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新的紧急任务
车轮滚滚2025-10-12 09:422,046

师部下达了新的紧急任务:要求兵工厂尽快拿出能有效对付日军豆战车(轻型坦克)和坚固炮楼的武器!

新的挑战,已迫在眉睫。

林峰看着任务书,又看了看刚刚有点眉目的氨生产线草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铁拳尚未完全铸成,新的重担又已压下。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系统界面。积分还有不少,是时候为前线将士,准备一些真正的“硬菜”了。

【巴祖卡火箭筒?无后坐力炮?还是……大型炸药包?】

新的技术抉择,关系着无数战士的生命。

日军坦克和坚固工事的威胁,像一片沉重的阴云压在八路军指挥员的心头。缺乏有效的反装甲和攻坚武器,战士们往往只能依靠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用人命去填,伤亡极其惨重。

师部的任务书就是最紧急的催命符。

兵工厂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刘厂长、钱总工、林峰以及各车间主任齐聚一堂,商讨对策。

“狗日的小鬼子,仗着铁王八横行霸道!”刘厂长咬牙切齿,“咱们必须尽快搞出能敲掉这龟壳的家伙!大家都说说,有什么办法?”

有人提议加大炸药包的量:“用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炸药,不信炸不烂它!”

立刻有人反对:“重量太大,战士很难送上去,而且鬼子机枪不是吃素的,送炸药的人九死一生!”

有人想到用火炮:“要是咱们有平射炮就好了……”

“废话!有炮还要咱们想办法?现在就是没有!”

讨论来讨论去,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缺乏有效的技术和手段。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林峰。每一次技术困境,大家已经习惯性地期待他能拿出奇思妙想。

林峰沉吟片刻,开口道:“厂长,同志们。对付装甲和工事,无非是集中能量,瞬间释放。我们现在有两个方向可以尝试。”

他走到小黑板前,画了起来。

“第一,我们可以继续深化聚能装药技术。上次的‘特种爆破筒’证明了它的穿透力。我们可以把它做得更便携,加上击发装置和平衡杆,做成单兵可以携带和发射的火箭推进榴弹。”

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粗糙的RPG示意图:“原理就是用火箭发动机推动带聚能战斗部的弹头,飞行一段距离后撞击目标爆炸。优点是射程相对较远,射手相对安全。难点在于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和稳定性,以及更小型化的聚能战斗部设计。”

众人看着那前所未见的武器构想,既感到新奇又觉得困难重重。

“第二,”林峰顿了顿,画了另一个草图,“我们可以尝试无后坐力炮。这种炮发射时,部分火药燃气向后喷出,抵消后坐力,使得炮身可以很轻,甚至单人操作。它可以发射大口径的破甲弹或者高爆弹。结构相对火箭筒简单一些,但同样需要解决弹药问题,特别是弹壳需要特殊设计以允许燃气泄漏。”

无论是火箭筒还是无后坐力炮,对于当前的兵工厂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林副总工,这两个想法……都太超前了吧?”一位车间主任忍不住说道,“火箭?无后坐力?这……咱们能搞出来吗?”

钱总工也眉头紧锁:“是啊,林峰同志。想法很好,但技术实现难度太大,尤其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和稳定燃烧,我们毫无经验。无后坐力炮的炮膛和闭锁机构也需要特殊设计。短时间内恐怕……”

林峰知道他们的担忧很有道理。他其实更倾向于无后坐力炮,因为技术相对更“机械”一些,而火箭涉及到的火药燃烧和空气动力学更复杂。

“困难确实很大。”林峰承认,“但我们不一定一步到位就做出完美的武器。我们可以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哪怕先造出一个射程几十米、能勉强稳定飞行、能打穿薄装甲的简陋版本,对前线战士也是巨大的帮助!”

他看向刘厂长:“厂长,我建议,成立两个技术小组,分别对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进行预研。我主要负责无后坐力炮方向,因为结构上或许能借鉴一些现有迫击炮和步兵炮的经验。火箭小组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固体燃料配方和稳定尾翼设计开始摸索。”

刘厂长沉思良久,猛地一拍板:“好!就按林峰说的办!两条腿走路!老子就不信,咱们造不出打铁王八的家伙!要人给人,要料给料!各个车间全力配合!”

新的攻关再次启动。林峰亲自挂帅无后坐力炮项目,同时指导火箭小组的工作。

无后坐力炮的关键在于炮尾的喷管设计和弹壳。林峰利用【初级弹道学】知识,计算了大致的气流参数,设计了一个带有多个倾斜喷管的炮尾闩。没有合适的钢材,就用最厚的无缝钢管进行改造加固。

弹壳更是难题。需要能在承受发射压力的同时,让部分火药燃气顺利向后喷出。林峰尝试在普通炮弹壳底部钻孔或预刻薄弱槽,但试验了几次都因为强度不足或燃气泄露不均导致失败,甚至发生了炸膛危险。

最终,他不得不采用更笨重但更可靠的方式——分开装药。即发射药包和弹头分开,炮尾有一个巨大的药室,发射时点燃发射药包,燃气同时推动弹头和向后喷出。这种方式效率低,但相对安全,易于实现。

与此同时,“穿火”火箭小组的进展更加艰难。固体燃料的配方比例难以掌握,不是燃烧不稳定就是推力不足甚至意外爆炸。弹体的飞行稳定性也极差,常常打滚甚至倒飞。

挫折和失败成了家常便饭。原料在消耗,时间在流逝,前线的告急电报却一封比一封紧迫。

压力大到令人窒息。

就在林峰几乎要怀疑自己是否太过好高骛远时,转机意外地来自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那天,一个负责处理废药的老工人无意中对林峰抱怨:“林副总工,这新弄出来的发射药片边角料和废药,烧起来烟太大,味儿还冲,不好处理啊。”

继续阅读:第102章 铁拳初鸣后的困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亮剑:我的M24一响,李云龙馋哭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