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回想这些年,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为了镇北军,为了镇北王府,机关算尽、煞费苦心。结果呢,全都是一场空。
他虽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但自问对朝廷、对皇家,也是忠心耿耿,没想到会换来如此下场。
事到如今,他唯一觉得对不起的只有殷长戬一人。那人虽霸道专横,但对他却是真心实意。况且,明明是自己别有居心先去招惹他的……
想到殷长戬,端木屿原本冰冷的脸上露出了些许暖意。
管家不在人群中,应该是去找他的了。但愿他能尽快拿回属于他的东西,重新做回那个叱咤风云的灵剑宫主。
这也是他唯一能弥补的了……
镇北王府距离大理寺并不近。按理来说,端木屿应该被关进囚车,一路押入大理寺。
可也不知怎的,大家好像都忘了这茬一般,见端木屿走在街上,连提都没提一句。
端木屿就在街上走着,若不是身上戴着枷锁,别人还以为他是在逛街呢。
骁骑营营长跟在他身后,心情特别的复杂。
这趟差事还真是不好办。
若是用囚车,他骑马便好,一路奔去大理寺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哪像现在,慢也就算了,带来的兵将还要时刻注意着周遭的百姓。既要防着他们伤了镇北王,又要看住镇北王,免得他趁乱逃走。
还头一次见骁骑营是这样抓人的。
百姓对于端木屿,也仅是传闻居多。什么玉面修罗,笑面虎、诡计多端,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等等等等。
但要是想从京中百姓里找个真正被端木屿“心狠手辣、诡计多端、杀人不眨眼”过的,却还是真真的找不出来。
原因无他。
端木屿常年不是在外打仗,就是在军营练兵,回京的次数是屈指可数。想要他祸害百姓,他还真没那时间。更何况,那些被他“心狠手辣、诡计多端、杀人不眨眼”过的人,全都是阻碍他振兴镇北王府的人,不是高官就是侯爵。普通百姓,也没那个能力来阻止他。
说他叛国通敌,百姓也就是跟着起了起哄,还真没人对他有深仇大恨。
所以,这一路他还算安全顺遂地走到了大理寺门口。
看着大理寺门口那两尊威严的石头狮子,骁骑营营长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进了大理寺,他的任务就完成了。这一路还真是有惊无险。
大理寺卿自然早就得到了消息,正在里面等着呢。
端木屿站在大理寺门口没动,观光般地四处看着。
营长等了会儿,见他迟迟没有动作,未免夜长梦多,忍不住上前同他商量,“小王爷,要不咱们进去吧?”
骁骑营守卫的是皇家,皇帝陛下的命令大于一切。
于公,营长对皇上的命令唯命是从,绝不能有半点含糊。自然,也不会涉入任何的党争。但于私,他身为武将,对端木屿还是真心佩服的。十几岁带兵,打过无数场战役,却从没输过。可谓是真真正正的战神。
朝廷的那些个弯弯绕绕骁骑营从不参与,但不代表他就不懂。镇北王府,或者说端木屿,唯一做错的,便是犯了皇上的大忌——功高震主。
如果他是个整天只知道带兵打仗、有勇无谋的莽夫倒也罢了。可他偏偏是智勇双全、才华横溢。这样的人,手握重兵,怎能不被皇家忌惮?
听到营长的话,端木屿仿佛突然间回神一般,朝他笑笑,“抱歉,很多年没来大理寺了,所以有些好奇。”
说完,他抬脚迈入大理寺的门槛。
若不是端木屿动作快,营长差一点脱口而出,让他慢慢欣赏了。
没办法,除却端木屿对人有敌意的时候,这张脸真是太具有杀伤力了。
那么个面若桃李的容貌,对你微微一笑,也多亏营长还算有些定力,否则换了别人,估计都得开了枷锁,把人放了。
大理寺内,侍卫手持兵刃,站立两旁,气势威严,给人予无形的压力。
端木屿对这种气氛视若无睹,径自朝正堂走去。
那里,大理寺卿早已端坐在案几后面,一脸威严地看向门口。
端木屿进了正堂,在中央站定。
营长朝大理寺卿抱拳施礼,“大人,人已带到,下官就告辞了。陛下还等着复命呢。”他没用人犯二字。一是出于对端木屿的敬佩,二来,还真是有点怕怵他的报复心。朝中局势瞬息万变,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骁骑营营长谁品阶不高,但架不住人家是皇上的亲信。大理寺卿哪敢怠慢,忙道:“有劳。”
营长抱了抱拳,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