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夫人笑着看向莫羡舒:“好孩子,难为你为了我这个老太婆起这么早。”
“老夫人哪里话,不算早的,而且我也很擅长做这些。”莫羡舒将自己带来的早餐给杨老夫人摆上。
顺便还询问了一些杨老夫人的生活习惯,心中对杨老夫人的身体已经有了计较。
老夫人应是长期操劳,心力交瘁,肾有些虚,适合用食疗补气益血。
只是听老夫人的每日安排,莫羡舒突然发现,老夫人一直都在为杨国公府的众人劳心,可杨国公府的子孙,却几乎不来向老夫人探望请安。
看来杨国公府的子孙对老夫人……怪不得傅老爷子,看到老夫人为国公府殚精竭虑便气不打一处来。
但这种事真向杨老夫人询问,便是揭人伤疤,莫羡舒很懂事的没有多言,而是笑着说起自己的诊断,和确定食谱。
“既然莫小姐心中已经有数了,午膳的食补也不在这一时,不如老身教教你,在京城里的生存之道吧。”
莫羡舒眼睛一亮,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
京城规矩繁多,眼下莫羡舒是还没有接触过将军府之外的人,但她既为将军府的主人之一,便有义务为将军府考虑,去待人接物。
步入京城圈子是迟早的事,她目前一知半解,贸然踏足圈子,恐怕会闹笑话,杨老夫人直言教她这些,可算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显然,杨老夫人是要提携她。
莫羡舒立即福身相谢。
“丫头,你就别客气了,”杨老夫人笑道:“你照顾我这老太婆的身体,老太婆力所能及的教你一些东西,是应该的。”
“何况,你这丫头瞧着就招人喜欢,年纪大了,就喜欢跟小年轻在一起说说话,丫头别嫌弃我这老太婆才是。”
“怎么会!”莫羡舒急忙道:“我也觉得和老夫人很投缘,和您相处很舒服。”
“噗,别以为你说话好听,我教你的东西,就可以随意糊弄过去了。”
杨老夫人说教,也确实教得认真,从衣着打扮、妆容,到礼仪的分寸,面面俱到。
但也不是一股脑的全塞给莫羡舒,给足了莫羡舒消化的时间。
忙着学习,时间便显得过得很快,等莫羡舒回过神来,便到了该准备午饭的时候了。
莫羡舒让杨老夫人身边的丫鬟带她去厨房,杨老夫人身边一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一个老嬷嬷照顾。
嬷嬷见杨老夫人怅然所失的望着莫羡舒去的方向,柔声道:“老奴瞧着,夫人跟莫小姐相处,比跟自己的女儿孙女相处还要亲切呢。”
“真可惜莫小姐不是咱们国公府的人,否则就能每天都来陪夫人聊天说话了。”
杨老夫人摆摆手:“我一个老太婆有什么好陪的?也是莫丫头心善,才会搭理我,想着我的身体,莫家人的脾性,还真是一脉相承。”
“唉,也实在庆幸,她是莫家人,而不是咱们国公府的人啊……曾经,老身的女儿也这般懂事,哪知后来……人心都是自私的。”
嬷嬷愣了愣,也是叹息。
杨老夫人是杨老国公的正经夫人不假,但老国公此前还有一位夫人,是与老国公一起外出时,遭遇此刻袭击,为救老国公而死。
因着这份恩情,即便先夫人早逝,在国公府里的存在感也很强烈。
而先夫人过逝前,已经为老国公生了一个嫡女杨梦琳。
杨老夫人初次嫁人便要先当继母,自是为难,更难的是她生下儿子和女儿后,杨梦琳难免会将自己跟杨老夫人的亲生女儿杨梦晚比较。
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碗水端平委实太难了,为了不让杨梦琳有落差,杨老夫人总是会偏向杨梦琳一些的。
开始都在闺中时,杨梦琳和杨梦晚关系还算和谐,直到两人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时候,她们居然都喜欢上了同一个人。
杨老夫人最初并不知道,只是杨梦琳年龄大些,讨论婚嫁自然也早,得知她有喜欢的人,对方门楣也配得上国公府,便请人为之说亲。
恰好对方也看上了杨梦琳,这桩婚事也是水到渠成。
可知道杨梦琳要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后,杨梦晚像疯了似的找老夫人麻烦,质问老夫人分明自己才是亲生的,为何总是偏袒杨梦琳。
旁的事就罢了,连婚姻大事也是一样,是不是有朝一日,杨梦琳想要自己的命,老夫人也会帮着递刀?
老夫人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问题,但现在知道又有何用?
且不说婚事已订,便是尚未说死,两个女儿喜欢上同一个人,该遂两个中谁的心意?
做选择,绝对是天下间最难的事。
杨梦晚因为这件事与老夫人离心,及笄后随意找了个人嫁了,远离了京城。
杨梦琳则怀疑起老夫人若早知她们姐妹喜欢同一个人,会偏袒杨梦晚,断了自己的姻缘。
觉得到底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嫁人后甚少回家,久而久之,关系也淡了。
即便嬷嬷总说,杨梦琳和杨梦晚自私狭隘,一点都不孝顺,可杨老夫人仍觉得这些是自己的问题,是她没有教好儿女,活该孤苦伶仃。
但即便如此,她也要支撑好国公府这棵大树。
“只要国公府还在,就永远是她们的家,她们偶尔想起来,还能回来看看,哪怕只是为了国公府的权势。”
杨老夫人感叹:“有时我会痛恨国公府的权势,若是普通人家,我不至于那么累,儿女也合该听话一些。”
“有时我又想,还好国公府有权有势,儿女们若想获得国公府的财产地位,逢年过节少不得要在我面前讨好卖乖。”
“否则,我这老太婆哪能见得着他们?可无论怎样,我啊,都够可悲的。”
嬷嬷突然明白为什么要庆幸莫羡舒不是国公府的人,杨老夫人身边的亲人儿女都在为利计较。
处在这个环境里,当周围人都在计较,自己也很难不计较。
若莫羡舒是国公府的人,纵然莫羡舒全无私心,杨老夫人也难能不去想,莫羡舒对她的殷勤背后是何目的。
还不如非亲非故来,你来我往来得干净利落,安逸轻省。