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鬼炮”溯源
车轮滚滚2025-10-12 09:412,041

证据链瞬间闭合了!“鬼炮”的背后,确实是一支装备了声学测距仪、并配有无线电台进行快速数据传输的日军炮兵侦察分队!他们就像一群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通过捕捉“火凤凰”啼鸣的声音,迅速计算出它的巢穴,然后引导后方的迫击炮群发起致命打击。

找到了根源,反制措施就有了清晰的方向。林峰连夜召开作战会议,立刻着手部署一套组合拳:

首先是“主动噪音干扰”。他命令部队在“火凤凰”可能开火的区域周边,预先埋设一些炸药包或缴获的大型爆竹,在战斗开始前后,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随机引爆,制造大量的、无规律的背景噪音,如同在交响乐中混入刺耳的杂音,让日军的“听音器”无法准确分辨出真正的主旋律。

其次是“声源欺骗伪装”。他让工兵们尝试制作一种简易的发声装置——在一个大号的汽油桶里装上半桶碎石,底部绑上小当量炸药包。引爆后,炸药的轰鸣混合着铁桶的共振和碎石的撞击声,能在相当程度上模拟出火炮发射时的复合巨响。将这些“假炮”部署在远离真实炮位的地方,足以迷惑敌人。

再次是“战术欺骗与反击”。建立更多的假炮位,用圆木和伪装网搭出“火凤凰”的轮廓,甚至在夜间用手电筒模仿炮口闪光,引诱日军“鬼炮”开火,一旦其迫击炮阵地暴露,就由我方早已待命的其他迫击炮,甚至是完成射击后迅速转移的“火凤凰”本身,予以雷霆反击。

最后是“优先拔点清除”。组织最精干的侦察兵和狙击手组成“猎杀小组”,对已暴露的B高地等疑似日军听音阵地,进行不间断的重点监视,寻找机会予以清除。

这些措施很快在前线推广开来。一时间,太行山区的夜战变得热闹非凡。随机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真假难辨的“炮声”让日军的声学测距兵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其反击效率大打折扣。好几次,几个精心布置的假炮位成功引诱日军迫击炮猛烈开火,结果其阵地位置被我方交叉观测锁定,随后就被八路军的迫击炮群和“火凤凰”的反击炮火敲掉,打得日军晕头转向。

然而,针对B高地的清除行动却扑了个空。当八路军的侦察兵冒着风险摸上山顶时,发现那里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一些废弃的干电池、几截被匆忙剪断的电线,以及尚未完全熄灭的烟头。显然,这是一支经验极其丰富、警觉性极高的专业部队,他们像狡猾的狐狸,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立刻转移,绝不在同一个地方停留过久。

林峰意识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火力对抗,而是一场“听风者”与“猎声者”之间的专业较量。他需要更高级的技术手段。既然对方使用无线电,那我们能否进行监听、测向甚至干扰?他立刻将这个想法和前线的观察总结,通过密电发回黄崖洞,请求潘同志协调总部的无线电技术力量予以支持。

就在林峰在前线与这支神秘部队斗智斗勇的同时,黄崖洞的后方研究基地,也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进展。

沈工亲自负责的新材料探索小组,在对根据地周边矿产进行拉网式排查时,偶然将一种过去被当作废料的、富含稀土元素的伴生矿渣,作为添加剂进行了试验。结果令人震惊:在添加到“钒铬精卫钢”的熔炼过程中时,哪怕只是极小的比例,这种矿渣的加入,竟然能显著提升钢材在高温下的强度和硬度保持率,也就是俗称的“红硬性”!

虽然提升的幅度在绝对数值上不算巨大,但这无疑指出了一个全新的、完全可以立足于本土资源的钢材性能提升方向!稀土元素在现代钢铁工业中的巨大作用,林峰根据未来的知识略知一二,它能净化钢液、变质夹杂物形态、起到微合金化的效果,从而全面改善钢材的韧性、强度和耐热性。他万万没想到,在这贫瘠的太行山中,竟然也藏着这样的工业“味精”!他立刻在回电中指示后方团队,沿着这个方向深入系统地研究,测试不同稀土矿渣的添加比例对钢材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曲线。这可能是未来彻底解决“火凤凰”炮管寿命瓶颈,甚至让炮管承受更高膛压的关键!

前线的技术对抗与后方的材料探索,如同两条并行的战线,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打造更强大的、足以捍卫自己的武力——而奋力前进。

几天后,总部的无线电侦察部门给了林峰回复。他们确认,在相关频段确实监听到了一些异常的、极其短暂的加密信号传输,其信号源位置飘忽不定,但出现的时间和大致地域,与“鬼炮”反击的规律高度吻合!这基本可以断定,就是日军炮兵侦察分队在进行数据通讯。然而,以八路军目前缴获和自制的无线电技术装备,想要对这种跳频或快速加密的信号进行有效的实时干扰或精确定位,还非常困难。总部的建议是,目前仍以战术反制为主,他们会继续加强监听,努力寻找信号规律。

虽然没有得到立竿见影的技术解决方案,但确认了对方的通讯方式,也让林峰更加明确了对手的运作模式。他立刻调整了战术,更加强调射击阵地的隐蔽性和瞬时性,对“火凤凰”炮组提出了“一分钟内完成射击、三分钟内撤离阵地”的严苛要求,最大限度地压缩敌方侦察、计算和反应的时间窗口。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面的日军指挥官似乎也察觉到了八路军战术的变化,他们的反击变得更加有耐心和针对性。有时会故意延迟开火,等你以为安全时再进行炮击;有时则会对可疑区域进行大范围的覆盖性炮击,宁可浪费炮弹也要增加“火凤凰”的转移风险。前线的拉锯战,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高度技术化的残酷形态。

继续阅读:第166章 “听风者”的较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亮剑:我的M24一响,李云龙馋哭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