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皇后娘娘为什么喜欢秦楚然?一开始当然是因为李言蹊喜欢秦楚然,她身为母亲,爱屋及乌,想让儿子得偿所愿。
然后就是因为秦楚然自己立得住,知书达理,聪慧通达,温柔似水,但也有凌厉手段。
更重要的是,她会维护李言蹊,在李言蹊受委屈时,她毫不犹豫出手为李言蹊出气。
皇后娘娘的七分满意就变成了十分。
“只是这么一来,皇上只怕是更生气了。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咱们殿下本来就刚硬,若是太子妃再……”成嬷嬷担忧道。
皇后娘娘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她当即不说话了。
皇后娘娘冷哼了一声:“不然呢?难道忍气吞声,让言蹊受委屈就叫大度了?言蹊如此硬气,从未低过头,他的媳妇儿也不能堕了他的志气!”她没忍住心中怒意:“忍、忍、忍,这些年本宫忍得还不够吗?本宫的儿子儿媳绝对不能再受这样的委屈。带点锋芒挺好,省的叫人欺负到头上来。”
皇后娘娘最听不得就是隐忍两个字,为了这两个字,她的父亲忍辱负重,明明一身功勋,却不敢张扬。
她的侄子,沈家唯一的男儿,明明是将帅之才,为了隐忍,只能韬光养晦,不敢展露半分的才华。
他们已经忍耐了够久。
“娘娘。”成嬷嬷红了眼睛,“您受苦了。”
皇后娘娘长叹一声:“本宫可以委屈,本宫的儿子不可以再委屈了、沈家也不能再委屈了。”
成嬷嬷咕哝着说道:“这五小姐确实是有脾气,也有手段,可是也太不知所谓了些。本来说好要入宫的,却派人来说不来了,是不是也太不把娘娘放在眼里了?您却如此疼爱她。”
皇后娘娘看了她一眼,“她这也是在维护本宫。如果她进宫之后,再传出这样的消息,你说皇上会怎么想?”她冷笑了一声:“就算皇上不想,只怕也有人会让他多想。到时候又是打不清的官司,她索性就不进攻了,此事就与本宫无关。”
皇后娘娘轻叹了一口气:“她是个好孩子。”
皇后娘娘有些骄傲,她儿子的眼光就是好,选了一个这样好的姑娘。
成嬷嬷心中的不满终于烟消云散:“看来五小姐也是真心待娘娘的,才不枉费娘娘如此疼爱她。”
她就担心秦楚然仗着李言蹊的疼爱让皇后娘娘受委屈。
皇后娘娘笑着颔首。
两人正说着话,小宫女就进来禀告:“娘娘,刚刚皇上让人传话,明日要传秦家的小姐进宫。”
皇后娘娘的脸色一变:“秦家的哪位小姐?”
“三位小姐都要请。”宫女答道。
皇后娘娘皱起了眉头,皇上这是又起了什么幺蛾子?
“去派人打探一下,皇上怎么想起来要请秦家小姐入宫的。”皇后吩咐道。
皇上回宫了,依旧还是九五之尊。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比如说他宫里宫外的人,当初皇上匆忙离京,不可能带走所有的太监宫女,带走的都是他比较信赖的。
留下来的宫女太监,皇后娘娘全部都换走了,然后换上了自己的人。
皇上匆忙回宫,他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他身边的太监倒是发现了,但却并没有告诉他。
皇上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的影响。
所以皇后娘娘很快就知道了皇上那边发生的事情。
是宁贵妃跟皇上提起了三皇子的婚事。
宁贵妃作为后来皇上最宠爱的妃子,她自然是跟着皇上一起离开了京城。
宁贵妃这次回来之后就跟皇上提到了婚事的问题。
“太子殿下定的太子妃是他选的,我们三殿下没有太子殿下的本事,只想让陛下给他选正妃。”宁贵妃说着便笑道:“三殿下说了,还想着让陛下您给他的孩子的取名字呢。”
皇上听到李言蹊选了太子妃就皱起了眉头,他差点忘了这事。
李言蹊是自己定亲,都没知会过他这个父亲一声,而且选的还是秦渊的孙女。
皇上以前多信任秦渊,现在就有多厌恶他。
不过宁贵妃提到三皇子的婚事,皇上心思一动。
宁贵妃说的好听,但皇上自己心里也有数,他只怕是等不到三皇子孩子出生的那一日了。
看不到孙子,但是能看到心爱的儿子成婚也是好事,而且如果能凭借婚事给三皇子寻一个有力的妻族,对他也是好事。
说不定他们谋划的事可以更容易呢?
皇上点了点头:“老三也确实到年纪了,该成亲了。秦家……”他沉吟了一下:“太子既然选了秦家的姑娘,朕倒要看看这秦家的姑娘有何过人之处。”
于是皇上就下令让秦家的姑娘进宫面圣。
皇后娘娘听说之后,气得不行。
她觉得皇上就是会添堵。
秦府的姑娘收到了消息,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是秦楚兰,三皇子得宠,她这个旧人自然也水涨船高,说不定还有机会。
愁的是秦楚韵,她也是因为三皇子得宠,她怕她这个旧人被秋后算账。
最淡定的自然是秦楚然,呃,反正李言蹊不受待见,她怕也没用。
主打的就是破罐破摔。
秦渊收到了消息,也立刻赶了回来。
现在朝廷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不是小事,他都格外关注。
好吧,秦渊承认,主要还是因为秦楚然。别人都能出事,秦楚然不行。
毫不夸张地说,秦家未来三代的荣华富贵全系在她身上。
“你们明日要时刻小心,不要落单。”秦渊叮嘱道,他的目光扫过秦楚兰和秦楚韵,“你们在家里,不管有再多的嫌隙、矛盾、争吵,那都是家事。可是出了这个门,你们都是秦家的姑娘,代表着秦家的脸面。如果再没有分寸,就别怪我这个做祖父的心狠。你们明白吗?”
秦渊是很少对孙女说这些教诲的,他是大男子的想法,教养孙女是祖母和母亲的责任。
但这次事关重大,他又信不过秦老夫人,只好自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