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人在,技术在,希望就还在
车轮滚滚2025-10-12 09:412,025

他看到工人们拿着工具、甚至铁锹,与日军搏斗;看到警卫连的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向日军机枪点;看到技术人员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设备资料……

每一个人都在为了保卫这座心血凝聚的兵工厂而浴血奋战!

在一处车间拐角,林峰恰好看到一股日军试图占领一座存放精密量具的小楼。守在那里的只有几名武装工人,眼看就要抵挡不住。

林峰二话不说,端起冲锋枪就是一个扫射,撂倒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鬼子。然后他拿出身上最后一枚“铁拳”改,对准日军聚集的窗口。

“蹲下!”他大吼一声。

轰!炮弹准确地钻入窗口,剧烈的爆炸将里面的日军炸得人仰马翻。

残余的日军被这侧突如其来的打击打懵了,仓皇后退。

工人们趁机发起反击,将这股日军消灭。

“林副总工!”工人们看到林峰,又惊又喜。

“别废话!守住这里!一寸也不能丢!”林峰抹了一把脸上的硝烟,眼神凶狠如狼。

战斗从深夜持续到黎明。日军的攻势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终于渐渐减弱。他们发现核心目标已被摧毁,而自身伤亡巨大,不得不下令撤退。

当太阳终于升起,照亮满目疮痍的厂区时,“巨浪”终于退去。

黄崖洞守住了。

代价是惨重的。厂区多处设施被毁,特别是作为诱饵的试验中心厂房几乎报废。数十名战士和工人牺牲,上百人受伤。

但战果也是辉煌的。日军留下了超过两百具尸体,其中包括多名技术特工和军官。更重要的是,他们企图摧毁八路军军工核心技术的阴谋被彻底粉碎!“巨浪”行动以惨败告终。

打扫战场时,林峰站在那片已经成为废墟的试验中心前,心情复杂。诱饵成功了,但那些被炸毁的设备,也是同志们的心血。

刘厂长走过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独眼中含着泪光,也含着骄傲:“打得好!小子!你这陷阱,坑得鬼子哭爹喊娘!值了!”

沈工也走过来,看着废墟,喃喃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只要我们的人在,技术在手,很快就能建起更好的!”

是的,人在,技术在手,希望就在。

林峰转身,望向那隐藏着最新钢锭的地下秘窖方向。

“巨浪”洗礼之后,“熔炉”中的火焰将燃烧得更加炽烈。下一步,就是将那性能卓越的新钢,变成真正能怒吼的火炮!

真正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巨浪”退去,留下的是一片断壁残垣和弥漫的硝烟味。黄崖洞兵工厂仿佛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尤其是作为诱饵的冶金试验中心,几乎被夷为平地。牺牲同志的遗体被小心地收敛,伤员得到紧急救治,空气中弥漫着悲壮与肃杀。

但在这片废墟之上,一种更加坚韧的东西在悄然生长。没有被摧毁的车间很快恢复了生产,机器声再次轰鸣,只是比以往多了几分沉重。工人们含着泪,咬着牙,清理着废墟,将还能使用的零件一点点找出来。

林峰站在试验中心的瓦砾堆上,心中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和一股憋着要喷薄而出的劲头。诱饵计划成功了,但也付出了代价。然而,那批隐藏起来的、性能卓越的“钒铬精卫钢”锭安然无恙,这是未来最大的本钱。

刘厂长和沈工找到了他。刘厂长的独眼布满了血丝,但眼神依旧锐利:“小子,别愣着了!鬼子这次吃了大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得抓紧时间,在他们缓过劲来之前,把新家伙搞出来!”

沈工也推了推眼镜,语气坚定:“林峰同志,总部的命令很明确,要求我们尽快利用新材料,拿出新型步兵支援火力的设计方案。厂务会决定,成立‘新型火炮攻关小组’,由你全权负责!厂里所有资源,优先保障!”

压力再次如山般压下,但这一次,林峰感觉到的不是窒息,而是一种被信任、被期待的炽热。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厂长,沈工,放心!图纸和方案,我已经有眉目了!”

他没有说谎。在布置陷阱、等待“巨浪”来袭的那些紧张日子里,他的大脑从未停止过构思。结合【初级弹道学精通】的知识、对现有迫击炮和山炮的理解、以及“钒铬精卫钢”的性能数据,一个全新的武器概念已经在他脑中勾勒成型。

他要设计的,不是简单的迫击炮放大版,也不是对日式步兵炮的仿制,而是一种更符合八路军作战需求、充分发挥新材料潜力的轻型步兵炮。

回到临时腾出的办公室,林峰铺开图纸,开始详细绘制他的蓝图。

这款被他暂命名为“火凤凰”的步兵炮,核心设计思想是:轻量化、高机动、直瞄曲射两用、易于生产。

炮管:口径定为70毫米,这是一个介于60迫击炮和75山炮之间的折中口径,威力足够,后坐力相对可控。炮管采用单层自紧工艺,缩短长度以减轻重量,并刻制渐速膛线以提高精度和寿命。

炮架:设计一种带护盾的轻型双脚叉式炮架,并配套一个简易的海绵轮胎小车,可以由骡马牵引或人力短途推行,极大提升战场机动性。

炮闩:采用结构相对简单、闭锁可靠的横楔式炮闩,便于加工和维护。

弹药:设计定装药炮弹,统一弹药基数,简化后勤。除了常规高爆弹,未来还可开发破甲弹、榴霰弹等弹种。

这个设计理念远超这个时代八路军乃至日军的同类武器思路,更加注重综合效能和可生产性。

图纸完成后,林峰立刻召集攻关小组进行论证。不出所料,遇到了巨大的质疑。

“林工,70毫米口径是不是太小了?威力够吗?”

“渐速膛线?我们连等齐膛线都拉不好!”

“带轮子的炮架?山路怎么走?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横楔式炮闩虽然简单,但闭锁强度能行吗?万一炸膛……”

继续阅读:第153章 火凤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亮剑:我的M24一响,李云龙馋哭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