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北元兵力不低于十五万。
这下朱允炆也是忍不住叹口气。
就现在明王朝的压力,要说十五万明军也拿得出来。
但粮饷问题,还有就是武器问题。
国库内的钱虽然最近通过朱允炆的努力,也赚了一些。
但实际上真的没有多少。
基本上,大明三大公司成立后,想要日进斗金,想要发展出工业革命以后的关税来。
基本上还真就是需要至少三五年的时间才行。
很多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
国家的发展更是要以五十年甚至百年来计算。
所以,大明现在的国库基本上也不太够支持大规模的与北元战斗。
可现在的情况就是,北元已经南下了。
这不是你不想打就能不打的。
想到这里,朱允炆也是感觉有些头疼。
“马恩思,速速将魏国公还有沐昂等人叫来。”
“对了,内阁的几个大学士也一起。”
“还有就是通知兵部的人到朕这里来。”朱允炆说道。
“是,陛下。”
事态紧急。
不过半个时辰而已,所有人都全部到了皇帝的御书房内。
此时的朱允炆右手手指头则是放在桌子上有节奏的轻轻敲击。
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话,大家也都知道了北元南下的事情。
不过,此时的大家也都是没有什么好主意。
毕竟,战斗肯定是要战斗的,不是说不战斗就行了。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不管战斗还是不战斗。
皇帝能召集大家来御书房,那么事情肯定是严重到一定地步了。
此时的朱允炆这才是看向魏国公徐辉祖:“魏国公,北元南下进犯,你可有什么好的想法。”
徐辉祖赶紧走出来拱手说道:“陛下,此番北元忽然南下。”
“确实让人措手不及,毕竟北方燕贼刚刚平定。”
“百姓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这时候就算是朝廷想用兵。”
“只怕北方百姓也顶不住,可若是从南方运送粮草。”
“路途遥远,而且损耗极大,这对战斗也没有任何的好处。”
“现在看来,臣以为或许可以和北元谈一谈。”徐辉祖说道。
若是在平日里朱允炆恐怕是要直接发火的。
谈?怎么谈?
对方都起兵南下了,你给我说和想要你命的人谈一谈。
脑子秀逗了吧。
但现在朱允炆却是被现实问题给死死的拽住。
徐辉祖的提议未尝不是一个好想法。
只是,作为大明皇帝,总不能真的一点备选都没有就执行这一条。
所以朱允炆也是不说话,只是看着其他的大臣。
此时,方孝孺走了出来。
“陛下,正所谓汉贼不两立,北元此番悍然南下,这是不将我大明放在眼里。”
“陛下若是不出兵,只怕是说过不去,但魏国公也说的对。”
“今年,自从陛下进行改革和公司创办,虽然国库也慢慢开始充盈起来。”
“但国家新立,百姓多有疲软,国库的钱基本上都要用在民生上。”
“国库确实没有多余的钱再进行战争。”
“除非是无法和北元谈妥,否则的话,能不动刀兵最好就不动刀兵。”
“陛下或许可以派使者去见北元之人,然后看北元是什么意思?”
“若是北元只是想要打秋风,那么为今之计大明可以先暂时忍耐,吃点亏就吃点亏。”
“等缓过这口气,大明的国力恢复,那时候再出兵北伐也不迟。”
“但若是北元铁了心趁着大明现在恢复,国力衰弱,一定要和我们打一仗。”
“那臣以为,陛下,必须不计一切代价打败北元。”
“让北元的狼子野心彻底扼杀在摇篮里。”方孝孺说道。
朱允炆听到方孝孺的话,忍不住眼前一亮。
别说,这个被诛了十族的方孝孺,关键时刻还是有点用的。
确实,主要是看北元的态度。
若是想打,那么就奉陪到底,如果只是来打秋风。
那么就先记上一笔,日后再报仇也不迟。
只是,何人出使北元,这事情就很麻烦了。
毕竟,这一趟的差事真就是属于生死难料。
因为谁知道北元是不是铁了心要与大明开战。
到时候使者去了,这北元鞑子又不知道什么叫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
那自己肯定是死定了的。
所以,这差事放谁头上都得掂量掂量。
“解缙,方孝孺的意见里觉得怎么样?”朱允炆忽然开了口。
解缙走出来拱手说道:“方大人的话没有什么问题。”
“咱们现在国库空虚,国力式微,确实需要休养生息。”
“汉朝的时候,匈奴单于羞辱吕后,甚至要求吕后陪他睡觉。”
“但吕后并没有因此被激怒,反而是稳住了匈奴单于。”
“接着才有大汉休养生息百余年,最终汉武一朝将匈奴彻底赶出祁连山。”
“陛下,现如今北元便是趁着咱们虚弱的时候,故意来进攻。”
“方大人的意见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北元不想打,那么咱们就不要大动干戈。,”
“能吓唬回去就吓唬回去,但若是北元真要拼命。”
“那么陛下,臣等也就不在乎什么家业了,直接和北元拼了。”
“将北元彻底消灭,大不了,战争结束后,再慢慢休养生息便是。”
解缙的话很是让朱允炆满意。
他又看向了其他人。
只见其他人都是纷纷点头。
显然,方孝孺和魏国公的话都很有道理。
那既然如此,这事情也就只能是先谈。
此时的朱允炆也是直接说道:“谈没问题,只是咱们派谁去谈?”
“总是要有个能谈判的人。”朱允炆说到。
解缙则是直接毛遂自荐:“陛下,不如解缙亲自去吧。”
“你?”朱允炆倒是没想到,这解缙居然这么有脾气。
还毛遂自荐出使北元。
而解缙则是微微一笑:“陛下,臣最是喜欢读张骞的故事。”
“还有马援之事,因此臣一直都渴望能有一段这样的奇遇。”
“这一次好不容易被臣给遇见了,陛下还请成全臣。”
“纵然臣死在北元,也是死而无憾,而我大明殉国。”
“实乃臣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