱允炆也是笑着问道:“你们给朕说说,自从唐朝失去西域以后。”
“到我大明,这西域多少年没回来了?”
听到这话,解缙赶紧掰着手指头说道:“差不多也有五六百年了。”
“是啊。”朱允炆叹口气。
方孝孺看了一眼,这才问道:“陛下,莫非是想要对西域用兵?”
“朕不单单是想要对西域用兵,朕还打算对青藏高原以及安南方向用兵。”
“只是,之前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对安南杀戮过重,只怕是……”
朱允炆的话,让两人也是没了话说。
洪武皇帝在的时候,确实对安南杀戮过重,以至于现在安南基本上已经与大明成了死仇。
而至于青藏高原和西域,西域因为花剌子模,所以一直都没有办法扩张过去。
至于青藏高原嘛。
那地方的气候太过恶劣,大明士兵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征战。
纵然是能从成都出兵,但最终后勤压力太大。
这也让大明很是难受。
因此,这大明上下的百官也都一致同意放弃整个青藏高原和西域。
至少现阶段是要放弃的。
但现如今皇帝忽然提起这个事情来,只怕是要打算对西域用兵了。
这才是两人有些担心的地方。
解缙也是拱手说道:“陛下,现如今我大明国力不够。”
“立国时间也不长,百姓也是需要休养生息。”
“前有燕贼叛逆,后有辽东朝鲜折腾,百姓也是吃够了苦。”
“现在好不容易能够休息一下,陛下是否……”
朱允炆看了两人一眼微微一笑:“朕也没有说要现在就出手啊。”
两人一听松了一口气。
不是现在就好不是现在就好。
要知道,秦二世而亡,隋炀帝也是二世而亡。
都是因为好大喜功,喜欢做一些事情出来。
现在倒是好了,若是朱允炆不这样做,那么倒也还好。
此时的朱允炆才是看着两人说道:“但这事情大明必须做。”
“朕有生之年做不到没有关系,但后世子孙要按照这个步骤做下去。”
“西域、青藏高原以及安南对于我大明江山的边疆防线非常重要。”
“若是能打通这三个地方,则可以打通丝绸之路,继续将大明的商贸路线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而有了安南,那么我大明便是可以组建庞大的商船和战船出海。”
“打开海上贸易路线。”朱允炆豪迈的说道。
“海上贸易路上?”两人有些懵逼。
丝绸之路这个自然知道,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的东西。
但这海上贸易路线?
就那海外之国,一群化外蛮夷,能有什么钱来做生意。
简直是让人发笑。
但是皇帝这样说,两人也不敢真的反驳,只能是小心的问道。
“陛下,这海上有什么贸易?”
“我大明也不是在南洋没有港口,就那一堆穷鬼南洋野人,哪里有什么做生意的商业价值啊?”
朱允炆哈哈一笑:“尔等还是需要睁眼看世界。”
现如今,按照时间点的话,正是地理大发现的前夜。
按照这个时间点来看,大明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让大明迎头赶上。
朱允炆现在必须做三件事情。
首先,就是科举制是不是要废除。
这一点上朱允炆暂时不敢想。
本身大明的社会就是如此,若是废除科举制,那底层寒门不能上升。
只怕是大明要翻天。
可是若不废除科举制,改变现有的学习知识,那又如何能引发工业革命呢?
总不能靠一张嘴吧?
别问,问就是华夏民族聪明。
反正一定会工业革命,至于要怎么才能工业革命。
不知道。
朱允炆没那么无聊,也没那么二逼。
在这件事情上面,必须进行慎重细致的分析和选择。
科举制肯定是要改变的。
毕竟不利于整个民族的发展。
但西方的天文学、航海学还有工程学以及建筑学、生物学医学等等民科。
说实话想要普及过来的话,实在是不简单。
就算朱允炆有心要这样做,但现在也没有现成的啊。
怎么没见西方使团来大明,给自己献上什么相关的文学知识书籍呢?
瞧不起我大明啊!
而且朱允炆还得想办法给大明培养一批航海专家出来。
说白了,就是要改变大明百姓安图重建的烂德行。
具备向外拓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