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俩手脚都很利落,来回跑了五六趟,腿都跑软了,不过好在,干稻草已经堆的跟小山一样高了。
在路上的时候,李晓舒都会扯上很多长藤,看见田里有能吃的野菜,她也会扯一些回来,毕竟,这么多人,也是要吃饭的,晚上这一顿,还没有着落呢。这时候,日头已经慢慢地西移了,映红了天边的云。
为了让稻草听话一些,李晓舒还捡了一些半干的枝条回来,绑成架子一样,再铺上厚厚的稻草,然后再用些枝条固定。
几姐妹伴着夕阳,跟着李晓舒的动作,做了几面架子,都弄好了以后,就用藤条固定在草棚的柱子上,很快,草棚就不再是四面透风的了。剩下的稻草,她们仔细地铺在地上,让钟氏躺了下来。
“娘,您先陪妹妹睡着,我们想办法去找乡亲们借点鸡蛋,今天一定让您填饱肚子。”
钟氏拉住她,“二丫头,你爹还没回来呢?”
李晓舒点头,“娘,您放心,爹没准儿去打野味了,您刚生完妹妹,需要吃好点的。不说了,我下山去看看,一会儿天该黑了。”
这回她让李晓英留下,自己拉着李晓欣走了。
“二妹,爷奶对咱们这么狠,以后咱们真的就不管他们了吗?”李晓欣向来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她是最大的,知道李绪和陈氏对钟氏有多狠。
李晓舒是最近一年才回到家住的,原来一直住在外婆家里,这两年舅舅们都接连讨了媳妇,日子越发不好过了,也不好再留着她,所以就给送回来了。听外婆说是当初陈氏看见又生了个赔钱货,嚷着要把她送人,正好外婆张氏上门探月子,见着孩子可怜,就把她抱回了家,一养就是十年。
“等咱把家弄弄好,安顿下来,就去找村长做公证,跟他们断绝关系,这样的爷奶,不要也罢!”
姐妹俩走到山脚下,都愣住了。
“你们......”
她们看到有几个乡亲慢慢地走了上来,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东西,看见姐妹俩,都停住了脚,纷纷把手里的东西往姐妹俩手里塞。
“这是我坐月子剩下的一点红糖还有几个鸡蛋,给你娘吃。”这是村长的侄媳妇柳氏。
“这是我家里早上蒸的馍,还有几个烧饼,你们别嫌弃。”这是陈氏隔壁家的刘嫂子。
“这是我们家的就旧棉被,虽然很破了,但是你们放心,都是洗的很干净的,凑合着用。”这是张家奶奶。
“这是我们家的一口闲放着的锅,还有两根蜡烛,你们拿去用。”这是李家嫂子。
“......”
很快,姐妹俩把东西都抱了满怀。
李晓欣眼里有了泪,“张奶奶,刘嫂子,你们......”
“傻孩子,哭啥?快把东西抱回去吧,好好照顾你娘,啊,快走吧,天黑了。”
姐妹俩互相看了看,忍着泪,给乡亲们鞠了个躬,一步三回头的往山上走。乡亲们看见了,都含着泪冲她们挥手,让她们快些回去。
“都是可怜的孩子,造孽啊!”张家奶奶抹了一把泪。
刘嫂子拍拍她的背,“咱也做不了啥,好歹家里有点啥,都给她们拿点儿,要不说陈氏心黑呢!把人赶出门,连间猪圈都不给留,可叫人怎么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