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要对自己进行这种非常惨无人道的手术?”
白朗对此感到非常不解,这个手术实在是太过臭名昭著,基本上所以学心理学和医学专业的就算不了解,也一定会听说过。
拜德作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学教授,不可能不知道这场手术的弊端,可是他却将这个手术运用到了自己的身上,这着实让白朗感到难以理解。
“不知道,才能够资料中对他家人朋友的采访上来看,做手术之前他这个人性格阴晴不定,根本就猜不透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常青藤摇了摇头,然后又说道。
“不过关于他对自己进行手术的原因,有并非真的完全无迹可寻——在一次学术交流中,曾经有杂志出版社的人问过他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当时他的回答,很让人感到惊讶。”
“他是怎么回答的?”白朗问道。
“当时他的回答是,他已经察觉到自己性格上面的缺陷,他自知自己这样多变的性格,很容易给他人带来伤害,并且会影响到自己以后的学术研究,他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当中,而他的情绪,会成为他的干扰。”
“为了保证自己的研究不受任何的干扰,所以他选择切除自己的前额叶,这样的话他就会完全失去自己的情绪,变得一个绝对冷静的机器。”
“这家伙,还真是一个狂热分子。”白朗低声说了一句。
正所谓物极必反,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学者就是因为像拜德一样偏激,太过狂热地去追求某一项事物,所以最终才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而拜德,显然也是一个已经失控了的狂热分子。
“虽然也进行了前额叶切除手术,但是他的手术似乎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并没有将整个前额叶都切除,而是有指向性地切除了部分,所以这就导致了他虽然失去了情绪,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他大脑的其他功能。”
白朗点了点头,拜德的交流非常正常,除了没有情绪波动之外,和正常人确实是没有区别。
“虽然切除前额叶这种行为确实是有些过于偏激,但是那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他人生的转折点,是在三十年前的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交流研讨会上。
当时研讨会上面的人,都是医学和心理学各个领域上最出名的几号人物,而根据之前的采访,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这次研讨会,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但是事与愿违,这次研讨会,成为了他一辈子都不愿意面对的噩梦。”
“那次研讨会上发生了什么?他遇到了什么?”白朗迫不及待地问道。
虽然是站在对立面,但是从心底上来说,白朗对于拜德他们这些在那个什么都没有的年代,敢于开拓的前辈们,保持着最基本的敬畏。
“那次他原本充满期待的研讨会,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滑铁卢。”常青藤沉默了片刻,然后才缓缓说道。
“那次研讨会,既是一次学术探讨交流会议,但是也是一次拉赞助的机会——像是他们这样优秀的学者,光是凭借着学校拨给的那些资金,必然是不足以他们进行研究的,所以他们基本上就是等待着这次机会,凭借着自己的研究计划,来说动那些投资人,让他们进行赞助。”
“在拉赞助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白朗稍加思考,就猜出了结果。
“没错。”常青藤点了点头。
“虽然当时的他非常优秀,但是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才不到三十岁,而其他的那些学者,至少都是中年,甚至有不少都已经到了古稀之年,这有一个在他们眼中是毛头小子的家伙,居然锋芒毕露,自然有很多人百年看不下去了。”
其实常青藤说到这里,白朗就基本上已经能猜到了结果,只不过他并没有打断常青藤的话,而是静静地听着。
“在研讨会上,当他向着所有学者和投资人门展示辛辛苦苦研究了多年的研究成果时,被一个非常权威的老牌学者当场质疑,并且那个老牌学者抓到了他话里面的漏洞,将他的研究成果抨击地一无是处。”
“当时他的研究方向是什么?”白朗眉头一皱,连忙问道。
既然能够被对方抓到漏洞,那证明拜德当时的研究内容,确实是有很大风险的,从他为了不被情绪影响,直接就切除了自己部分前额叶就可以看出,这个人非常的偏激,甚至可以说是为了达到目的不计后果。
“当时他的研究一共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挖掘大脑潜能,一个是教化人类。”
常青藤吸了一口凉气,然后接着说。
“他认为,天才所具有的异于常人天赋,本质上就是因为天才对于大脑潜能的开发,某一部分要高,他试图用电击和催眠的方式刺激大脑,挖掘潜能,批量制造天才,用于科学研究和战争。”
“而教化人类,则是他在切除自己前额叶后得出的灵感,他认为人类的情绪,是阻碍进步的绊脚石,特别是愤怒和恐惧等情绪的存在,往往会使人类束手束脚,不敢全身心的探索。他认为,他可以用科学的手段,在保持人理智的情况下,像是训化动物那样通过外力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使实验体不受情绪影响,绝对服从命令。”
“打算将这个实验用在军事上吗?这明显就太过偏激了,并且非常不人道,哪怕是在这个时代,恐怕都不能被大众接受,更不要说是在三十年前了,也难怪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后,就遭到了反驳。”
“没错。”常青藤点了点头,“那个老牌学者在反驳他的时候,甚至用了切除前额叶的他自己本身为例子,而当时太过年轻的他,对于前辈的反驳,只能说哑口无言。”
“就这样,他失去了所以投资人的信息,并且再加上一些媒体的煽风点火,将他渲染成了一个极其不人道,偏激无比的人。”
“当时社会上的舆论,基本上都在谴责他,甚至有人认为他在切除了前额叶之后,就已经不再是个正常人,他完全配不上一个教授的身份,当时新海大学还有学生组织游行示威,让学校开除他。”
“众叛亲离。”白朗的脑子里只能想到这个词语。
“对,就这样,一个原本光芒万丈的天才,一下子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怪物。他最终主动从学校辞职,彻底销声匿迹。”
“辞职后,他就再也没有在外界露过面了?”白朗问。
“不,听说辞职以后,他离开了国内,去了M国。”常青藤摇了摇头,然后回答。
“M国?他去那边做什么?”白朗有些不解。
“他似乎并不放弃自己的研究,但是国内已经容不下他了,没有任何人愿意投资他,供他研究,而M国的研究环境相较于当时的国内要好一点,所以他便出国了。”
说到这里时,常青藤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他去了M国以后,消失了一段时间,但是当他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并不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现身。”
“他换了一个行业?”白朗难以置信地问,总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他不再是一个心理学学者,而成为了一个作家。”
常青藤也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当时的他,成为了M国最有名的科幻恐怖小说作家之一。”
白朗直接就愣住了,从一个学者到小说作者,这其中的跨度,实在是有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